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区域视角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考

2024-07-26 12:59 来源:城市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城镇布局建设忽视地域文化特色、文化遗产保护缺乏区域视角和系统观念等问题,导致地域文化特色消退、区域文化体系和脉络遭到破坏。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延续至今的灿烂文明,中华文明“九州共贯、多元一体”,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统一性的特征,从区域视角开展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弘扬中华文明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针对我国自然地理和地域文化多元的特征,提出以“精准适配”为核心思想、以“精准分析-适应布局-动态评估”为方法框架的区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并应用于全国总体层面、跨区域跨流域文化廊道和典型文化片区等不同空间维度的保护实践,探索构建了我国区域城乡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框架。

1 我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不同地区的城镇布局和建筑设计缺乏对典型地域文化特色的差异化思考,导致“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在老城区大拆大建,以缺乏特色的空间布局和现代建筑取代了具有地域特点和保护价值的老城区、老街区和老建筑,历史文脉在盲目的发展竞争中逐渐隐匿。

其次,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缺乏区域视角和系统观念,保护工作呈散点式、碎片化,导致部分区域性文化体系和脉络被破坏。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已经经历了从单体文物保护单位到街区地段再到城镇聚落的过程,但依然主要聚焦于较小的空间尺度范围和点状的高等级文物载体,对跨区域、跨流域的线性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富集区域的整体性保护严重不足。

2 区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

2.1  “精准适配”的区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

结合多年研究和实践,针对我国地理和文化多元、区域差异显著的复杂国情,凝练出以城镇与自然、文化“精准适配”为核心思想的区域规划理论方法。“精准适配”是指从国家和区域的宏观尺度统筹城镇与自然、文化的关系,通过定量分析区域空间的自然本底条件和地域文化特色,结合人口流动趋势和产业发展分析,构建与自然、文化本底相适配的城镇空间格局,并对城镇空间发展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和调整优化,以实现城镇布局与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的精准、理性、动态适配。

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我国不同地区丰富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浓厚的地域文化乡愁等文化特色要素是构成美好人居环境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城镇空间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有必要将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价值维度,将其纳入“精准适配”的理论内涵和方法体系,从而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方法。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对区域的遗产资源、文化价值和文化特质等本底条件开展精准分析,因地制宜地构建与区域文化本底相适配的文化空间格局,提出适配的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和技术手段,并持续对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测评估,从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优化。

2.2 “精准分析-适应布局-动态评估”的方法体系

以“精准适配”为核心思想,构建“精准分析-适应布局-动态评估”的区域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框架和技术体系(图1)。

1.png

 图1 | “精准适配”的区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示意

“精准分析”是指对区域的自然和文化本底开展差异化、针对性的精准分析,通过从生态、安全、文化等维度分别构建多因子评价指标模型,识别国土空间中的“宜居”“非宜居”空间、“安全”“不安全”空间和文化特色空间。具体在文化的维度上,选取能够体现区域文化景观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传统村落等评价因子,基于区域范围内各种文化资源的分布密度和影响力等级判断,构建综合评价指标模型,精准识别国土空间中需要加强保护和管控的文化特色空间和区域,并对区域的文化价值和特质进行识别和归纳。

“适应布局”是指在精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人口和产业发展分析,构建与自然、文化本底适配的城镇空间格局。具体在文化的维度上,基于精准分析对区域文化本底的识别,因地制宜地构建与之相适配的城镇与文化空间格局,如基于对文化空间资源、文化脉络的识别,构建整体性、系统性的区域文化空间格局和文化遗产廊道,以及基于对区域文化资源、价值和特质的识别,提出典型文化区域的保护策略和技术手段等。

“动态评估”是指对区域空间的资源环境、文化保护、人口变化、经济发展、空间绩效等发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评估,根据监测评估发现的问题,对城镇空间进行适时地调整优化。具体在文化的维度上,对区域文化空间格局的变化情况、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情况、地域文化特色的演变情况等进行实时地动态监测和评估诊断,针对监测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对区域的文化空间格局、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和技术手段等进行适时调整。

