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
12月17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东南大学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承办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恢复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学者和部分师生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阳建强教授主持,东南大学副校长吴刚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伍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先生分别致辞,充分肯定了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恢复成立的重要意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宣读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黄艳副部长专程发来的贺信,并宣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恢复成立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的批复文件及其成员名单。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伍江教授为学术委员会的委员颁发聘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教授代表学术委员会挂靠单位致辞,表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将大力支持并期盼与国内外展开深入地合作和交流。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阳建强教授发表了题为“搭建平台,促进发展”的学术陈述,系统性回顾了国内外特别是中国城市更新研究的历程,进一步明确了学术委员会的宗旨和工作任务。最后,伍江副理事长和吴刚副校长共同为学术委员会成立揭牌。
会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伍江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夏铸九教授、中国土地勘察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邓红蒂、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于海教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许槟和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卫东分别做了大会主旨报告。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的恢复成立,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发展,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12月17-18日
12月17-18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在福建省龙岩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100余人,包括山地学委会委员、特邀专家、全国城乡规划领域的代表等;福建省内的规划院院长、龙岩市地方领导和专家等也参加了会议。龙岩市政府黄庆辉副市长,山地学委会委员、福建省住建厅王建萍总规划师、福建省住建厅规划处洪榕处长、厦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陈勇等地方领导以及厦门大学马武定教授等参加了会议。会议以“山地城镇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进行学术内容展开,并且针对福建省的山地城镇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会议分为四个部分,包括17日上午的主题学术报告,17日下午的圆桌会议自由论坛,17日晚上的学委会工作会议,以及18日的学术调研考察。
12月12-14日
2016年12月12-14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6中国青岩·古镇峰会”在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召开。本次峰会以“特色古镇 创新发展”为主题,通过搭建多学科、跨地域、产学研相结合的高层次交流平台,分享古镇规划建设管理经验,探讨古镇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宋军等相关部委领导,贵州省委、省政府领导,贵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城市规划、建筑、景观、旅游、地产、投融资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63个古镇、14个省级主管部门的代表参加了此次峰会。会议开幕式由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峰会还举办了以“特色引领与联动发展”、“文化传承与品牌建设”为题的两个主题论坛和青岩古镇发展专题研讨会。
12月10日
12月10日,由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大学联盟主办,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主题为“低碳理念与地方实践”的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大学联盟工作会议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深圳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等9所高校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能源基金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能源基金会代表张瑜和学会副理事长、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赵万民分别致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就2015年以来低碳生态城市大学联盟工作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2017年的工作框架设想。随后各联盟成员院校分享了参与联盟以来的收获,并表示未来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联盟的各项活动中来。
研讨会围绕低碳教学与规划实践、低碳理念与城市转型、面向实施的低碳实践等三个部分分别进行,最后,与会代表进一步就低碳生态相关话题,以及如何深入开展联盟工作进行了讨论。
12月03-04日
12月3-4日,城市遗产与文化创新论坛在宁波市顺利举行,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城学委会、浙江省住建厅、宁波市政府联合举办。论坛汇聚了10多位国内专家及230位参会者和浙江省各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管理者,同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万亚伟,副市长王仁洲出席论坛。张杰、相秉军、张松等8位专家和学者在会上进行了主题报告,探讨交流国内外城市遗产与文化创新的最前沿成果。
与会专家就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言献策,普遍认为当前宁波“三江环绕,一湖居中”的整体格局保护较好,城垣轮廓和传统城市结构得到大致保留,现有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文保单位以及历史建筑的数量仍然较多。为进一步凝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共识,需要更加有力地推进宁波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同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把名城保护工作与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宁波创新创优发展,凸显城市个性与特色。
11月26-27日
11月26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厦门大学主办,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厦门市城市规划学会、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厦门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南京大学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协办。会议围绕“精明收缩:规划应对与治理创新”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并针对我国城市间和城市内存在的收缩现实,对研究议题、理论构建与规划应对建言献策。
11月24-25日
11月24日,第五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山地城镇文化保护与文化建设”在浙江台州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科协和台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论坛聚焦山地城镇文化,探讨山地城镇文化建设等议题,来自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地理学会、建筑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土地学会、风景园林学会等十几个国家学会和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200余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同志和台州市人民政府董贵波副市长分别作开幕致辞,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任刘兴平主持开幕式。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副主席石楠教授主持了上午的大会学术报告环节。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杨保军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学习汇报”为题作精彩报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前副主席、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兼世界遗产研究会会长郭旃以“借鉴世界遗产--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论坛”为题作学术报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赵万民分享了有关西南山地人居环境历史文化保护的思考。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顾浩以“延续城市山水文脉,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作精彩分享。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张泉主持了下午的大会学术报告环节。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邓伟分享了关于山地城镇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的思考。贵州省博物馆博苑中心主任、研究员申敏以“山地文化与山地城镇文化”为题作学术报告。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李保峰以恩施大峡谷山地度假小镇规划设计等实际项目为案例,分享了“顺应场所、彰显景观、创造特色”的山地城镇规划设计实践。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教授杨贵庆以浙江台州黄岩区屿头乡为例,分享了有关山地乡镇文化多样性特征及其传承的实践。
11月19-20日
11月19日-20日,以“制度与创新”为主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2016年会在南京东南大学顺利召开。会议由学会常务理事、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朱子瑜主持,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张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叶斌,东南大学副校长吴刚受邀致辞,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叶斌,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发表了主旨报告。会议议程分为主旨报告、城市设计项目考察和自由论坛三部分。
11月19-20日
11月19日-20日,以“共建共治、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城乡规划实施学术研讨会暨城乡规划实施学会委员会2016年年会在深圳市龙岗区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实施学委会)、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深圳市城市规划协会承办。实施学委会委员及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规划同行参加了本次大会。
大会开幕式由实施学委会主任委员、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锦生主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赵燕菁、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会长司马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俞滨洋(门晓莹处长代)分别致辞,都强调了规划实施的重要意义以及加强规划实施学术交流的价值所在,充分肯定了深圳在探索规划实施方面的成就,赞其为“中国城市规划界的灵感创意之源”,也指出了加强规划实施今后的任务和努力方向。
