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下称“专项规划”)审议通过。专项规划提出了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的目标、规模、分区分类分步策略,按2025、2030、2035年度明确项目推进时序安排,避免短时间内大拆大建和“运动式”更新。
专项规划明确,在城市更新中坚持历史文化保护优先,积极保护广州历史城区,延续城市传统中轴线和传统街巷风貌,同时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以“绣花功夫”促进活化利用。通过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保持建筑、村落以及周边环境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内在关系,在风格、色彩、体量等方面实现新旧融合。
此外,专项规划提出城市更新要顺应市域山水格局,保护山体、水系等自然生态环境,因地制宜采用拆违建绿、留白增绿等方式,实现绿色生态发展。
专项规划明确城市更新重点区域,实施差异化更新策略,基于市域总体空间格局,划分一、二级城市更新区域。实施方面,专项规划针对历史文化传承活化型、重点平台型等不同类型更新项目,因地制宜明确更新模式与实施路径。
同时,专项规划统筹新增用地与存量用地资源配置,规划至2025年,累计推进城市更新约130平方公里(含城中村改造70平方公里);至2030年,累计推进城市更新约230平方公里(含城中村改造120平方公里);至2035年累计推进城市更新约300平方公里(含城中村改造155平方公里),通过微改造、混合改造、全面改造多种方式并举,推动低效存量土地的盘活再利用。
专项规划明确项目正负面清单,优先推进涉及“十四五”规划近期发展重点、历史文化保护、战略发展区域等的城市更新项目。
专项规划还聚焦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急难愁盼”等问题,通过城市更新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环卫等公共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考虑周边业态、居住人口、职住平衡、租金承受能力等情况,规范保障性住房和人才公寓等政策性住房和中小户型租赁住房配置,丰富房源户型、增加套数供应,助力完善住房保障。同时提出,围绕海绵城市建设,开展洪涝安全评估,结合城市更新合理规划给排水、通信、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