“精准适配”的理论方法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与新时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紧密结合,为我国的区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套系统全面、广泛适用的理论方法体系。

3 区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基于“精准适配”的理论方法,从全国总体层面、跨区域跨流域的文化廊道、典型文化片区三个空间维度开展保护实践,构建我国区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框架。

3.1 全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格局

依托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文化足迹,精准识别体现中华文明时间全脉络、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由文化核心、文化遗产廊道、文化片区构成的全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格局(图2)。

2.png

▲ 图2 | 全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格局设想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规划编制研究》项目组绘制。

文化核心是中华文明5?000多年起源、发展、繁荣进程中文化最具代表性、遗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集中梳理展现中华民族古代、近现代、改革开放等连续历史演进特征和文化足迹,展现中华文明不同时期的重点空间区域演化进程,形成全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格局的核心承载区域。

文化遗产廊道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特征的支撑和关联,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骨架。识别不同历史时期沟通主要文化区域、维系中华文明长期多元一体的重要纽带,以大江大河、古驿道、古商道、老铁路、边防体系等各类文化遗产廊道串联各大地域文化板块,形成多元一体的全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格局的基本骨架。

文化片区是指文化资源富集、地域特色鲜明、历史价值相近的地域空间单元,是中华文明多元特性的基底和支撑。以文化地理学视角,从方言、民族、建筑等多维视角识别我国文化地理空间的分布特征,精准识别文化片区,形成中华民族多元地域文化和而不同、融合共生的全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格局的支撑。

基于以上各文化要素的精准分析和格局构建,初步形成了“四核、九片、十三廊道、多点”的全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格局。

3.2 跨区域、跨流域的重要文化遗产廊道

在大运河沿线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精准识别大运河的开放性、系统性、活态性特征,认识到大运河对中华文明传承和传播的纽带作用以及对区域历史城镇演化和延续的支撑作用。以此为基础,建立与其特征适配的分层次、分类型的空间保护体系:宏观层面重点构建区域一体、联通成网的总体空间格局,支撑国家大运河保护传承体系构建,既要保护已经纳入体系的运河本体和历史城镇村,也关注面状“运河-城镇”互动形成的差异化文化板块,并衔接国家各类区域性重大发展战略(图3);中观层面构建省域保护网络,统筹好运河主支线遗产保护、区域性人文生态景观要素保护和区域性重大设施建设;微观层面重点是将运河历史文化资源要素的保护要求和措施在市县层面的城乡建设中予以落实。

3.png

▲ 图3 | 大运河沿线城镇聚落分布示意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十四五”大运河沿线城乡建设行动方案》项目组绘制。

3.3 典型文化片区的遗产保护

在安徽黟县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实践中,首先对黟县所处的皖南区域文化特征进行了精准分析。该地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区,拥有世界罕见的保存完整的传统聚落群,大量古村落滨河流、临古道,分布在山川之间的小盆地中,形成了“粉墙黛瓦马头墙、良田美池桑竹属”的特征(图4)。针对该特征,规划提出强化聚落和周边环境整体保护的适配策略,即保护活态聚落的田园风光和景观风貌完整度,划定山-水-聚落-古道-田园景观控制区,强化村落周边特色农业景观保护。

4.png

▲ 图4 | 皖南区域自然地理和城镇示意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点击阅读)项目组绘制。

4 结语

中华文明具有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从区域视角认识和保护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树立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和大区域观的文化保护理念,是新时期弘扬中华文明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针对我国地理和文化多元的特征,构建“精准适配”的区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从全国层面的整体保护格局、跨区域流域的文化遗产廊道和典型文化片区等多个空间维度开展区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建立多层次整体保护传承体系,对新时期历史文化保护理论方法的本土化、系统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 

王  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王  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副总规划师,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周亚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城市规划师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城市群都市圈空间优化关键技术”课题一“城市群都市圈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及空间优化理论方法”(编号:2022YFC3800101)资助。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王富海:现阶段如何做好城市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