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只是将“高楼大厦、跨马路、大广场”的物质建设型城镇化模式进行了信息化升级。
经济的变局中,城市的发展起落不定,一方面,一些曾经拥有辉煌历史和重要政治经济地位的城市,现在却“泯然众城矣”;而与此同时,另一些城市正在依托新的经济引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是什么要素导致了城市发展轨迹的分异?哪些才是催动城市崛起的动能?未来城市发展又该制定怎样的发展目标?城市群建设和城市规划蓝图正在铺开,思客邀请智库专家解读新时期城市建设的新格局、新模式、新思路
2008年11月,IBM在纽约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提出了“智慧地球” 理念。随后基于这一理念而生成的“智慧城市”概念席卷全球,已经成为了公认的城市发展的方向。我国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智慧城市建设也呈全面铺开之势。截至2015年底,我国386个城市进行了智慧城市建设。地级市建设的比例达到74%,县级市也达到32%。 刚步入21世纪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影响人类本世纪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国的城市化,二是以美国为引领的新技术革命。而如今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恰恰是两者的融合,是时代的大趋势所向。
但实际上,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前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就曾经谈到:
“‘智慧城市’是IBM提出的营销概念……让我们国家走了一个极大的弯路,任何一个新的科技的应用或者新概念的推广必须是能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被‘智慧城市’的概念所误导。”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智慧城市无论从理念还是实践,都被局限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基础网络的布局与建设。实际上这是对智慧城市的一种误解:以为通过投入更多的资金,拥有更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城市就能实现智慧化发展。现实中,有些地方的基础设施超前发展,但是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依旧有待解决。现在很多城市的发展模式并不是在建设真正的智慧城市,而只是将“高楼大厦、跨马路、大广场”的物质建设型城镇化模式进行了信息化升级,聚焦的核心依然是物而非市民。
长期以来,我们的城市规划过于强调技术逻辑思维,工具理性大大压过了价值理性。这种发展思路让我们建设了大量崭新的城区,但在很多领域并未有效解决城市问题。过于对技术的依赖,导致了城市建设的公共属性的偏离,也造成了价值判断的模糊。《智慧城市》一书的作者安东·尼汤森在书中也提出:
“仅仅采纳任何一项技术本身,不管多么的优秀,都不能解决城市问题。”
事实上西方也走过类似的弯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控制论、系统动力学等量化分析风靡城市规划领域,但是这一势头并没有很好的与市民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很快就逐渐衰落。1973年,道格拉斯·里发表了《大规模城市模型的安魂曲》,随后一年MIT的城市系统实验关闭,标志着这一城市发展思潮的销声匿迹。而后进行城市发展定量化与信息化探索的学者们,都更加强调城市需要更有责任的建模,强调以人为本,让技术要更好地为人服务。
很多人把城市发展史看作是技术进步的历史、城区不断扩张的历史、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的历史。其实归根结底,城市历史应该还是人的自由度与幸福感不断提升的历史。我们聚集于城市,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是为了满足从低层次的基本温饱到高层次的自由意志实现的多种需求。那么在这个视角下来看,智慧城市实质上是信息时代借助技术手段实现的城市发展转型:以信息通信技术支撑的城市人性化发展模式,来不断实现人的需求满足的高层次跃迁。
风靡全球的《智慧城市》一书的第一页就引用了莎士比亚戏剧《科里奥兰纳斯》中著名的一句话 “城市即人”。伦敦的智慧城市规划《智慧伦敦2020》的第一句话就是“伦敦市民是核心”。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也是通过人的城镇化,实现城镇化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一些公共政策中习惯于将智慧城市置于单独技术支撑的章节,将其局限于城市规划信息化这一狭窄的概念,这实际上缩小了智慧城市的内涵,也弱化了“数字红利”可能带来的巨大潜力。只有以人为本,智慧城市才能泛化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好的实现人性的城市发展路径。新时期,城镇化将更加聚焦于人而非物,城市的全体居民,则是智慧城市的建设主体以及服务对象。智慧城市将引领城市的智慧化发展,其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不断提升人性化的水准。
因此,智慧城市发展路径实际上是对技术帝国主义价值观的拨乱反正。我们的城市是一味地依托技术来追求更高、更快、更大,还是利用技术来完善民生服务,更好地实现人文关怀?显然,真正的智慧城市发展目标是后者。智慧城市的建设与人的福祉息息相关。每个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者,都需要以人为核心,从人的需求出发,从微观的个体视角来考量智慧城市建设的作用和价值。
城市的人性化发展,要求智慧城市建设从实际问题出发,变目标导向为问题导向。智慧城市需要解决一个个市民面临的具体的城市问题,而非为城市预设一个宏伟蓝图。通过对公共服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的智慧化引导,智慧城市将更好的来服务市民的需求。
好的智慧城市,将会是面向全体市民的城市,这也需要更多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通过公私合作与多元参与,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城市发展模式的结合,改变传统的政府主导的单一建设模式。同时,从实际出发的智慧城市建设将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而不拘泥于统一的标准。我国的众多城市发展极不平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基础条件差异大。这需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智慧城市发展路径,而非一刀切的标准化建设。
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建设将是新型城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力量,并将有力地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转型。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探索:好的城市究竟是什么样子?智慧城市或许不能带来一个现成的答案,但是它能通过人性化的顶层设计、以人为本的投资建设与运营,使得城市居民的福祉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不再是冰冷的目的,而是柔性的、有温度的手段,来实现城市对人的关怀。如果说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主导上个世纪全球的城市化建设的大潮,那么以人为本、人性化发展的智慧城市,将在如今让我们更接近一直以来的本真理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李昊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研究主管)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