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王世福等: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湾区实践

2024-07-05 14:19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航运基础雄厚、海洋产业集聚、海洋科创引领、海洋治理完善,具有国际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枢纽型全球城市。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应兼具全球城市、海洋城市和中心城市的特征,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具有强大的集聚度、辐射性和主导性。

全球约60%的经济总量集中于港口海湾及其毗邻区域,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以及人口则密集分布在距离海岸100千米以内的海岸带地区。湾区强劲的经济发展优势源于其形成的海洋城市群,而非单一的城市。

引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是践行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依托和实施路径[2]。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加快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有助于推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空间分布与差异特征,厘清纽约、旧金山、东京与粤港澳大湾区在世界海洋网络中的定位与趋势,并进一步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对策建议。

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内涵

2017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④。此后天津、广州、青岛、舟山、宁波、大连等 6 个城市也响应海洋强国战略并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3]。但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尚未明确,成为研究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一般认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概念受到了由挪威国际海事展和奥斯陆海运于2012年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全球领先海事之都》(The Leading Maritime Capitals of the World)的深度影响。有学者将该系列研究报告名称直译为“全球领先海事之都”“世界领先海事之都”或意译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不过,相比“全球领先海事之都”或“世界领先海事之都”(统一简称为LMC),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内涵更全面、更丰富[4]。LMC侧重“领先”一词,即城市的竞争力,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侧重“中心”一词,即城市的影响和辐射作用[5]。围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内涵、评价体系等,相关研究持续展开。例如,在内涵方面,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应兼具全球城市、海洋城市和中心城市的特征,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具有强大的集聚度、辐射性和主导性,具有重要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6-7],是世界枢纽地位、海洋话语权的集中体现[8-9];在评价体系方面,有学者借鉴2024《世界领先海事之都》研究报告,将航运中心、海洋金融与法律、海洋科技、港口与物流、城市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五大指标作为评价体系(表1),并进一步结合我国海洋发展情况与数据环境,从全球城市与海洋城市的多维融合特征[10],以及海洋综合实力、中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水平[11]等方面进行评价体系优化研究。但是,相关评价仍然处于学术探讨层面,尚未有动态更新的具备国际影响的研究报告发布。《世界领先海事之都》系列研究报告始终具有较高的影响力[12-14]。本研究认为,我国提出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内涵大于LMC,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必须首先是LMC。因此,本研究选择参考2024《世界领先海事之都》报告的评价结果,并把LMC作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典型代表,比较分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借鉴和启示。

1.png

(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特征

1.航运基础雄厚,港口物流高效。

航运产业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发展基础。航运中心往往与港口物流单项排名前列的城市高度重合。新加坡、上海、汉堡等三座城市在这两个维度的评价都属于第一梯队,航运产业基础都较为雄厚,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根据《2023年全球港口吞吐量排名》,上海港和新加坡港位列前两名[15]。其中,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改建和提升集装箱港口,打造国际集装箱中转中心,并重视港口科技的投入,制定灵活的自由港政策和航运优惠政策,实现高效率港口作业,使其成为综合服务和效率并重的国际航运中心。

2.海洋产业发达,经济要素集聚。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排名和城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在海事金融与法律单项排名中,伦敦、纽约、奥斯陆、新加坡、东京都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此外,新加坡通过发展转口货物贸易成为国际贸易枢纽,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生产了世界70%的升降式钻油平台[16]。纽约作为纽约湾区的核心城市,拥有发达的商业贸易和生产服务业,其对外贸易周转额占美国的1/5[17]

3.海洋科创引领,产业体系完整。

海洋科创是发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科技制高点。排名前列的LMC如釜山、新加坡和奥斯陆等,都注重发展海洋科创引领型产业。其中,奥斯陆在海上运输和海上油气两大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已构建起完整的海洋产业链,涵盖航运、总部经济、海事服务以及海上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其在海事知识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汇聚了约1980家公司和8500名海事部门员工[18],已成为欧洲重要的海事知识中心。

4.海洋治理枢纽,营商环境优良。

全球海洋治理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9] 。吸引力与竞争力排名前列的城市在海洋治理方面都拥有话语权。例如,最大的国际航运组织——波罗的海国际海事公会(Bal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nference, BIMCO)的总部设在哥本哈根,该组织可颁布符合国际利益的航运法规政策。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国际航运公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 ICS)等组织的总部设在伦敦。此外,新加坡、伦敦和纽约等城市是国际海事仲裁地。稳定透明、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则是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2019年科尔尼发布的《全球城市营商环境指数》(Global Cities Business Environment Index, GCBEI),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旧金山、新加坡等城市位列第一梯队。因此,伦敦、新加坡作为在吸引力和竞争力方面排名前五的世界领先海事之都,也在全球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排名中位居前列。