开幕式后,大会举行了“深圳规划实施实践与探索”主题论坛。论坛分别由实施学委会李锦生主任委员和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叶裕民教授主持。来自深圳的五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从多个角度分享了深圳规划实施的实践经验。
11月19日下午,大会举行了《规划实施评估》、《规划实施与公众参与》、《农村和乡镇规划实施》、《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五个平行分论坛。11月20日上午,还将举行新型城镇化论坛和深圳青年规划师论坛。
11月19-20日
11月19-20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委会2016年年会在杭州富阳召开。本次会议围绕“大都市区边缘区的发展”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并针对富阳位于杭州大都市区边缘地带的区位特点,对其发展定位及发展路径建言献策。本次年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委会、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主办,杭州市规划局富阳规划分局承办。学委会委员、有关规划编制和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学委会专家还对富阳区进行了现场踏勘与调研,与当地政府就城镇规划、开发管理、历史村落保护以及社会人文等诸多话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并围绕杭州市富阳区展开城市功能和发展定位研讨。研讨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凯副院长主持,学会常务理事、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规划局局长张勤,富阳区副书记吴玉凤,副区长杨国正,学会副理事长、学委会主任委员樊杰分别致辞。嘉宾表示,以富阳为代表的大都市边缘区的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值得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加强研究。
11月13日
2016年11月13日-14日,“机遇与挑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事业的再推进”专题研讨会在黄山市召开,召开地点选取在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理论与实践中具有突出贡献和示范意义的黄山市屯溪老街,具有特殊的纪念性意义。共计60余位专家委员、学者、管理工作者和规划设计人员共同进行了学术交流。
年初,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所牵头的工作团队受黄山市委托开展了屯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及综合提升工程项目,通过近一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完成规划成果。地方政府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召开,结合对屯溪老街保护工作的研讨,将名城保护领域的众多专家汇聚屯溪,共议保护,共谋发展,为新时期的屯溪老街及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指明方向,进一步推进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事业。多位专家学者在会议上发表了学术演讲,并在自由论坛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争鸣。会议讨论了以屯溪老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总结了各地较好的保护工作经验,积极推进有关主题的学术讨论,增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加强委员之间和各名城之间的交流。参会者还对屯溪老街及周边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展了考察活动。
11月12-13日
11月12-13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2016年年会在浙江省德清县召开,年会以“新常态下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与管理”为主题,进行了学术报告、专题考察、嘉宾互动等活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于12日晚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副理事长何兴华出席会议,石楠秘书长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宣读了新一届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名单,并颁发了证书,秘书处挂靠单位变更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新任主任委员彭震伟教授介绍了2017年的工作设想,并与参会代表商议了2017年年会的举办事宜等。
11月11-12日
11月11-12日,第8届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高级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年会在南京东南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城市与建筑遗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承办,江苏省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协办。学会赵万民副理事长、曲长虹副秘书长与学委会委员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同仁参加了会议。
会议立足学术委员会“探究城市规划历史、构建城市规划理论、推动城市规划实践”的总体任务,以“交通发展与规划演变”作为会议主题,从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两个维度,围绕“城市交通与规划”、“城市文化与保护”、“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都市区域空间与格局”等议题进行探讨。加拿大女王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原院长梁鹤年、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鲁民、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名誉教授夏铸九、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万民、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李浩、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侯丽等39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报告,分享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方法。会后,将编辑出版本次研讨会论文集《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03》。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学委会的工作会议,就学委会在新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关注国际动态、吸纳新委员、设立青年委员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并明确了2016年工作计划。
11月05-06日
11月5-6日,第二届中国空间句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东南大学主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城市空间研究所承办,英国空间句法公司协办。来自英国、荷兰、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者和我国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深圳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和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及学生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主办方还开通了网络直播。
本次会议以“深化·交融·创新”为主题,为空间句法的发展赋予了更为全面的内涵,参会嘉宾围绕数据处理、空间品质提升以及当前我国城市的多样性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充分交流经验。空间句法及其相关技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形态学研究与相关实践领域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推广。随着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调整城市内部结构、注重提升城市质量和承载力将成为城市空间增长的新常态。空间句法相关理论方法在保护中国本身的城市形态特色,应对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会议共安排了37场学术报告,东南大学段进教授以“空间发展过程的句法分析--以近代南京百年兴衰为例”,英国伦敦大学客座教授蒂姆·斯托纳(Tim Stonor)和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阿克莱斯·范内斯(Akkelies Van Nes)教授分别以“设计未来城市--挑战与机遇”和“空间句法研究中理论构建面临的挑战”为题作主题报告。此外,范内斯教授还在分会场开设了软件培训工作营,约300名学生参加了培训活动。
10月31日
10月31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协办的“2016世界城市日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联合国人居署副执行主任艾莎·卡西拉、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洪捷序、南非住房部副部长佐蔻塔·弗雷德里克以及厦门市副市长张毅恭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副主席马丁·杜贝宁等5位专家或官员发表了主题演讲。
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了专家论坛,意大利规划学会国际事务协调人彼得罗·加罗,波兰规划师学会主席彼得·洛朗斯,香港发展局规划署副署长李志苗,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麦凯蔷,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许重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边兰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罗小龙等7位专家围绕“多元视角下的包容性城市治理”的主题展开对话和研讨。
“2016世界城市日论坛”的主题是“共建城市、共享发展”,论坛重点研讨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环境建设问题,探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开展城市领域国际合作的途径。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等近2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官员、市长、专家学者共300多人出席了论坛,并共同签署发表了《城市发展厦门倡议》。
10月29-30日
10月29-30日,由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同学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参与联合主办的“第13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举行。本次论坛设立了主题报告和自由论坛“城市修补怎么做”两大板块。
主题报告分别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的报告“‘人居三’对城市规划学科的未来发展指向”;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教授的报告“城镇化空间特征与城镇体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周岚厅长的报告“现实世界的城市规划理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唐子来教授的报告“中国主要城市关联网络研究”;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徐毅松副局长的报告“上海2040规划编制创新”;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杨东援教授的报告“大数据与复杂性理论的融合与思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朱介鸣教授的报告“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宏观分析:农村发展的挑战与出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朱荣远副总规划师的报告“城中村:中国城市化的‘异物’”;北京大学城市与经济地理学系柴彦威教授的报告“城市时空行为研究与规划应用创新”;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土木建筑学院赵燕菁教授的报告“国家信用·土地财政·规划转型”。
自由论坛板块以“城市修补怎么做”为主题。自由论坛首先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所范嗣斌副所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阳建强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王世福教授做主旨发言。随后近2个小时的自由讨论环节里,多位教授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城市修补”的概念理解、“城市修补怎么做”等议题展开了激烈思辨与讨论。
