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张杰:中国人居美学的当代传承

2024-09-12 09:06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9月7-9日,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合肥召开。在全体大会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杰教授作题为《中国人居美学的当代传承 》的报告。

XYZ06903.jpg

张 杰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1 中国人居美学的内涵

中国美学在传统语境下是个有着综合涵义的概念。《论语》从礼的角度坚持“和”才是美的标准,并提出“质”和“文”的概念,它们类似现代哲学的内容与形式或表象与本质的概念。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心雕龙辑注》认为,所谓文就是“五行之秀”,即天地万物在四时运转中所呈现的美好景象,并将其归于宇宙赖以有序运转的天穹的北极--“天地之心”。春花秋月映射于人心会激起人的情感,发之于声便成为文。所以“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是自然之道,动植物都体现为文。这个理论与现代的现象学比较接近。不像笛卡尔以来的哲学主张的二元论那样将人与世界分为主、客体,现象学认为人和世界是一种共在,世界总是向“我”绽放,而真理或本质就蕴含于现象之中。从这样一个视角,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运转有序的世界——天、地、人都要以“天地之心”为据,否则就会偏离“中和”,就不是美的。中国古代之所以把天心奉为神圣的所在,是因为它是古代观看天象,确立历法的基础,对农耕文明至关重要。

堪舆术是中国人居营建的重要技术体系。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指导下,堪舆术将天心表达为“天心十字”“天心十道”等。它是围合的山水环境中的穴点,人居聚落的精神的焦点。天心十字是由聚落周边前后左右标志性的山水树木等景物的连线的交点,是人居空间场所的平衡的中点。北京中轴线就表达了这样的概念。

人居核心的追求是“安”。在古代与“安”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在”。《说文解字》把这个字解释为有在土中的草木要长出枝叶的意思。人们居住在一个地方就要在那里生根,安顿下来。海德格尔从现象学的哲学出发,将诗意的栖居归为四位一体:“大地、苍天、神灵、生命”。在海氏四位一体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三位一体,即“天地人”三才,因为在我们的信仰里,天地都有神灵。

海氏的四位一体的思想来源于西方古代“场所精神”的概念。中国古代有禀气赋形的思想,反映在人居环境的经营中就是场所精神的塑造。人居环境应该是人的内心世界的表露,而非无意义的物质的堆砌。唐代诗人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五言诗生动地阐述了什么是场所精神。诗的大意是,作者长途跋涉去拜访一位他所崇拜的隐者,但到了才发现这位先生没在家,开始他还很沮丧。随后作者透过窗子看到隐者的室内的陈设,又看了房子周边的环境与景色,他心里想隐者可能去水边垂钓了。渐渐地,作者从隐者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状态领略到了隐逸所追求的精神世界,忽然觉着他的造访目的达到了,不用再跟去隐者面对面的交流了,于是他欣然回家了。这首诗非常巧妙地的阐明了人居环境是可以表达人的精神面貌的。我们还可以从很多古代诗文中感悟到中国的场所精神,如刘禹锡的《陋室铭》等,传统悠久。

中国古代强调通过可感知的方式表达意义,而不是用生硬的概念或枯燥的逻辑。这里就涉及到另外一个概念:意象。古人认为语言太抽象,不能充分表达丰富的世界,要用意象来表达。所以我们从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杜甫的《江村》等都可以直观地感受人居的场所精神的意象。那么,这样的场所精神是怎么塑造成的呢?在传统社会中,很多文人、官员都是出色的规划师、设计师。明朝计成在《园冶》中提到的“能主人”就是这样的人。屈原、杜甫都著有《卜居》诗文,记载了他们在新的地方择地建宅的事情。

在秦汉以前,卜宅和相宅是分两个专业的人分别负责的,后来随着堪舆术在民间的流行,风水先生将“卜宅”、“相宅”的工作合二为一,成为一个独特的职业。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第五卷)》中提到,“不论是在那些壮观的神庙和宫殿建筑中,还是在那些或如农宅一样分散或如城市一样聚集的民间建筑中,都存在着一种始终如一的秩序图式和有关方位、季节、风向和星象的象征意义。”这就是由堪舆术主导的人居环境的空间组织模式。

堪舆术总结和提倡的人居环境模式是一种文化存在,它与中华文明产生的大的地理环境及人居历史地理的发展息息相关。考古研究证明,我们的祖先从高海拔的地区逐水而居,逐渐走向比较低海拔的地区。在这一迁徙过程中,他们逐渐掌握了经营安全宜居的人居环境的规律,发展了焕发着生命力的人居模式。首先在选址方面,人居建设要选在两水交叉的土地上,这里既水源充足,又因地势略高而不易被淹。这样的地方叫“汭”位,即两水交汇之内的地方。

聚落后面和周围的山既是一种资源,也跟古代的天文观测相关。远古时期,人们通过观察太阳或月亮从哪个山头升起,判断到了一年的什么节气,以便不失时机地组织农牧业生产。基于这种技术,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确立了以五岳、五镇、四渎为标识的、天地合一的宏大的坐标体系,这可能是世界最早的。在此基础上,中华文明建构了独特的人居文化。这样,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泰山-孔林-曲阜会处于同龙脉上。