综合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内涵和特征,本文认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航运基础雄厚、海洋产业集聚、海洋科创引领、海洋治理完善,具有国际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枢纽型全球城市。

二、世界级湾区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分布与发展

(一)湾区固有的海洋属性

湾区是指由一系列相邻的港湾、岛屿等地理单元构成的区域,是一个涵盖多个港口或入海口城镇群的发展系统[20],在空间、经济、社会等层面与海洋具有天然的紧密关系。目前,湾区已成为引领技术创新、驱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引擎[21]。全球约60%的经济总量集中于港口海湾及其毗邻区域,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以及人口则密集分布在距离海岸100千米以内的海岸带地区[22]。因此,湾区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对标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肩负着建设国际一流湾区的重要使命[23]。现有研究主要从经济水平、科技创新实力、产业竞争力、全球治理能力等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一流湾区进行比较[24]。总体来看,各大湾区在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纽约湾区金融优势显著、国际影响力强,其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和落户国际组织数量超过其他三大湾区之和;旧金山湾区科技创新实力强劲、知识密集型产业集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于四大湾区首位;东京湾区产业优势突出,全球500强企业占比最高(表2)。相比之下,粤港澳大湾区虽然在产业结构、高新科技产业及服务业方面存在短板,但经济综合规模体量大,后发优势明显[25],而且具有优质充沛的人才储备。此外,大湾区在机场数、旅客吞吐量以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方面居四大湾区之首,具备强劲的交通和物流能级,为进一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2.png

(二)四大湾区及其他区域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比较分析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分布在沿海国家或地区,特别是那些拥有广阔海域和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图1)。具体而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特别是北纬30°至60°之间。这一区域拥有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相对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海洋中心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这些城市多位于沿海地区或大型河流的入海口,拥有便捷的海洋运输通道和广阔的海洋腹地。

3.png

根据2024《世界领先海事之都》研究报告的排名[26](表3),在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与东京湾区中,仅有纽约、东京进入LMC的前25名,而粤港澳大湾区有香港、深圳与广州3个城市进入该项排名。按照四大湾区LMC的排名变化[27-29](表4),深圳于2024年首次进入全球前25名、排第23位,但是香港、广州的排名呈现下降趋势,香港由第4位降至第12位,广州由第17位降至第25位。

4.png

5.png

为更加直观地识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挑战,本文对四大湾区及其他区域主要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纽约、东京、香港、广州、深圳和新加坡、上海)开展比较分析(图2)。在比较分析中选择增加新加坡和上海两个城市,是因为在国际层面,新加坡始终保持世界领先的海洋中心城市地位;在国内层面,上海作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先行者,位于国内首位。

6.png

综合比较分析发现,香港、深圳和广州与排名前列的新加坡、上海等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方面实力还存在一定差距。首先,相比新加坡,包括纽约在内的其他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普遍缺少综合性与系统性配置。在这种情况下,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发挥香港、广州、深圳的引领作用,带动东莞、佛山、珠海等港口城市,形成差异化、互补化、协同发展的港口城市群,在全球竞争中形成综合优势。其次,在海事技术、吸引力与竞争力方面,广州与深圳仍然缺乏全球性与中心性优势,应结合自身禀赋特点在海洋科技创新、海事技术研发、营商便利度、政策制度等方面持续发力。最后,香港在海事金融与法律方面具有资源与制度优势,可以成为香港、广州与深圳协同发展的关键动力。

(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的前沿,能更深入地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国家大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文件。例如,《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并且从财政、投融资、用海用岛三个方面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广东省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目标,积极打造沿海经济带,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在印发的《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特别设置了“建设海洋强省”专章。深圳出台多项政策,明确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并形成相应的措施保障。广州也在《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设置“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专章。在此背景下,深圳和广州等可以更好地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加强与港澳地区的深度合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群(表5)。

