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专题会议十八:面向美丽中国的蓝绿空间营造

2024-10-11 09:23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于9月7-9日在合肥召开。9月9日上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专题会议十八“面向美丽中国的蓝绿空间营造”成功召开。

1-1.png

会场合影

图片

主持人 | 姜 娜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风景园林与生态建设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会议由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风景园林与生态建设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姜娜主持。

姜娜指出,蓝绿空间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和保护蓝绿空间是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此次会议旨在增进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与研究人员的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共同探讨面向美丽中国的蓝绿空间营造领域的实践思考与发展展望。本次会议包括1个特邀主题报告和9个学术报告。

特邀主题报告

《城市更新中的景观风貌塑造》

3.png

李 翅  学会理事、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

报告从城市更新的历史演进、城市景观风貌更新的国际视野、城市更新的当代使命三个方面系统探讨了城市更新中的景观风貌塑造。

一是城市更新的历史演进。报告指出城市更新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更新历程,报告提出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包括,针对战略的认识更新、针对环境问题的生态更新和针对人本化幸福感的公共政策更新。

二是城市景观风貌更新的国际视野。报告总结了世界典型城市开展城市更新中对城市景观风貌的更新内容与特点,公园体系构建、蓝绿开放空间结构优化、河流生态修复和历史文化展示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

三是城市更新的当代使命。基于大量的城市更新的案例及实践,报告指出当代城市更新的基本逻辑:业态空间的更新升级、街巷环境的创新设计、历史遗产的永续利用、景观生态的持续修复。世界各国的城市更新从早期的规模化更新建设走向了一个新的历史使命:注重城市整体的蓝绿空间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关注城市开放空间的品质提升、塑造景观风貌特色创建新的活力中心。

学术报告

《改革开放后长三角中小城市(新城)公园建设与发展研究》

4.png

鲍沁星  浙江农林大学

报告以城市公园为切入点,从城市公园建设背景、建设特点和代表公园等方面系统梳理了长三角典型中小城市的城市公园发展历程,总结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园建设规律和经验。报告指出衢州从“工业立市”走向“生态立市”的过程中,公园发展与城市建设运动息息相关,公园选址与城市山水紧密结合;义乌的市场建设带动城市建设发展,兴商建市带动城市公园发展,城园关系从孤立到协调,布局从单一向多中心演变;慈溪城市公园经历了公园初建、系统规划和有机整合等阶段,公园整体布局不断优化;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定位与空间格局紧密结合,形成了和谐共生、绿色多元的公园内涵。最后,报告总结了长三角中小城市公园发展经验——“适应城市总体发展,提升公园服务能级;因地制宜凝聚特色,持续更新长效管理;把握城市建设方向,有力推进城园融合;基于全域通盘谋划,开展城乡一体布局”,为未来进一步实现从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的转型提供支撑。

《面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绿地系统规划策略研究一以济南市为例》

5.png

徐 浩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报告提出绿地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绿地系统规划需要与国空规划的要求保持一致,通过二次整合形成可分工、可传导的运作机制。现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存在编制依据不完善、管理权责不统一、指标传导体系不完善、绿地结构管控不足等问题,在新的国空背景下,绿地系统规划必须要形成四方面的转变,一是空间上从城市建成区转向城乡一体,二是内涵上从绿化景观转向品质提升,三是内容上从关注绿量转向体系构建,四是技术上从图纸表达转向数字化模式。报告通过案例项目探讨了新背景下绿地系统规划的策略,构筑生态优先的市域绿地系统格局、构建全域覆盖的公园体系、确定分级分类的绿地结构管控体系、划定绿线形成权责统一的管理边界,以期为新一轮绿地系统规划的高质量编制和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提供参考。

《“全龄友好”理念背景下的全龄友好型公园建设》

6.png

张大敏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

报告首先从理论出发,提出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是落实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综合解决方案,并依托北京市全龄友好型公园建设实践,总结了全龄友好型公园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的若干经验,旨在为下一步建设“全龄友好型社区”、“全龄友好型城区”提供样本和支撑。通过简述《北京市全龄友好型公园建设导则》、《全龄友好型公园设计导则》“研编结合”、“建编结合”的编写过程,报告强调全龄友好型公园是关注全龄使用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因地制宜提升公园的精细化服务功能,为全龄使用者提供健康、安全、舒适、关爱的高品质服务的公园。最后,报告提出建设全龄友好型公园应以全龄使用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为出发点,遵循全面关注“四类人”、区别对待“两情况”、重点着眼“三要素”、落地实施“一盘棋”的具体策略,将“全龄友好”理念应用到规划设计建设工作中,并通过实践案例证明了全龄友好理念对于实现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滨水地区环境改善方法》