10月22日
10月22日,以“转型与协同:全球视角下的城市与区域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2016年会在天津迎宾馆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代表齐聚津门,天津市规划局局长严定中、副局长沈磊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致辞。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通常由地方城市规划机构作为承办方,是面向全社会召开的城市规划学术会议,参会代表由来自海内外城市规划相关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官员以及学生组成。
今年的年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由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联合承办。会议旨在探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城市规划学界的新思潮与热点关注领域,汇聚学科前沿的相关成果与实践,把握国际城市规划学界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内新型城镇化、供给侧改革等背景下城市转型和提升的现实需求,分析中国城市发展在新的阶段面临的一系列机遇与挑战,探讨如何借鉴国外理论、经验以及实践,为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城市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内涵扩展等提供创新性的思路。
旧金山州立大学教授理查德·莱盖茨(Richard LeGates)、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麦凯蔷、格里菲斯大学副教授马修·伯克(Matthew Burke)、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方煜等嘉宾在会上作了精彩的主旨演讲。随后进行的圆桌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20余名知名专家和学者也围绕会议主题开展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10月19-21日
10月19-21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学术委员会2016年学术研讨会在宁波成功举行。会议共有来自城市工程规划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参加。浙江省建设厅规划处处长宋炳坚、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汤思敏到会并致辞,宁波市规划局局长王丽萍、副局长郑声轩,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能恭,工程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戴慎志、罗翔、黄富民、杨玉奎、张全,资深委员谢映霞,秘书长龚道孝等出席了会议。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工程规划引领城市绿色发展”,研讨会分为大会全体会议和“专项规划改革与创新”、“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 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三个专题论坛。
10月17-20日
联合国第三次住房与可持续城镇化大会(简称“人居三”)于10月17-20日在厄瓜多尔基多举行。联合国曾于1976年和1996年分别在加拿大温哥华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了第一和第二次人居会议。此次在基多举行的“人居三”通过了成果文件《新城市议程》,为全球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1”,即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勾勒出明确的框架蓝图,并将由此成为全球人类住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首脑、160多个国家的政府高层代表团以及各界代表共3万多人出席了此次大会。大会会议内容丰富,除全体大会、高端圆桌会议、利益相关方圆桌会议外,作为主办方的官方活动主要还包括对话和特别论坛。“人居三”第六政策小组的组长单位意大利规划学会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具体负责组织了以“城市空间战略、土地市场与空间分异”的对话活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在发言中提出,实施《新城市议程》,要重点加强合作,包括各国政府的合作,政府部门间的合作,政府与民间团体的合作,以及像意大利规划学会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这样共同推进研究的专业合作。他同时指出,各国在实施《新城市议程》的过程中,都面临着能力不足的挑战,专业团体要主动承担职责,不仅要保证规划师等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还要积极宣传城市规划,让决策者和全体民众理解城镇化的挑战与机遇,理解城市规划对于引领可持续城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全民的城市意识和规划意识。
石楠在会议期间接受了联合国电台专访。他强调,中国发展过去20年甚至30年面临的挑战是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所能够应对的。就此而言,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现成的模式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非常注重向其他国家学习先进经验,并吸取教训,实现了城镇化飞速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中国的经济发展增速全世界有目共睹,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
09月24-26日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于9月24日-26日在沈阳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沈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协办,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承办。来自全国各地城乡规划研究和实践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城乡规划领域影响力最大、水平最高的年度学术盛会。
今年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立60年,更是新中国城乡规划事业建设和现代城乡规划学科诞辰60周年。过去的60年,我国的城乡规划应对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城镇化过程,在落实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指导城乡空间的合理布局、提升城乡发展的质量、高效配置城乡土地和空间资源、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丰富和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建立健全城乡规划法律体系、促进行业机构发展与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次会议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强调说,60年的风风雨雨城乡规划行业前行,城乡规划事业蒸蒸日上,我们要总结60年的历史经验,面向未来创造更大的辉煌,同时,要积极建立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向国外同行讲好中国的故事,分享中国的经验。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天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城乡发展方式及其趋势呈现出新的特征,城乡规划处于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若干意见》以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等战略部署的重要时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城乡规划在作用发挥、体系构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立60 周年之际,我们要总结既往之经验,明晰未来之挑战,以利开启未来之途。
会议包括第一天的全体大会和接下来的分会场交流。在第一天的全体大会上,石楠主持了开幕式,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霍安·克洛斯(Joan Clos)、辽宁省政府副秘书长郭富春代表辽宁省政协副主席薛恒、沈阳市人民政府潘利国市长分别致辞。中国科协特向学会发来贺信,对年会的召开和学会成立60周年表示祝贺,肯定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为新技术的推广、新理念的传播、新成果的转化搭建了平台,为科技人才的提高与成长提供了空间。国际城市规划师学会主席也为本次年会发来贺信,指出,过去60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在推动城乡规划理论和实践创作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今中国的城乡规划已经在生态城市、高密度城镇化、高铁、大型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技术等诸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未来60年中国必将在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开拓新的规划前沿。在开幕式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还对大力支持本次会议筹备工作的单位以及长期参与学会重要工作的个人进行了表彰;对学会组织的一系列学术、公益活动的获奖者以及支持这些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以此推动城乡规划行业、学科建设,助力学者成长。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对城乡规划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的大会聚焦城乡规划改革,开幕式后的大会学术报告,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题为“历史发展阶段的要求--城乡规划改革”的报告开场。接下来,来自城乡规划、地理、经济、公共管理等领域的6位专家,就我国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空间研究与城乡规划发展、“一带一路”、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城市治理、我国区位导向性政策等问题作大会主旨报告。大会报告展现了最前沿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成果,充分反映了学会作为我国城乡规划领域最权威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和职业组织,在引领前沿学术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学会发挥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组织优势,在全国各地顶尖规划管理、编制和教学单位共同参与下,在本次年会上设立了51个平行会议,其中包括1个主题论坛,28场专题会议,19个自由论坛,1个高端论坛和2个特别论坛;会议交流内容涵盖城乡规划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实践,关注城乡规划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城乡规划界具有前瞻性的跨界交流平台。
今年年会征文共收到稿件3185篇,有1400篇入选年会论文集,其中232篇优秀论文在专题会议上进行了宣讲。宣讲论文充分反映了城乡规划研究、规划管理、规划设计和规划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专题会议还邀请了各领域专家,通过37个特邀主题报告,与参会者分享了领域中核心问题、重大课题的前沿研究成果。此外,“第七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求是理论论文奖”的获奖论文和“‘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也在专题会议上进行了宣讲。
学会在本次年会上颁发了中国城市规划“终身成就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全国优秀城市规划科技工作者奖、2016年度国际青年规划师工作坊优秀学员奖、第四届“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优胜奖、第七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求是理论论文奖。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规划60年”主题展览。展览分为规划60年主题展区、沈阳展区和规划成果展区,从不同的侧面全方位展示了60年来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辉煌成就。
09月03日
9月3日,第四届“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结果正式揭晓。本届竞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承办。竞赛以“小街道·大生活:成都市小街区更新设计”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玉林片区、少城片区、川音片区”的更新设计,探索以小街区为基础,交通便利、功能完善、尺度宜人、形态优美的城市空间,以及低碳生态原则指导下的旧城街区更新改造和保护利用方式。本次竞赛包括现场培训、专业调研、内部交流和方案制作几个环节,共有来自44所西部院校、1236名师生的147份参赛作品参与角逐。
