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勾勒智慧城市蓝图 面临“虚火过旺”态势需把握六点

2014-11-19 11:11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导读]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模样?应该是智能技术融入每一栋建筑、每一辆交通工具乃至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利用这些技术充分优化社会资源分配,提高社会运转效率,打造一个个更为宜居、经济和稳定的智能城市。

2014年11月17日,一年一度的高交会“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如期拉开帷幕。会议围绕“智慧发展,智能未来”主题,通过主题演讲、平行论坛、高峰对话、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针对中国智慧城市的现状及趋势、智慧城市试点进展、创新应用、城市运营和管理的智慧化、第三平台与智慧城市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度交流与研讨。

专家齐聚,勾勒中国智慧城市蓝图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城市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一半,这一比例预计到2050年将上升至60%,无序扩张导致的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已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加快智能城市建设,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符合当今世界城市发展趋势。

“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模样?应该是智能技术融入每一栋建筑、每一辆交通工具乃至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利用这些技术充分优化社会资源分配,提高社会运转效率,打造一个个更为宜居、经济和稳定的智能城市。”德国科学与工程院教授马科斯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说,全球城市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近年来方兴未艾,目前已初具智能城市雏形。2013年,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发布未来世界趋势的报告称,目前世界正处于重大技术变革中,这些技术所涉及的是新制造、新能源和智能城市。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认为,智能城市已成为近年兴起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新趋势,不仅可以激发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使城市运行更加安全和高效。

欧盟代表菲利普教授在智能城市发展展望的演讲中说,智能城市建设涉及的领域广泛,既包括信息环境、产业发展、信息网络、智能制造、交通与物流,也包括城市环境、智能城市医疗和城市安全等方面。中国未来智能城市发展的潜力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届时,智能城市建设将可以很好地解决人口增长、交通拥堵带来的问题。

目前全国超过300个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并且有些城市正逐步加大投资额,规划和建设呈现出中国城市管理的特点,比如智慧交通和智慧医疗投资占比较大等。中国力图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面临“虚火过旺”态势

如今的“智慧城市”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也愈发呈现“虚火过旺”的态势。一些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当作数字城市的新包装,被企业营销牵着鼻子走,智慧城市建设被盲目贴标签的行为更是广为诟病。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其一为盲目跟风,没有抓住智慧城市的本质;其二,囫囵吞枣,将各类与智慧城市有无关系的都纳入智慧城市范畴;其三,以偏概全,抓住一点之后,忽略其他方面。诸多现存的问题,如条块分割,信息孤岛,重复建设,数据分散等问题,根本上讲是由于政策统一协调与部署上的缺乏,社会参与不够,市场主导作用发挥不足造成的。除此之外,在资金上,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以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根据全球各项排名,可以看出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相对落后:目前中国宽带排名世界98位,物联网传输刚起步,法律和标准规范相对滞后。

除了上述的“硬件”缺失,在智慧城市快速扩容的同时,关于发展模式的问题也被广泛探讨。在中国,一提起智慧城市,人们往往会联想起物联网、云计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在欧洲智慧城市相关专家看来,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科技。

“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意味着不仅仅要把技术看作是人类社会的先进手段,还要通过技术让人类社会发展得更加智慧。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为的是达成人类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但手段本身不能作为目的。”欧洲智慧城市项目协调员莫罗·埃斯波西托指出。

要实现上述多样化的智慧城市的建设,显然不能仅仅依靠技术手段,而是需要市民的参与。据了解,意大利北部的布雷西亚市的智慧城市设计,科技部分只占33%,更多的是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交流。

事实上,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硬件意义上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软件层面的城市,通过市民的参与,共同制定成立管理的政策。

智慧城市带来的改变不仅限于理念范畴,它将使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公共服务、政府决策、市政管理、社会民生等方面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变革,其关键在于高效政府服务体系即智慧政府的建设。

1/212>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肖金成:完善区域战略统筹机制 促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