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以社区为“圆心”,步行15分钟为“半径”,画一个便民生活圈。
今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开,推动多种类型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畅通了城市经济的微循环,也切实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条件、生活品质,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截至目前,贵州省国家试点城市已完成便民生活圈建设137个,完成覆盖社区606个,其中养老站点、托育机构、新式书店等品质提质类网点设施907个。
“圈”出家门口的舒适生活
夏日清晨,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华园社区,人气渐旺。社区居民马国媛也准备出门开始晨间活动。
下楼步行2分钟到小区里的器材锻炼区做运动,锻炼完毕后步行7分钟到便民生活超市选购菜品,回家路上,马国媛顺便到社区菜鸟驿站取走了3个快递。
“不用走多远,一圈转下来,花不了多少时间。”马国媛说。
“一刻钟”,不仅代表时间尺度,更是衡量生活便捷度与舒适感的标尺。
另一边,云岩区民生路农贸市场内,早上9点,家住附近的居民王田先到便民食堂吃完早餐,再选购近期家里需要的蔬菜和肉制品。
“上下楼坐电梯,环境整洁干净,出来买菜也舒心多了。”王田说。
走进云岩区民生路农贸市场,地面干净整洁,摊位整齐划一,货品摆放有序。
“目前,民生路农贸市场摊位门面一共265个,通过升级改造还增加了裁缝、托老托小便民服务、社区食堂、便民加工、水果、鲜花、预制菜、中式包点等新业态,为方便顾客和经营户还增加两个扶梯、两个货梯。”民生路农贸市场负责人罗润邦说。
作为国家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贵阳市在创建“三感社区”基础上,实施“一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两场”(农超市场、停车场)“三改”(老改、旧改、棚改)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建设生活圈97个,覆盖531个社区,生活圈内商业网点13133个,品牌连锁便利店约占便利店总数的25%,带动就业10.2万余人,服务社区居民约359.8万人。
社区即时零售赛道“升温”
贵阳民生路农贸市场里没有商户吆喝声,而多了时尚敞亮的直播台。商户可通过专门设置的直播间推介自家产品。直播间对农贸市场内的经营户免费开放,鼓励经营户参与直播带货,拓宽销售渠道。
“我手机上有许多超市、生鲜店的APP,只要点开手机,就能下单当日所需食材,种类齐全,很多还可以用优惠券,十分方便。”贵阳市民李靖宁告诉记者。
不去超市,也不去菜市场,只需刷刷手机、动动手指,生鲜就能送到家。如今,线上买菜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选择,许多线下卖场也瞅准了这一消费趋势,纷纷入驻美团等电商平台或开设专属APP、小程序。
强化智慧商圈,推动数字服务。为加快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贵州省鼓励各区域大型连锁超市统一仓配,做到“线上下单,线下取货”,有效提升便民生活圈数字化服务水平。
此外,依托“一码贵州”、多彩宝、云闪付等线上网络平台,深化实体商企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引进980余个智能信报箱等设施设备进社区、进机构、进楼宇,提高便民生活圈智能化水平,持续优化智慧网点建设,提升建设使用智慧服务平台的社区192个。
带动商圈业态扩容提质
夜幕即将降临,毕节同心步行街商铺、摊点锅碗瓢盆交响,为即将到来的“越夜越美丽”敲响前奏。
为有序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毕节市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等方式,以夜间经济、步行街经济为动力,通过夜食、夜购、夜游、夜宿、夜读、夜娱等“夜+”业态支撑,从历史人文、传统文化到当代文艺,打造符合毕节老中青消费热点,进一步丰富生活圈业态。
“截至目前,毕节市实际已完成建设的生活圈20个,覆盖51个社区,生活圈内商业网点6236个,标准化菜市场43个,带动就业人数2.45万余人。”毕节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体验感不错,声光电效果很好,酷炫,刺激。”7月29日,贵阳花溪十字街的IDea沉浸式演绎剧场,刚刚结束游戏的顾客吴静言告诉记者。
花溪区十字街新型城镇化暨“三改”示范项目(以下简称花溪区十字街)按照15分钟生活圈规范要求,补齐短板,完善功能配套,充分整合辖区各类社会资源、公共资源,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化深度融合,打造花溪文化旅游示范核心体验区、花溪区城市更新标杆、花溪区高标准“三感社区”样板。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逐渐成熟不仅体现出城市治理的温度,更标注了美好生活的刻度。
“按照地理位置相邻、居民属性相近、产业配套相关、文化脉络相联的原则,规划打造‘两大功能分区、三大主题街区、九条主题小巷、十二组团社区’,形成城市更新新局面。”花溪十字街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城市生活,既需要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也离不开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住的是消费需求,织密的是城市服务网络,提升的是居民生活幸福感。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