经过专家认真评审,最后来自16个西部院校的25份作品获奖。其中,由长安大学李亦晨、黄英淇、井妍、景晓婷、封健五位学生设计,谭静斌、赵萌、杨育军、余侃华四位老师指导的《寻微织著--基于城市针灸学理念下少城片区更新改造》获得竞赛一等奖;重庆大学万山霖、王捷、雷沫、史凯旋、张乔嘉等学生设计的《九流十坊》、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王滢涵、张欢、杨敬蓉、白锦涛等学生设计的《“小织补”·“大生活”》获得竞赛二等奖;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的三份作品获得三等奖。
学会将邀请所有获奖团队及指导教师参加9月24日-26日在沈阳举办的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并在年会开幕式上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学生代表和指导教师代表颁发获奖证书。获奖作品将刊登在中国城市规划网(www.planning.org.cn)和《城市规划》杂志的“西部之光”专栏,并由学会出资集结成册正式出版。
08月27日
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物流配送体系作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对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委托,于8月27日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召开了“城市物流规划专家研讨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规划司司长孙安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会议邀请了来自规划编制单位、高校、物流领域的杨东援、缪立新、王玮、王缉宪、张远、邓兴栋、范小勇、宋中英、李锦莹、毛海虓、吴晓莉、王树盛、郭沁13位全国知名专家参加。与会领导与专家围绕物流与城市功能、物流与城市空间、物流专项规划如何科学编制等几个主题展开充分研讨。
07月30日
为了倡导和加强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与交流,让新技术为城乡规划服务,推动智慧城乡规划体系的建设。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主办, 呼和浩特规划管理信息服务中心承办的“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题研讨会”于2016年7月3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成功召开。会议由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胡海秘书长主持,来自全国近百位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行业专家、学者就“城市规划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开放与共享、安全与保密;历史文化名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过去、现状和未来”两个议题进行了研讨。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遥感应用中心)遥感业务管理处杨柳忠副处长、清华大学党安荣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董卫教授、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李宏伟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何捷副教授、深圳市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许蔚文教授级高工、呼和浩特市城市规划信息管理中心云文俊主任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分别就城乡规划信息化基础数据的共享与安全建设、城市规划新技术与城市设计、空间形态、景观风貌的应用等方面,从理论、案例、社会、技术等多个视角进行了研讨。
专题研讨会的举行不仅为各城乡规划单位的新技术应用及建设提供了交流的场所,还为新时期城市规划研究与新技术的跨界融合提供了经验共享的平台,对当前城乡规划信息数据安全建设、数据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及应用具有借鉴作用,赢得会议参会代表的一致称赞。
07月29日
7月29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凤凰品城市》杂志共同承办的“凤凰城市(呼和浩特)论坛”暨“规划西部行”(内蒙古站)启动仪式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作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以“传统文化与城市更新”为主题,广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传统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改造的共生共荣之道。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家凤凰城市理事会理事单位代表以及特邀城市的规划管理者和建设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会议由凤凰城市理事会秘书长张伟主持。内蒙古住建厅规划处处长刘东亮、《凤凰品城市》杂志主编浩天、凤凰城市理事会理事长、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孙晓文、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海滨为大会致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为大会发来致辞。
大会邀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阳建强、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永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与历史名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鞠德东、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周凯、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西部区域总部执行总裁唐历敏等五位专家学者分别做了精彩的学术演讲。
启动仪式上,凤凰城市理事会理事长、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孙晓文宣读了“规划西部行”公益活动倡议书,倡议凤凰城市理事会的各会员单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到“规划西部行”公益活动中来,持续不断地为西部城乡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
07月15日
7月15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总体规划学术委员会2016年年会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报告厅召开。本次年会主题是:规划60年--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新趋势。
参会嘉宾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领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领导、城市总体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建设厅、市规划局、规划院、设计公司等70余家单位的规划管理和技术人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施卫良院长做大会开幕辞,提出总规学委会应围绕着强化城市总体规划主导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石楠先生致辞,对城市规划学会二级学委会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更高要求。
上午的学术板块由国内规划界五位知名专家做主题发言。按发言先后顺序,分别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总规学委会主任委员杨保军,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孙安军,浙江省住建厅总规划师顾浩,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林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
下午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石晓冬、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总规处处长熊健、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工邹兵分别介绍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正在开展的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的情况。其后是本次学委会论文征集中的三位获奖作者的论文宣读。最后,由六名总规学委会委员:厦门大学赵燕菁教授、杭州规划院汤海孺总工、上海同济规划院王新哲院长、成都规划院曾九利院长、清华同衡规划院郑筱津院长、广州市规划局编研中心黎云总规划师围绕总规改革主题展开自由论坛讨论。
学术报告内容针对当前总规面临的实际问题,落实中央精神、顺应改革趋势、面向实际操作,内容深刻透彻、精彩纷呈,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07月09日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就此,7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京召开了城市防洪排涝有关问题座谈会。会议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黄艳副部长主持。
会上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盛洪涛、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叶斌分别介绍了武汉市和南京市防洪排涝工作的有关情况,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和党委书记邵益生,以及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水务局、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南京市水务局、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市政院、上海市政 院等单位的12位特邀专家进行了探讨。
经过专家们讨论,提出五点建议(详见附录2016-5)。最后,黄艳副部长表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切实把城市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城市排水防涝作为一个切入点,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体制机制的改革,落实城市安全的有关工作。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要把握灾害的特点、规律、类型,做好城市灾害风险分析。把城市内部及周边的河湖水系、湿地、低洼地等这些易被建设蚕食的空间划入禁建区,重视和做好周边村庄的防灾工作。
07月08-09日
“2016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于7月8-9日在重庆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联合主办,重庆市规划局承办,重庆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协办。此次大会的主题是“精准规划、精明管理、精细服务”。来自全国200余个城市的600余名嘉宾参加了会议。
大会邀请了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众多高校的专家学者,同时还得到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划局和规划信息中心的支持和参与。会上宣讲了16个主旨报告,并设了4个分论坛。报告介绍了各地将国内外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技术与规划工作紧密结合等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探讨了以大数据等新技术辅助规划研究、编制、实施、评估、督查和反馈等全周期的智能规划支撑体系建设。大会的学术交流将促使各地规划工作更加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助推城市规划的转型和发展。
06月5日
6月5日,参加“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的六校22位教师与58名学生代表移师天津大学,进行 2016 年“六校联合毕设”终期答辩。各组以图纸、陈述、模型、动画影像等多元形式,对课程设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富海、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引、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马向明、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晶涛五位专家对六校同学的终期成果进行了点评,从规划师的想象力与实操性、职业素养和知识结构、设计方法的系统性以及方案汇报的技巧等多元角度出发,提出了具有针对性与建设性的建议。至此,“六校联合毕业设计”圆满结束。2017“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由天津大学组织承办。
06月30日
6月30日,“未来城市发展与研究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北京大学未来城市研究中心主办,由北京大学未来城市实验室承办。研讨会围绕未来城市发展议题,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了深入研讨。
