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质量发展与经济技术标准选择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反复思考,也想不妥,一孔之见,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国家要求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在城市发展方面,我觉得可能遇到一个标准问题,需要研究。
一般來说,人们讲高标准,是一种宏观理念,是在总体发展思维上的一种宏观的要求,因此,一般讲高质量发展就应该高标准要求,当然没什么问题。
我这里讲的“标准”,不是宏观概念,而是指具体的国家在城市发展方面有关行业实施的经济技术标准。
国家而言,不同行业,政策上也不同。比如在国家安全上,国防上,与国际上竞争激烈的高科技,当然要求很高标准,甚至是国际一流水平。
从城市发展建设方面看,就很不同。比如普通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等,是否全部都要采取最高的经济技术标准呢?显然,这就很难说了,要好好考虑。
经济技术标准是国家在不同时期对各行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和规范。
比如,城市要高质量发展,其中,重要的一项是体现绿色发展,节能环保。这个前提下,城市住房室内温度湿度标准怎么选择。现在若要求一步就普遍达到恒温恒湿,那肯定不现实,不行。西方有的发达国家,城市许多公寓住宅,室内全年大体上恒温恒湿。现在,我们住房条件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怎么认识处理这个标准问题?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大城市热岛效应正在加剧,己经开始威胁到人居环境质量了。我国老龄化又來得猛,老人夏天怎么过?全靠空调,人不舒服,有空调病,耗电量又大,不环保。这样一來,大力改善建筑外墙材料保温隔热性能的任务,就突出起来,我们必须加快开发价格适中的、高效保温隔热的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同时还要大力改善室内空调设备的水平。所以,选择房屋室内卫生标准要合适,太高不行,太低也不允许。我们国家大,各地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很不同,不能〝一刀切〞。所以是个难题。
城市供水也是一样,水质肯定需要提高,但自来水想达到饮用水标准,肯定一步达不到,成本过高,也不需要。中国人习惯喝开水,喝凉白开。
至于住房电梯安装问题。早在上世纪末,在一次全国规划建设展览会上,当时谷牧副总理就问,为什么六层以上楼房才能安装电梯?记得我旁边一位专家答道:这是过去国家规定的标准。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今天,城市旧居住区楼房住宅加装电梯,己经成了城市更新的一项普遍的重要任务了。
还有城市防洪、城市冬季取暖、建筑抗震、城市绿化等等,可能都有类似的问题。
这里还有一个范围问题,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标准主要是指公共产品,比如城市的保障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私建的高档住房等不在内。对城市内别墅的建设还必须严加控制,因为国家城市建设用地很紧缺。
所以,我觉得,讲高质量发展,不能简单理解为一切都要最高的经济技术标准。
经济技术标准的选择,要根据国家要求,从地方城市的实际出发,慎重选择。
而且,这个标准本身也是发展的,是要调整变化的。这就需要正确的哲学思维,需要领导艺术,需要尊重专家与群众,才能合理确定。
总之,高质量发展,并非经济技术标准越高越好。怎么才好,合适就好,得体就好,这叫实事求是,这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叫科学。
作者 | 陈为帮(邦) 原建设部总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原副理事长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