我们的祖先还生动地为后人归纳了立项的人居环境的空间模式。《尔雅·释山》说“大山宫小山,霍”。城邑、村落、建筑等要选择一个靠小山的、有一定坡度的地方建设,周围要有大的群山拱卫。《毛诗正义》说“小山别大山曰鲜”。要求选择建设的那个小山要跟大山略微离开一点,这样才是最好的。《大清一统志》有一张北京皇城的舆图,准确概括了山川聚落一体的传统人居模式。周边的皇城可视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人居环境,其中有城邑、有山水。

中国幅员辽阔,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井田制,它的推行在天下形成一个庞大的城乡聚落与建筑等级体系。虽然等级制有糟粕的部分,但对于空间秩序和美学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体系支撑下才有了明清北京的京师、畿辅空间体系,以及各个省下面的府、县、镇、村的完整的人居体系。

2 人居设计方法

在中国古代“礼”有五大要素,其中有一个是“宜”,即因地制宜。它为中国各类的工匠设计确立了根本原则。台湾省故宫博物院有一个妇孺皆知的文物——“翡翠白菜”,是说明“宜”的设计原则最鲜活的例子。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玉料形色各异,玉匠会根据其特点进行构思,加工成不同的作品。翡翠白菜的玉料为白、绿两色。玉匠巧夺天工地将其雕成白菜,并在绿色较深的部分雕了一只生动的蝈蝈。可谓物尽其用。由此可见,程式化不是中国古代设计的追求。

古人通过现象学的勘察方法认识周围的环境。清人著《地学》一书有个生动的表述,意思是在人居建设选址时,要使周围环境“向我有情”。即从穴或天心十字的看去,周围山山水水都展示了一种向心的态势。而从周边看穴,它总具有一种中心感。通过漫长的探索,我们的祖先归纳了合乎人眼生理规律的一系列的构图方式。在这样的视线组织下,建筑与聚落要顺应周围山水的走势,与山水环境的轮廓相辅相成,合形辅势。这样传统的人居为我们缔造了如画的人文景观。济南《历城县志》中关于城上的楼的描述,非常详细地记载了城墙所有的楼与城外景色的关系。比如西墙上的楼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趵突泉水一直流到达到黄冈山,沿途民居错列,群波环萦。

古代国野一体的人居体系不但是一个经济、军事概念,更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融合的、精心设计的空间环境体系。如明清北京城的轴线被巧妙地设计在军都山与永定河之间的特殊位置,有着其宏观微观统一的模数控制。今天北京古城还相当完整地保留的古代以人的空间尺度体系,如6米宽的胡同、24米的大街等等。沿着这些符合人眼视觉生理规律的空间行走,人们在不同的距离可以获得不同的、有意义的信息。不同尺度的人文空间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了院胡同、大街、城市。今天这种人居美学面临巨大挑战,比如一个高楼,人在一千米、一百米、50米的距离看,它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传统城邑聚落的空间控制对今天的国空体系的建构有特别的启示意义。它以人的尺度为基础,与山水相关联,构成了有人文内涵的空间环境。我们必须清楚意识到,美国那种以几何方法划地界的方式在中国传统中是不存在的。在传统的人文尺度的空间中,不同的建筑、场所有着具体的个性。它们或宏伟、或神秘、或宁静、或亲切。人居空间的意向是抽象的,它不能去具象地表达或模仿建筑之外的东西,如人形的“福禄寿”形象等。同样,人居环境的意向是表达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一般不宜营造萧瑟、冷酷的意向,这不是中国人居环境所主导的。

中国的人居环境还是一个广阔的时空体系。《文心雕龙》提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与古人对时空的认识有关系。在清朝地方通志体例中有32类内容,其中沿革、古迹、祠庙、邱墓等都专门涉及历史内容。杜牧的七言诗《江南春》是古代时空文化最经典的代表。它在时空两个维度都是既有细节,又有宏大的场面。传统绘画同样具有这个特点。比如记录乾隆下江南的《南巡图》。

综上,中国传统的人居美学有以下几个特点:敬畏天地、以人为本;尊重规律,因地制宜;天、地、人三才高度统一的秩序与风貌。今天我们要传承人居美学,但不能食古不化。唐人孙过庭在《书谱》里对传承与创新有精彩的论述。新时期国家确定的“实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对我们创新性地传承人居美学传统,建设现代美丽家园提出了时代的要求。

3 人居美学传承创新的实践探索

下面结合我和团队过去20多年的工作,就人居美学传承创新的方法谈一谈六个方面的体会。包括:山水生态保护、整体格局与风貌延续、历史记忆与多样、文脉传承、多尺度的保护与创新、回归日常生活等。

首先是对山水生态环境的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构筑一个人文、自然和谐的山水环境至关重要。在我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体系中,遗产是一个广义概念。早在2004年我们就对广州市全域的山水聚落的整体格局的保护提出了对策。近二十多年来,我们与地方合作,对济南的自然体系和泉水利用体系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山泉湖河城”保护的体系。