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陈耀华主持。学会副秘书长耿宏兵、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贺灿飞致辞。在上午的学术研讨会上,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隋殿志、深圳大学副教授乐阳和学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袁奇峰分别围绕未来城市发展和智慧城市、城市信息学发展态势与特征、理想城市与城市发展等主题做了精彩演讲,并与参会代表做了深入的现场交流。下午的研讨会围绕城市发展动力演变、未来城市的网络化空间结构、北京城市地价的空间格局及演变、城市发展的社会公平、城市宜居性评价与特征等议题展开,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段培君,学会副理事长、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斌,学会常务理事、城市实验室主任冯长春,学会理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俭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分别做了主题演讲。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将继续与北京大学未来城市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在城市研究和规划实践领域为强化研究创新、提高面向未来城市问题的应对能力发挥积极作用。
06月30-7月1日
6月30日至7月1日,由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城市规划学会主办的第七届长三角地区城乡规划研讨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召开。桐乡市副市长姜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何兴华到会致辞,江苏省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张泉、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伍江、浙江省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顾浩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江苏省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张鉴出席会议。
此次研讨会以“信息经济与长三角地区城乡规划的融合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和优秀论文代表发言三个环节的交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裴韬、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邵波分别作了题为“大数据下的城市功能与行为感知”、“乌镇转型的再思考”的特邀报告。来自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的规划专家、学者、城市规划行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由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江苏省城市规划学会和浙江省城市规划学会共同主办的长三角地区城乡规划研讨会,是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规划界的重要交流活动。研讨会每年由三地轮流举办,成为两省一市规划同行相互学习、交流、分享的重要学术平台。
06月26日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城乡规划与公共管理学科融合发展研讨会”于6月26日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邀请城乡规划、公共管理两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学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方向目标和实现路径展开了深入探讨,旨在满足新时期城乡规划与公共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推动城乡规划与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的融合发展。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黄艳副部长、国务院学位办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薛澜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石楠秘书长分别致辞。研讨会由薛澜教授、石楠秘书长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踊跃发言,热烈讨论。
专家们认为,当前条件下,推动两个学科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关键还在于夯实二级学科,共建核心知识领域。在具体做法上,可以考虑给完成两个学科核心课程的学生,根据其工作需要授予工科或者管理学学位。学科融合工作可以从两大学科目前都有的二级学科“城乡规划管理”的教学与人才培养开始,从而为两个学科交叉培养人才提供教育制度保障。此外,还需要从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到取得职业资格后的继续教育,形成一个连贯的体系,加强各阶段的联系, 在不同阶段推动两个学科教学科研的系统性融合与发展。
06月25日
城市规划·长安论坛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召开,论坛主题为“一路一带战略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变革机遇与挑战”。赵燕菁副理事长代表学会致辞,并做了题为“一路一带”背景下空间变局的主旨报告。发改委小城镇发展中心规划院沈迟院长,陕西省社科院张宝通研究员,西建大规划院周庆华院长分别做了主旨报告。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行业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城乡规划诸多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
06月24-25日
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20周年之际,“2016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年会暨第四届城市创新发展论坛”于6月24日-25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办,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承办。年会的主题是“传承与创新”。住房城乡建设部黄艳副部长为年会发来贺电,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致辞。论坛邀请了多位嘉宾作精彩报告。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五届青年规划师演讲比赛和第三届国际青年规划师设计工作坊成果展示。
论坛由学会常务理事、中规院院长杨保军和副院长王凯主持。李兵弟、周岚、李锦生、邢铭、何兴华、吴唯佳、王富海、赵民等专家学者,分别以“城乡发展一体化视野下的城乡规划与乡村建设”、“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政府主导与居民自助的传统民居修缮--真实性历史街区保护探索”、“规划行业面临的转型问题思考”、“人居科学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二十年我国城市规划的情境变迁与发展”、“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论城市-区域发展的‘网络’分析与‘地方嵌入’研究”为题作了学术报告。
在第五届青年规划师演讲比赛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的孙焱瞳、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梁颖、北京中海华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徐姗获得了最佳表现奖;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孙春媛、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刘程、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李晓楠、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张梦洁、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的王旭、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黄珏获得了优胜奖。
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规院上海分院院长郑德高主持了会议期间进行的青年工作坊成果展示,学会理事、中规院总规划师张兵对工作坊成果汇报进行了点评。
06月13日
6月13日,第四届“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活动在西南交通大学启动。竞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是学会“规划西部行”系列公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旨在通过竞赛促进西部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之间的交流,提高西部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设计水平。本届竞赛主题为“小街道?大生活--成都市小街区更新设计”,由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承办,并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中国科协能力提升专项、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大学联盟等多家单位或项目的大力支持。
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启动仪式。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朱健梅与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胡滨先后致辞。西部地区44所院校的近500名师生参加了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后的课程培训环节,针对“城市活力与空间张力”、“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基地解读”等,吕斌、段进、袁奇峰、沈莉芳、杨潇、田凯6位专家为同学们进行了讲解。
本次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设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专项奖六到八项,佳作奖若干。一、二、三等奖将获得相应的奖金,所有获奖者均获得由学会、专指委颁发的获奖证书,并有机会获得学会资助参加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05月31日
5月31日,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征文结束,截止到截稿日共收到投稿论文3185篇, 比去年增加329篇。学会组织专家对所有 应征文稿匿名评审,最终优选出一定比例论文作为会议交流论文,全文收录在正式出版的《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光盘版)》。
05月31日
“2016城市更新·深圳论坛”在深圳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联合承办。论坛以“文化传承、低碳绿色、智慧社区”为主题,围绕城市更新中的国际经验借鉴、产城融合、生态与智慧社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等问题而展开。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土地学会、新加坡重建局、台湾都市更新发展基金会、香港建筑师学会等机构的知名专家以及深圳、福州等地规划设计机构的学者一百余人参加了论坛。
主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曲长虹副秘书长主持,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春华、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沈迟,分别做了以“供给侧与智慧中国构建”、“城市更新与土地制度改革”、“中国可持续的城市更新”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从国家政策层次解析了当前中国城市更新的价值导向。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邹兵基于地方实践,介绍了深圳近年来在城市更新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创新。除了主论坛外,论坛还设立了“他山之石与文化传承”、“智慧城市与绿色低碳”两个分论坛,以及一个“涵养原植文化积淀城市记忆”专题工作坊。
05月29日
5月29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黄艳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刘兴平副部长致辞。大会表决通过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所作的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状况报告,以及关于修改学会章程、会员管理办法的报告;并选举产生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 (详见附录2016-1) 。
