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大数据时代的规划变革

2014-11-02 14:11 来源:cityif 作者:茅明睿

5、新方法论

2014年 8月 8日在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举办的可持续智慧城市研讨会上,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王鹏指出,“大数据: 是技术,更是方法论。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原有的蓝图式、扩张型规划逐渐势微,而关注人的需求,面向社区/面向管理、面向存量的新的规划方法论呼之欲出,大数据生逢其时,将会成为新的规划方法论的核心。大数据使我们在物质空间之上,终于具有了研究城市中的‘人’的工具,而且包括客观的时空行为(智慧城市的感知数据)和主观的思想表达(社交网络和公众参与平台),公众参与从来没有过这样直接和直观。”

随着大数据内容的开放,人的个体信息、人的出行轨迹、人的上网行为、人的消费记录……这些都为研究者提供了对人群进行分析、画像的数据条件;而大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价值提取能力的开放则让各行业的研究者能够低成本的开展专业领域研究。

例如在规划设计中,以人群画像为基础的公共资源配置方法将成为规划方法论中的一个典型变化:不同区域的人群的年龄结构、籍贯结构、家庭结构、学历结构、消费能力结构、拥有私家车的比例、收入水平、就业特征、品牌喜好、出行习惯都会成为城市规划为其配置公共资源的依据,因此,上述人群画像中的各种特征与住房面积、水电气热的消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面积、通勤距离、出行方式的选择、出行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取代大一统的“千人指标”及按照建筑面积来计算的交通与市政设施供给测算办法。

在规划评估中,规划项目的实施评价标准也将从规划是否批复、是否完成供地、是否竣工、是否投产运营等变成由市民的行为来做评价。比如对一个产业园区规划项目的评价,其带来了多少就业岗位,就业人群来自本地、周边还是外地,是否改善了职住平衡,是否改善了通勤,是否提升了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提升了本地居民的幸福指数等将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而这一切评价都可以通过市民出行轨迹(比如手机信令数据、智能手机的定位数据、公交卡刷卡记录、出租车轨迹等)、本地居民的意见表达数据(微博、社区平台、业主论坛等)等新数据、大数据来实现。

大数据时代,开放数据打破了政府对信息的垄断,各种传感器数据使规划人能够感知和观测城市各种设施的运行情况,而基于市民个体的时空行为数据和自媒体等思想表达数据则是创造了一种感知社会、感知人的活动的数据基础。城市规划头一次真正具备了进行人本主义规划实践的数据条件,而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也从过往由规划师、城市管理者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小范围的问卷调查、规划公示变成由公众自发形成的、理所当然的、普遍性的、自下而上的行为。大数据让城市规划方法论的转变具备了数据、技术和伦理条件。

6、结语

大数据及大数据的有关技术正在冲击和颠覆各个传统行业,规划行业与其坐等颠覆不如主动改革,这种改革不同于往日引进 CAD、GIS之类的技术革新,而是从方法论上重新构建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编制办法、技术指标、评价体系;整个规划行业也要做好开放与联合,使规划师的智慧、技术、数据以及来自于规划行业以外的资源能够在一个更大的平台汇集起来,这也是北规院施卫良院长关于建立城市规划云平台的愿景。

在 2014年里规划行业正在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论是规划年会的议题设置还是来自于各规划院校、设计单位和规划师个人的行为都看得出这种积极的态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举办的 China-UP新技术沙龙上多家规划院的信息中心达成了以众包、众筹、开放与联合的方式开展规划信息化的共识;北京城市实验室( BCL)则是迈出了以互联网思维、开放的态度,跨学科开展城市定量研究的第一步;而北规院建设的 CityIF网站(www.CityIF.com)则是城市规划云平台实践的大胆尝试。

参考文献

[1]茅明睿,龙瀛, “开放,众包与城市 ”,江苏建设 , 2014, vol. 8, pp. 25-30.

[2]茅明睿,龙瀛,“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来自 BICP的思考与实践”,国际城市规划,即将发表

[3]M.Mao,Y.Long, “Open Data, Crowdsourcing and City Planning”,2014 Geoinformatics Conference, 2014

[4]M.Mao, Y. Wu, Y. Long, “Intelligent data crawling and planningapplications in Beijing,”Beijing City Lab, Slides 5,2014.

[5]茅明睿,“规划行业的微博人脉特征分析 ——以中规院、清规院和北规院为例”,北京规划建设, 2013,vol5

[6]龙瀛,崔承印,茅明睿,张永平,张宇,吴运超,“大数据时代的精细化城市模拟 :方法、数据、案例和框架 ”,城市时代,协同规划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13-规划信息化与新技术), 2013

[7]Y.Long, “Mega model,”Beijing City Lab, Slides 8,2014.

[8]Y.Long,X. Liu,“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arcels (AICP) withOpenStreetMap and Points of Interest,” arXiv, 2013,preprint arXiv:1311.6165.


4/4<1234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城市更新的“经济账”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