7.png

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升国际航运能力,打造国际航运与高端服务业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和航运业发达,2021年深圳港、广州港和香港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均居全球前列,分别位列第4名、第6名、第9名。在对外航运网络中,广州港、香港港和深圳港已确立其核心地位,其中香港港和深圳港作为门户港口,广州港作为内贸港口,形成了多层级的港口系统[30]。但是,与国际航运枢纽新加坡港等相比,深圳港、广州港和香港港在航运服务和运营实力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对标国际航运枢纽提升国际航运能力,打造国际航运与高端服务业中心。

一是利用自身优势,以港口和航运业为基础,在明确港口分工的基础上,深化大湾区港城协同发展。可通过政策引导和创新驱动,推动航运服务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实现跨境跨区域的优化整合和高效配置,同时发展湾区海铁运输网络,优化陆海链接,提升航运中心辐射能力。

二是充分利用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优势,进一步增强海洋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力。依托香港自由港政策,以低运营成本吸引航运服务业企业落户,吸引全球航运服务业人才,为国际航运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

三是构建全面且高效的海洋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以海洋融资、保险、信贷为核心,辅以海事法律与检测认证服务,打造高端海洋服务业中心。

(二)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投入,以创新驱动海洋新兴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领域。粤港澳大湾区在海洋产业和海洋科创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其中,海洋产业涵盖了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旅游、海洋工程等多个领域且具备较高的产业规模和水平,也汇聚了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海洋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这为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在科技创新和海事技术研发方面,大湾区还未能攻克海洋关键领域技术,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

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应当推动海洋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高度融合,打造世界领先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群。

一是加大对海洋科技的投入,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通过培育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立海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方式,攻克海洋关键领域技术,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海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二是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工程、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海洋产业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培育新的增长点。

三是加强海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大对海洋学科建设和教育投入的力度,提高海洋教育水平,充实海洋领域后备人才力量。同时,建立海洋人才库,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提供优惠政策和福利待遇,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海洋人才。

(三)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建设辐射世界的海洋经济合作平台

参与海洋治理是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大湾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营商便利度、政策制度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首先,从营商便利度来看,大湾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拥有完善的商业基础设施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注重保护投资者权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安全的市场环境。在政策制度方面,大湾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较为宽松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创新和创业,为企业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支持。但与新加坡、哥本哈根等城市相比,大湾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还未在全球范围内对海洋资源和海洋产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因此,大湾区应积极推进体制深层次改革,拓展开放合作格局,建设辐射全球的海洋经济合作平台。

一是探索创立海洋治理专项机构,推动驻大湾区高水平科研机构以及相关机构构建中国式海洋治理体系,形成中国式海洋治理评价机制与标准。

二是设立全球海洋治理论坛、海洋经济博览会,同时增强广州海事司法基地和航运仲裁院等平台的影响力,为全球涉海企业、组织搭建合作共赢的蓝色商机。

三是积极主动寻求与国际海事组织、波罗的海交易所等世界权威海事组织合作,扩展蓝色伙伴关系,缔结友好城市。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包括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成本、优化政务服务等,协同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同时加强与国际接轨的贸易和投资规则建设,提高大湾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四)强化海洋战略规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持续协同发展

湾区强劲的经济发展优势源于其形成的海洋城市群,而非单一的城市。以纽约湾区为例,纽约湾区拥有全美最大的港口群,港口城市产业分工明确、产业结构高度互补。如纽约港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波士顿港以转运地方产品为主,费城港则是主营近海货运。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中,香港和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拥有单独关税区地位、发达的国际通道、专业的服务能力、较高的国际公信力。广州、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且在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具有深厚基础。但相比国际一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起步较晚,协同发展较为缓慢,还未能发挥出湾区经济增长极优势。

对标国际一流湾区,大湾区应抓住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一历史机遇,通过制定全面和长期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推进持续协同发展。

一是共同制定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各自角色和定位,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局面。如香港可发挥其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重点发展国际贸易、金融等专业服务;广州可以发挥其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深圳可以依托其科技创新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二是建立区域海洋政策协调机制,加强政策沟通和对接,推动政策在区域内有效实施。如集约利用海洋资源,推进陆海一体化统筹治理;强化陆海污染综合治理,严格制定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海岸带保护规划实施;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预警体系,实现海洋环境信息的共享与协同应对;平衡开发与生态保护关系,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和注释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DB/OL],2022年6月8日,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2/0608/9774998.shtml,访问日期:2024年6月6日。

[2] 刘大海:《〈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地区实践与政策创新〉书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第4期,145-146页。

[3] 古海波、屈秋实、缪迪优:《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指标体系构建探索》[J],《规划师》2023 年第 9 期,第 83-88页。