下午召开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62人组成的第五届常务理事会和新的领导班子集体;审议批准了学会终身成就奖名单(详见附录2016-2)、学会法定代表人人选(详见附录2016-3)、组织工作委员会名单(详见附录2016-4)。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二级组织管理办法》、《关于学会领导人分工办法与审议制度的规定》、《关于设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决策咨询委员会的报告》,并审议了《学会深化改革发展战略》。
05月28-29日
5月28-29日,以“城市生态规划理论方法再深入”为主题的2016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的与会嘉宾和专家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司司长孙安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泉,以及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许重光、同济大学教授沈清基、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局长陈勇3位学委会副主任委员。邹德慈院士也为本次年会的召开专门发来贺词。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城市生态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28日召开的学术研讨会由副主任委员陈勇和沈清基主持,孙安军司长、张泉主任委员、沈清基副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邹军院长、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邢忠、重庆市规划院总规划师彭瑶玲、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张一成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会后还举办了《黄光宇教授学术思想集》首发仪式。
29日上午的工作坊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闫水玉主持,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针对生态规划理论、技术和实践进行了热烈的自由讨论。
05月22日
中国城市规划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暨《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座谈会于5月22日上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召开。座谈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中国建筑学会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主办。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树声教授和他的团队历时12年,在收集整理1400多个城市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编撰出版的18卷本的巨著,从十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智慧。座谈会邀请了领导和专家、学者3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院士,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等。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对《图典》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中国城市规划的传统继承和创新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言。
05月22-27日
5月22日至27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UPSC)与国际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ISOCARP国际青年规划师工作坊在广州顺利举行。
本次设计坊采用公开征集方式,共选出16名国内、4名国外青年规划师作为学员;导师团由国际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学会副主席洛伦斯(Piotr Lorens),拥有30多年设计总监和事务所合伙人经验的塔塔尼(Dhiru A Thadani),人文与科技葡语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雷萨诺(Garcia Pedro Ressano),浙江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华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副教授萧蕾,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王建军,共6人组成。
以“城市修复--历史传承与活力再造”为主题,以荔湾区如意坊滨水区为基地,通过国内外青年规划师的交流与合作,希望在保护城市原有肌理、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共同思考如何激发该地区活力,勾画富有生命力的未来。
四个小组分别以“BALANCE”、“TIME TO TURN”、“NO BREAKING NO ESTABLISHING”、“CONNECTION OF MEMORIES” 为主题汇报成果,在公共空间提升优化、滨水环境改造、绿化体系重构、文化文脉传承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最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游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刘竹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甘惟、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弓四人获选为优秀学员。其中,游鸿和刘竹卿被选为学员代表,将于今年9月前往南非德班参加第52届ISOCARP年度大会,并介绍本次青年规划师设计工作坊的成果。所有4位优秀学员将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暨青工委成立20周年年会上介绍各小组的方案与设计理念。
05月21日
5月21日,由学会、同济大学、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联合主办的第 5 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举行。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张尚武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住建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俞滨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专家们谈到,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时期,通过“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这个平台探讨“统筹城市发展和规划创新”意义重大,这当中既涉及内部改革,也需要我们规划工作去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的新环境。希望论坛给有想法的青年人、有理想的青年人、有对中国规划未来抱有坚定信念的青年人创造平台,为中国规划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午的主题论坛围绕“统筹城市发展和规划创新”进行。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诸大建教授分析了城市绿色发展的效率问题;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院院长张国华介绍了国家新型城镇化与协同发展的产业、交通和空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陈旭代表赵民教授辨析了供给侧改革与规划创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子瑜介绍了城市设计与城市风貌管理。本届论坛共收到 40 家不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投稿的 95 篇论文,其中82篇入选论文集。
下午的“创新论坛”围绕“城乡统筹与规划变革”、“城市设计与文化传承”、 “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研究方法与技术创新”四个议题展开。
05月19日
5月19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第5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建言献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介绍有关情况。全国政协委员赖明、阳安江、于迅、吴超、王志良、许进、单霁翔、任海泉、陈红天、夏先鹏、高玉葆、游庆仲、黄艳、蔡玲,以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专家石楠、李晓江、赵燕菁等在座谈会上发言。会后,学会专家接受了《中国政协报》记者专访,内容刊发于5月20日《中国政协报》。
与会代表们建议,加强城市规划工作,一是要依法办事。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特别要突出规划的强制性和公开性,紧紧依靠群众执行好规划。二是要多规合一。明确这项工作的内容,统一标准、程序,建立权威的协调机构。核心问题是多规协调、两规合一,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三是要科学设定规划审批程序。规划审批适当分级,调整适当分权,努力缩短审批周期。四是规划制定要突出公开性,注重长远利益和公共利益。五是要加强管理,改革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与会代表们还就提高地下设施的规划标准、减少城市内涝、注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强城市交通拥堵的政策引导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05月19日
5月19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召开了以“可持续发展的风景园林”为主题的年会。会议由风景环境学委会主办,云台山风景区管理局承办。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郭风春,焦作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焦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超杰,云台山风景区管理局局长孟小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耿宏兵,风景环境学委会李炜民等7位主任/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张同升、徐波等11位学术委员,以及来自全国相关行业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规划设计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共70余人参会。
李炜民、贾建中等16位专家分别从美国景观设计理念对中国城市建设的启示、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风景遗产价值体系认知、国家公园的国家意识培养、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保定风景旅游建设战略、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方式、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品牌提升与管理体制、美丽乡村的审美空间构建与生态景观提升、新型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实践、城市园林绿化指标体系优化等方面作了交流报告。
05月18日
5月18日,中国科协发文表彰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获奖者,由学会推荐的杨保军、吴志强、赵万民获此殊荣。
科协文件指出,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 者”奖的同志,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希望受到表彰的科技工作者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再立新功、再创辉煌,持续推动我国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快速前进。
此前,由学会推荐的段进、王景慧、彭震 伟分别获得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对被授予者只授一次,为终身荣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每两年评选一次。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此同期在全国开展“全国优秀城市规划科技工作者” 的评选工作,杨保军、赵万民、吴志强分 别荣获首届、第二届、第四届“全国优秀城市规划科技工作者”。在本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表彰名额比照往年减半、并由分配名额改为推荐名额差额选举的情况下,学会推荐的杨保军、吴志强、赵万民三位仍全部当选。
05月14日
5月14日,“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高端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城市规划学院、国际风险分析学会中国分会(SRA-Chin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南京大学薛海林副校长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翟国方主持开幕式。来自国家地震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的10位国内知名专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镇江市规划局、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单位派员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位与会代表就我国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研究工作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