7.png

黄波江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报告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滨水地区环境为目标,梳理了新加坡在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背景下河流及滨水地区改造不同阶段的经验,通过比较研究,得到改造各阶段呈现出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做法。基于此,报告中探讨了将新加坡经验应用到广州蓝绿空间规划建设中的实践做法。通过对研究区域河涌水系现状分析,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提高城市活力的维度提出构建多功能蓝绿空间格局,建立以防洪排涝功能为主的区域级水系骨架,形成强连通性骨架水网;建立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区级水网湿地体系,恢复历史河道并保护滨水生态资源与湿地植被,改造滨水活力节点景观等改善方法。旨在通过上述措施将历史底蕴和生态力量转化为城市活力,在保护和建设的平衡中促进更高质量的发展。

《未来乡村风貌场景项目系统性预生成路径研究——以浙江海盐为例》

8.png

韩锡菲 长三角(嘉兴)城乡建设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报告立足乡村建设领域,详细阐述了对未来乡村风貌建设的转型思考。通过梳理浙江省三个“千万”的乡村发展历程,总结乡村风貌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提出乡村风貌场景提升的四个要点,一是从全域视角看整体风貌与操作性,二是从品牌视角文化内涵与独有性,三是从发展视角看发展阶段与差异化,四是从统筹视角看资源利用与整合度。报告从理念、导向、载体和手法四个角度探讨景观风貌类项目科学生成的方法路径,并以嘉兴海盐南部未来乡村样板带为例,展示未来乡村如何从零开始沿着“战略-脉络-要素-项目”四步走的路径,谋划生成一整套未来乡村“盐味百景”风貌场景项目库,推动乡村景观环境升级,为已处在转型深化阶段的乡村精准谋划、科学生成建设项目提供方法参考。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形象感知与规划优化策略研究》

9.png

徐 胜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基于旅游业竞争与形象感知的重要性,报告以岳麓山为例详细介绍了城市型风景区的旅游形象感知的分析方法,为后续保护、规划、建设提供优化策略。研究采集网络文本数据,通过高频词汇分析后获得游客兴趣和感知的主要方向,进行旅游形象感知要素编码,运用“重要性-表现分析”(IPA)法评价游客体验质量,并识别出机会区域和维持区域,为岳麓山风景区功能定位精细化、资源整合和提升提供支撑。通过研究,报告指出岳麓山的优势是自然与文化融合、情感美学体验和季节活动提升,后续应该对游览设施与交通系统进行升级。

社区可食用景观体系构建及设计方法初探——以《广州市社区可食用景观设计导则》为例

10.png

梁丽莎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报告从广州市推进社区农园建设的背景和社区居民自发种菜的现象出发,指出目前社区可食用景观建设亟需解决“未成整体体系”和 “缺乏设计指引”等问题。报告提出了“社区可食用景观”的概念,以问题为导向,以居民需求为本,以提升人居环境为目标,参考国内外相关的资料,构建了社区可食用景观“总体策划—方案设计—运营管理”的结构体系,并对核心要素进行详细的引导。报告指出,社区可食用景观以社区绿地为空间载体、以耕作可食用作物为催化剂、以公众参与为手段来培育发展社区,将形成更广泛价值和效益。同时,未来还需要研究相关保障机制,尤其是在协调多方主体利益、鼓励公众参与、加强资金支出平衡等方面更多地提出制度上的保障,才能将社区可食用景观的经验复制和推广。

《基于MOP-PLUS模型的巢湖流域景观格局多情景预测》

11.png

马 萍 北京林业大学

报告指出多情景预测未来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及景观格局变化,对研究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景观格局的合理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以巢湖流域为例,通过MOP-PLUS模型开展2030年土地利用单一目标与多目标的情景预测,构建出自然发展、生态优先、经济优先和可持续发展4种情景,并选用景观格局指数法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两个层级上分析了多情景下巢湖流域的景观格局,以此探索水陆交错带城水关系协调及流域空间规划。研究表明,在土地利用预测分析中,可持续发展情景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是最契合目前城市发展规划需求的发展情形。但在景观格局的预测分析中,尽管可持续发展情景下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最为合理且综合效益最优,但其景观破碎化程度在4种情景中最高,在未来发展中土地资源在空间布局上仍需人为调控,合理安排生态用地与建设用地布局,着力解决因利用方式和资源配置不合理对景观格局造成的不利影响。

《基于机器学习的景区空间游客感知测度研究——以桂林市3A级及以上景区为例》

12.png

杜志伟 桂林理工大学

报告聚焦桂林市3A级及以上景区,通过分析携程网上游客评价数据,结合ArcGIS地理空间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从景观空间结构分布、类型聚类、游客意见、情感及旅游意象五个维度评估游客感知。结果显示,桂林市3A级及以上景区呈现单核集聚分布,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扩散,空间布局不均衡。游客高度关注桂林山水与漓江等特色元素,整体情感评价积极。不同等级景区在游客感知上有各自特色,如3A级景区以少数民族村寨为主,4A级景区侧重自然山水与喀斯特地貌,5A级景区则以服务设施完善和商业化成熟见长。研究结果揭示了自然景观在游客心中的主导地位,也表明了景区间存在布局不均衡、交通不便、发展差距大等问题。建议桂林市应继续坚持山水优先原则,挖掘民族特色景观资源,提高旅游活力,并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以提升整体旅游形象与竞争力。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里的“公交化”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