[4] 李孝娟、刘大海、古海波:《海洋思维下的城市转型探索——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路径[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4年第5期,第61-70页。

[5] 同[4]。

[6] 钮钦:《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内涵特征、中国实践及建设方略》[J],《太平洋学报》2021年第8期,第85-96页。

[7] 狄乾斌、周杰:《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及其比较分析——以大连、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第9-19页。

[8] 同[4]。

[9] 黄庆波、李焱:《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及建设思路[J],《人民论坛》2023年第2期,第66-69页。

[10] 深圳市政协人资环委课题组:《推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J],《特区实践与理论》2020年第2期,第70-78页。

[11] 同[9]。

[12] 秦正茂、周丽亚:《借鉴新加坡经验 打造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J],《特区经济》2017年第10期,第20-23页。

[13] 张春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内涵与建设思路》[J],《海洋经济》2021年第5期,第58-67页。

[14] 冯猜猜、胡振宇:《海洋金融助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研究》[J],《特区经济》2019年第9期,第11-15页。

[15] “Lloyd's List: One Hundred Container Ports 2023”[DB/OL], accessed 7 June 2024,

https://lloydslist.com/one-hundred-container-ports-2023.

[16] 严煜星、张翅:《对标新加坡,推进宁波、舟山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研究》[J],《特区经济》2023年第 5期,第51-54页。

[17] 《数说世界四大湾区》[DB/OL],

http://www.dili360.com/cng/article/p5fb1efcae19ba61.htm,访问日期:2024年6月6日。

[18] 同[6]。

[19] 王泽宇、李秦、唐云清、韩增林:《海洋强国战略政策效应评估——基于 HCW 模型的实证分析》[J],《地理研究》2023年第5期,第1215-1233页。

[20] 张日新、谷卓桐:《粤港澳大湾区的来龙去脉与下一步》[J],《改革》2017年第5期,第64-73页。

[21] 董会忠、李旋、张仁杰:《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21年第5期,第134-144页。

[22] “The World Bank Annual Report 2010: Year in Review (Chinese)”[DB/OL], accessed 7 June 2024, https://documents.worldbank.org/en/publication/documents-reports/documentdetail/562361468331827924/the-world-bank-annual-report-2010-year-in-review.

[23] 何立峰:《增进共识 齐心协力 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J],《宏观经济管理》2019年第6期,第1-3页。

[24] 张燕:《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旧金山及东京国际一流湾区影响力比较》[J],《全球化》2021 年第 4 期,第57-70、135页。

[25] 王世福、张弘、刘铮:《粤港澳大湾区时代广州走向全球城市的思考》[J],《城市观察》2018年第 3期,第7-14页。

[26] The Leading Maritime Cities of the World 2024 [R], DNV and Menon Economics, 2024.

[27] 同[26]。

[28] The Leading Maritime Cities of the World 2022 [R], DNV and Menon Economics, 2022.

[29] The Leading Maritime Capitals of the World 2019 [R], Menon Economics and DNV GL, 2019.

[30] 王琪、陈炜、韦春竹:《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参与全球航运网络特征》[J],《热带地理》2022年第 2期,第236-246页。

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2页。

④《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DB/OL],2017年 5月 4日,

https://zfxxgk.ndrc.gov.cn/web/iteminfo.jsp?

id=419,访问日期:2024年5月26日。

⑤自2012年以来,该报告以《全球海事领先之都》(The Leading Maritime Capitals of the World)为题每2年发布一次,2024年最新一期报告英文名为“The Leading Maritime Cities of the World”,可译为“全球领先海事之都”或“世界领先海事之都”。

⑥根据相关参考文献,“新加坡”在本文均作为城市层面(Singapore City)的概念使用,而非国家层面(Republic of Singapore)的概念使用。

⑦《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排名出炉,中国港口占28席》[DB/OL],2022年8月30日,

https://swt.fujian.gov.cn/xxgk/jgzn/jgcs/kaglc/zwdt/202208/t20220830_5983841.htm,访问日期:2024年5月26日。

图片

本文原载自《城市观察》杂志2024年第3期。

doi:10.3969/j.issn.1674-7178.2024.03.001

【引文格式】

王世福、郑艳萍、刘铮:《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湾区实践——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城市观察》杂志2024年第3期,第4-15页。

【作者简介】

王世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

郑艳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铮(通讯作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22VHQ009)成果。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汤海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