05月04日
5月4日零时,经过持续近3个月的广泛征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立60周年,“规划 60 年”系列活动的纪念标志征集圆满结束。活动得到了来自国内外城市规划界和平面设计界的人士的广泛参与,并经过专家盲选入围作品、网络投票决定中标方案两个阶段,在入围方案中,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朱礼才淇的方案最终中标。
04月25-29日
“第三届联合国住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人居三”)”将于2016年10月在厄瓜多尔基多举行。为筹备“人居三”,4月25-29日,在联合国总部召开了“人居三”非正式磋商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参加了会议。
为了“人居三”大会顺利召开,并通过《新城市议程》,联合国组建了10个政策小组,对城市发展提供客观独立的政策建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UPSC)与意大利规划学会(INU)作为第六政策小组(PU6)的组长单位,负责城市规划的政策文件起草。由学会推荐的专家还参加了其他政策小组的工作。
这次会议由“人居三”秘书处召集前期为筹备“人居三”所组织的各政策小组、区域会议和专题会议的相关专家,提交各自的政策建议,由联合国各成员国、相关国际组织对这些建议进行磋商讨论,以便秘书处在会后形成《新城市议程》的初始文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以PU6组长的身份主持了有关城市规划政策的讨论和磋商,并听取了与会者对政策建议的意见。
直接参与“人居三”筹备是我国规划界第一次在重大国际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作为PU6组长单位,以及6位我国专家参与各小组的工作,极大地拉近了我国规划界与国际同行的距离,推动了相互了解。PU6政策建议的咨询与磋商,是我国规划界,也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一次走进联合国总部主持相关活动,得到了人居署、国际规划师学会、意大利规划学会等机构的支持和认可,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04月21日
4月21日,学会秘书处向全体会员发起第三期公益健走挑战。根据挑战要求,在5月31日之前,只要参与者关注公众号加入学会发起的项目,每天打开手机APP记录运动里程,就能捐献爱心。当所有参与者总捐助里程达到5000km,学会将兑现承诺,通过壹基金向四川省南充营山县通天小学的孩子们捐助包含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T恤等物品的爱心运动包。
第三期活动共得到了108位爱心伙伴的支持,超额完成了挑战。社会公益是学会的一项重要职能,学会发起公益健走运动,让会员们的每一次运动、每一次分享都转化为一个更健康的自己,一个更有活力的城市,也让孩子们获得快乐的童年回忆。
04月15-16日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承办的“2016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于4月15-16日在深圳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共150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人员围绕“交通变革:多元与融合”主题,深入研讨了新型城镇化、“互联网+”背景下城市交通面临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趋势,以及城市交通与城市互动协同发展的机制、策略,广泛交流了最新研究进展、实践经验和新思想,着力促进城市交通人本、智慧、多元和生态发展。
共有12位特邀嘉宾和专家学者在15日大会上围绕会议主题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演讲。16日,组织了8场学术论坛,共有61位专家学者做了学术演讲,并进行了专家点评和互动讨论。本次年会在科学认知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规律、切实把握城市与交通的互动关系、正确处理低耗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加快推进信息与应用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政府与市场的协同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体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特点,加深了城市交通与相关行业的互动交流,促进了城市交通研究的多元和综合。年会共录用学术论文226篇并汇编出版发行,19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
04月09-10日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东南大学主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承办的2016城市更新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南京、青岛、沈阳、重庆、成都等全国各主要大城市城市更新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欧洲的同行,就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更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学会原副理事长陈为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资深教授吴明伟以及王建国院士与会致辞。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教授、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Yannis Tsiomis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阳建强教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施卫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教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文忠研究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边兰春教授、南京市规划局叶斌局长等20多位专家学者先后作了主题演讲。陈为邦先生,学会城乡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富海先生,王建国院士、吴明伟教授、段进教授,以及各地特邀专家40多人参加了研讨。在宁规划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以及高校的教师、学生等100多人旁听了会议。
会议设“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与规划实践”、“城市更新与制度建设”等3个主题,研讨角度多样,涉及城市更新中的产业、文化、土地、空间、政策、体制、法律等各个层面,就目前国内外城市更新发展的状况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青岛、成都等主要城市的更新实践经验和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研究了今后组织开展城市更新学术研究和交流的战略思路。
04月08-09日
4月8-9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在珠海召开了2016年度全体委员工作会议,并举办了2016年度学术研讨会。
乡村委主任委员张尚武教授主持了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包括3个部分内容,分别是乡村委2015年的工作总结、2016年的工作计划、增补新委员提议及票选。通过1年的工作,乡村委已经陆续形成了成熟的工作机制,在业界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根据工作会议安排,乡村委明确了2016年的工作重点,将在引领学术发展、积极推广学术成果、加强组织建设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
2016年的学术研讨会分别由乡村委副主任委员袁奇峰教授和冯长春教授分别主持,主要聚焦于珠海市的“幸福村居”创建经验、乡村规划师制度、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等方面。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政府规划编制部潘玉娟主任做了题为《珠海市“幸福村居”》的报告,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张佳委员做了题为《成都乡村规划师制度实践与探索》的报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顾问做了题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的报告,贵州师范大学数字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但文红委员做了题为《交换视阈下的苗族招龙节解析--兼论不同群体的文化集体记忆与行为差异》的报告,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史怀煜委员做了题为《白鹿原地区乡村发展探索》的报告。研讨会期间,与会委员考察了珠海市的幸福村居示范村庄,并在听取学术报告的基础上围绕着焦点议题积极研讨,对今后的学术发展工作形成了共识。
本次会议得到了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04月06日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组织的2016全国城乡规划专业六校联合毕业设计于4月6日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进行了中期答辩。学会邀请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引、广东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深圳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富海作为点评专家参加了中期答辩。专家们分别听取了天津大学、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和清华大学六校学生的方案汇报,对各个方案进行了精彩的剖析,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学会曲长虹副秘书长最后做了总结,肯定了本次联合毕业设计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今年是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的第四届,由重庆大学轮值承办。在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城市发展转型、规划学科转型以及专业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城市更新成为时代主题,由此引发的城市设计研究与实践讨论成为规划学科的热点话题。本次毕业设计以“更好的城市社区生活”(Better Community, Better Life)为主题,选取重庆市渝中区下半城片区为研究对象,引导各校学生主动认知、理解并体验该历史地段的社会变迁过程,并探究适合渝中区下半城的城市更新之道。六校联合毕业设计作为学会创建的“青年托举工程”实施项目之一,将城市现实问题、规划学科发展与规划教育创新紧密连接在一起,同时也为政府、专家、教师和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共学共享平台。
04月05-06日
4月5日- 6日,受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馆和我国外交部委托,学会接待了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奥委会副主席弗·图尔季耶夫率领的代表团。
代表团一行4人考察了曾经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训练场馆的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田径场和游泳馆,大兴区芦城体校自行车训练场以及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等北京市重点体育项目类设施。学会还协调安排了代表团访问广州事宜。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国土资源规划委员会协助安排了有关考察。
2015年5月,学会专家代表团应邀访问了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建筑建设委员会以及相关规划机构,双方商定加强合作交流。此次活动是学会和乌兹别克斯坦双边合作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03月26日
3月26日,“2016年城市规划信息技术专题研讨会”在贵阳市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贵阳市城乡规划局主办,贵阳市规划管理信息服务中心承办。会议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南京、沈阳等全国近60家城市规划管理单位的150余名代表参加。
