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绿色城镇化——低碳生态城模式比较

2014-07-15 09:37 来源:贵州日报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的“绿色城镇化”分论坛7月11日下午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由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副主席石楠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原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美国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GIESD at Yale耶鲁积世德)研究所所长宋雅杰、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副主席尼科尔·慧兹·施耐德(Nicole Wirz Schneider)以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友城交流中心主任李新玉等发表了演讲并接受了采访。

作为本次论坛主席,仇保兴发表了以《低碳生态城的ABC模式》为主题的演讲,并分别就低碳生态城的三种模式优缺点作了详细阐述。据仇保兴介绍,这三种模式为以技术为本,投资高昂,难以推广复制的A模式,逆城市化、外部植入、难以持续的B模式,以及建造成本适当、自身可持续、可推广复制、自进化改进的C模式。其中C模式是传统智慧、现代技术和合理城市规划的最佳组合,而“以人为本”才是低碳生态的灵魂。

“城市发展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A模式以技术为本,带着“挑战自然”这种工业文明的传统思路,高昂投资、高技术创新,难以复制推广;B模式为外部植入,被动适应,与当地建筑文化和居住习惯脱节,忽视本地化的低碳材料和传统智慧,难以持续。”仇保兴说,“C模式建设成本适当,自身可持续。”

他具体解释,C模式要求尊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普通居民的利益,具有持续减碳的能力;它还考虑到绿色交通设计与用地模式的融合,要有持续优化的可再生能源和材料循环利用系统,以及适应本地气候的绿色建筑设计。

仇保兴提醒,在城镇化过程中,要防止A、B模式的“低碳陷阱”。不迷信外部经验和高新技术,城市建设要利用本地资源和传统智慧,提高减碳和投入产出效率,这样的发展模式才是可持续的,且具有内生的自我改造提升能力。

原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提出了“湿地公园型城市组团”的概念。他指出,“湿地公园型城市组团”是城市湿地公园融入城市区域发展的高级形态,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实现绿色城镇化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载体。

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副主席尼科尔·慧兹·施耐德则以瑞士为例,阐述了他对城市化的观点。他指出,瑞士是山区国家,由于土地发展空间的稀缺性,导致了移民和城市化发展,同时也使人居空间变得越来越少,城市很多地方发展受限。因此,只有对城市进行绿色和精简的规划,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才能更有质量,这也是瑞士特别注重绿色城镇化的原因。

与会专家认为,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来推进城镇化,不光体现在城镇的宏观布局上,细节也不可小觑,比如城市的规划者不应一味地追求大广场、宽马路,而是要综合考虑到居民休闲场所和城市绿地的建设,打造宜居的城市生态圈。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