二是整体格局与风貌的延续。狭义的城市风貌与城市建成区及其环境相关。在福州连江的古城项目中,地方错拆了一部分传统民居,原本要盖成高层住宅。我们介入后,强调要从保护整个城的风貌和山水的关系,不要再建高楼。并举一反三,将保护控制范围扩大至整个古城范围。实施之后,项目把原来方案的高层建筑压低到六层,误拆的老街区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我们国家有很多城市是近代通过规划设计建成的,其格局特点突出,对于这样的城市,整体格局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光有格局的二维平面的管控是不够的,还要深入研究支撑它的街巷体系和建筑类型和模式。济南商埠区的老商埠项目就是在这一方向的探索。

在很多传统城市,由于过去的错误开发方式或今天因重要的市政工程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老城的成片改造。在此情况下,如何修复城市的历史肌理,同时赋予它现实的功能,是很多城市都面临的重要考验。南京老门东的保护项目在恢复性修建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三是要保护历史记忆与风貌的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历史城市景观(HUL)方法,强调历史记忆载体的叠加性。在此,我想借用光刻机的概念,历史在人居环境的物质空间中铭刻了丰富的信息,是我们空间记忆不可替代的资源。例如,福州的三坊七巷人文荟萃,当时的社会名流宅邸的都是大厝式的建筑样式,当然也成为这一街区的重要特征。但是在三坊七巷乃至福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还有一类重要的建筑——柴栏厝。在三坊七巷保护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柴栏厝建筑类型的历史价值达成了共识,把它作为反映市井民俗的载体保了下来。今天这一建筑类型已经成为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一环。

在悠久的历史中,各个城市有很多人文的记载、传说、诗文等,如何把这些文化记忆通过适当的、物化的方式传承下来,是我们需要做的重要工作。在济南大明湖东扩项目中,设计借用曾巩回忆济南的诗句“从此七桥风与月”,形成了“七桥风月”的文化景观区域。

四是文脉的传承。文脉是根植于传统经济和生活方式中方方面面的。在景德镇陶瓷遗产的整体保护传承过程中,我们和地方合作,对市域以及建成区主要的陶瓷遗存进行了梳理,形成完整的保护要素体系。并对老城传统手工业的片区和后来的老旧陶瓷工业片区做了相应的保护活化工作。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是济南泉城最具特色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人居特色。今天泉城遗产的保护再次将这一传统得到发扬光大。文脉传承还涉及很多其他非遗的保护,例如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建筑技艺等。

五是多尺度的保护与创新。城市保护面临不同尺度的问题。保护对象可能是一栋建筑,也可能是一个街区或风景区;与之相关的更新提升的对象也大小不一,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在保护的前提下,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尺度上传承创新是一个紧迫的课题。比如,在醴陵渌江书院环境整治项目中,工程需要清理多年来山上杂乱的违章建筑,重构书院与渌江、山的关系。

对于很多考古遗址来说,如何延续文物周边的文脉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济南大明湖扩建项目中,设计方案把大明湖作为文物来对待,保留了经过漫长的历史逐渐形成的大明湖的东岸,将扩展区采取最小干预的方式与之衔接,使新与旧园区既交融,又可识别。

今天传承历史记忆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何使记忆载体融入当今的生活,以激活群体乃至个人的记忆,丰富环境的人文维度是关键。景德镇陶溪川工业遗产博物馆南面的水池广场的设计就采取了将保护与激活相结合的理念。

在很多街区的保护中,有一些机会可以在设计上介入新的空间元素,它们既可以为新的需求提供适应性的空间环境,同时也为街区增添新的文化意向,呈现变化与生长的意向。新和旧的结合有街区层面、建筑层面、还有建筑内部的构建层面。在晋江五店市项目中,设计在新建的水池下面布置了停车库,同时再现了当地“桃花叠浪”的文化景观和记忆。再比如,景德镇陶阳里的上弄酒店项目,在建筑内部的修缮更新中,将老构建和新构建结合在一起,营造了别具面目、记忆感丰富的场所空间。

人居美学的传承离不开创新。在福清利桥街等项目中,我们团队一直探寻地域性的当代建筑表达的方法。当下,国家“双碳”战略对老房以及老旧建筑材料再利用提出了要求,所有这些也都需要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六是日常生活的回归。历史街区、老旧工厂、历史建筑等的保护利用离不开当代功能的植入,这个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是要回归生活,服务现代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现在林林总总的项目策划、运营、公众参与等,都是促进保护更新项目回归生活的手段。大众的日常生活才是保护更新设计成败的最终评判者。

4 总  结

中国传统人居美学是中华民族意识的自觉表达,是通过长期的文化与制度积淀而成的,是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规划设计与创新实践的不懈追求和结果。

今天,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人居韧性,寻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应赓续传统,以开放的姿态,勇于创新,让中国人居美学成为日用而不觉的生活场景不可分的灵魂。

更新时代,城市规划应继承和发展因地制宜的设计哲学,以人为本,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精微的观察,思考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探索学科建设、职业发展的新疆界。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里的“公交化”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