会议由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秘书长胡海主持。天津市规划局副巡视员、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管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侯学钢,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俊,贵阳市城乡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杨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以“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模式探讨及案例交流”为主题,围绕“智慧城市”、“遥感大数据”、“三维智慧规划一体化”、“多规合一”等城市规划热点内容展开。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王俊主任、清华大学党安荣教授、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詹庆明副院长、贵阳市城乡规划管理信息服务中心戴义主任、天津市规划信息中心才睿主任、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陈乃权主任、重庆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胡源高工、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陈波所长、珠海市城乡规划编审与信息中心陈真副主任等专家分别作报告,分享了当地规划信息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03月26日
3月26日,由《城市规划》杂志社和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共同主办的“城市规划论文撰写系列讲座(成都站)”活动,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
讲座由西南交大建筑与设计学院城市规划系毕凌岚教授主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曲长虹副秘书长、西南交大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沈中伟出席此次活动。成都及周边地区近300名师生和专业人士参加了讲座。讲座举行的同时,讲座讨论微信群同步建立,现场百余名微信用户加入该群展开互动。
讲座邀请了《城市规划》优秀审稿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武廷海和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傅舒兰担任主讲。傅舒兰教授以“学术论文写作的国际视野”为题,从国际视野下基本认识的梳理、学术论文的范畴、学术论文的写作、学术期刊的构成、学会的运作和组织机制几个方面对论文写作进行了指导。武廷海教授以“城市规划论文写作与审稿的初步心得”为题,解析论文写作要点,主要内容包括:论文的概念、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基本框架、图文关系、刊物要求、多学科素质等。
城市规划论文撰写讲座得到中国科协专项资金支持,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托举工程”实施项目之一,旨在丰富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的知识,提升规划群体论文撰写质量,推动规划学术的创新和规划教育的进步。
03月25日
3月25日,学习型城市:首期中德城市规划联合工作坊第二组联合研究与教学终期汇报在重庆大学举行。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出席并致辞。
该项目是在全国低碳生态城市大学联盟框架下进行的国际性联合教学、实践和研究活动。在教学方式上,采用联合设计工作室、学术讲座以及答辩互访等多种方式,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活动分为两组,第一组由东南大学联合埃森-杜伊斯堡大学承办,2015 年 8 月 31 日在东南大学建筑 学院启动。
本次联合教学由重庆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联合承办,同时得到重庆渝中区政府、重庆市规划局大力支持。中德两国学校各选出18名研究生混合编成6个项目团队,针对重庆市渝中区三块棚户区地段进行更新 改造设计,在学习、交流、碰撞中提出旧 城经济发展的另一种模式。答辩会上,来自各高校、渝中区政府和规划局的专家对各组汇报进行了详细点评。6 月份中方成员赴德国杜塞尔多夫继续考察交流和进行工作坊,并整理出版相关成果。
03月18日
3月18日,世界银行伙伴关系和资源调配业务副局长卡门?诺奈女士一行4人拜访了学会。石楠秘书长介绍了学会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与世界银行进行过的合作。来访专家介绍了世界银行目前正在开展的有关低碳城市、城市更新、区域规划、城中村改造等领域的项目情况,希望与学会在这些领域展开进一步合作,并提出希望学会推荐中国的业内专家参加世界银行的相关技术会议。石楠秘书长表示,学会对与世界银行的合作持开放的态度,愿意与世界银行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分享中国在城市领域的经验,同时欢迎世界银行在9月沈阳召开的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发布最新出版物和研究成果。
03月18-20日
3月18-20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2016年学术交流年会在成都召开。年会以“规划六十年--变化中的城乡”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考察、学术报告与交流。在20日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学会尹稚副理事长、曲长虹副秘书长致辞,学委会王伟强主任委员回顾了学委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并介绍了下一步工作设想。会议由学委会王新哲秘书长主持。
学委会委员马向明、朱荣远、陈荣、何兵、徐健、刘刚、尹稚、王伟强分享了近期的研究体会。马向明以《城市规划在英中演变的观察》为题作报告,研究开发控制和方案技术的不同路径,实现场所营造、地方营销和地方需求的三大功能;何兵通过报告《你可能没看过》,讲述了5?12汶川大地震后城市空间、城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陈荣的《从佛教艺术解读中古亚洲人文地理》,借用考古及收藏的研究成果,以历史、地理与影像语言,阐述中古文明佛教艺术的传播;徐健的《城市边缘--水与火》,通过影像对北京7?21大雨和2014年海淀区城中村大火两个案例来实证、反思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的问题;刘刚的《上海石库门历史肌理》从上海历史沿革的视角,展现了石库门建筑的演变,以及其中的居民和生活;尹稚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与旅行,介绍了影像观察与影像处理心得;王伟强的《两代规划师,对话都江堰》以影像记录为线索,探讨了开放式街区--壹街区项目的建设经验,并结合都江堰历史街区的规划,讨论了如何调动社会各阶层居民共同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如何恢复历史街区的活力等问题。
学委会集体赴邛崃市的两处风格各异的川西古镇乡村--平乐及火井进行调研,对城镇规划、历史遗产保护、文化旅游开发与管理等内容作了深入了解,并在主题报告后进行了考察体验的分享交流。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学委会的工作会议,就学委会吸纳新委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自由论坛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了工作计划。
03月04-05日
3月4-5日,由著名城市规划教育家、原加拿大女王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院长梁鹤年教授发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规划理论年聚在北京举行。来自高校和规划界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规院原院长李晓江和学会副理事长石楠共同出席了年聚开幕式。
本次年聚继续传承历届精神,注重跨学科的理论及研究方法的交流,促进跨界思考。年聚第一天,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隋森芳作了题为《细胞内蛋白质运输》的专题报告,系统地介绍了生命科学系统及自己的研究重点,并结合蛋白质分选运输过程和转运囊泡介导的胞内运输案例提出了“将复杂问题简化”、“从不同角度入手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引导大家打开跨界思维方式,从“运输”的角度来思考城市。随后,大家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开展了分组讨论,会议最终确定将“城市社区自组织的生成、路径与机制”作为未来一年的研究重点。
年聚第二天,梁鹤年教授系统地介绍了“城市人”理念,并与大家开展了认真地交流与探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陈宏胜博士及中规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高级工程师孟鸿雁分别作了题为“大城市流动人口家庭的城乡流动与城市融合”、“N维城市”的专题报告。下午,武汉大学魏伟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城市人’理论的武汉市社区与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基于‘城市人’理论的社区绿地规划研究--以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道为例”的两个“城市人”系列专题报告,从不同角度对“城市人”理念进行丰富和完善。
规划理论年聚自2009年起已成功举办了8届,会议的规模和影响力日益扩大。年聚发起人、承办单位以及参会同仁们共同希望:将规划理论年聚作为“中国规划理论思想的孵化器”,集中城市规划学者、工作者及不同学科的理论权威,开展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交流,激发智慧火花,为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02月29日
2月29日,根据(建科〔2016〕26号)精神,为加强城市设计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在城市设计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我国城市设计水平,住建部根据相关管理规定成立了由66位专家组成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
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担任名誉主任委员;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王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崔愷。委员涵盖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锦秋、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等城市规 划、建筑学、风景园林领域的顶级院士专家。
01月28日
1月28日,“学会60周年”院士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邀请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顾问邹德慈,清华大学教授朱自煊,学会顾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胡序威,学会顾问、原建设部规划司司长赵士修,学会顾问、原建设部总规划师陈为邦,学会顾问、北京大学教授周一星参加座谈会。与会院士专家就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学会60周年以及学会发展建设展开热烈讨论。座谈会还邀请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参加讨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会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杨保军副院长和邵益生书记也亲切慰问了老专家,并参与讨论。
石楠副理事长代表学会给院士专家拜年,并向专家汇报了城乡治理改革新形势下2015年的学会工作。学会在中国科协新一轮“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优秀科技社团项目建设”中荣获中国科协二类优秀科技社团,已成为中国科协创新型智库建设的核心力量。他指出,2016年学会迎来60周岁生日,学会将继续坚持学术导向,重视学术质量、政策建议和与社会的更多良性互动,以提升城乡规划行业的公信力。
吴良镛院士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四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始末,对党中央、国务院当前对城市工作给予的高度重视表示很欣慰。他说,当前城市工作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大事。他认为,应当充分认识城乡规划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将城市设计、经济地理学、城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专业融合,重新思考专业的定位、方向、重要性和完整性。他希望借着学会参与筹备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可持续城市发展大会(简称“人居三”)契机,学界认真界定清楚城乡发展过程中有关概念,注重中西合璧,弘扬中国特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官方的外交和科学家的外交结合起来。
邹德慈院士指出,学会60周年最好的纪念是总结经验。经过60年的发展,学会已经逐渐成熟,在国际国内做出了一定成绩。他希望学会未来能将城市自身的客观规律作为一个常态的课题来不断研究。进一步完善规划行业人才举荐机制,进一步提升城乡规划行业的影响力。
倪虹副部长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和陈政高部长给老先生们提前拜年,并与老先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他认真介绍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筹备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开展的16个专题研究以及提交的报告。他认为,在转型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是将城市工作作为实现中国梦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抓手,将城市作为国家发展的载体。国家近期将会多方面宣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落实会议工作部署。他还结合近期部里工作就老专家们关心的重点问题进行交流,介绍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规划管理体制改革、评选规划设计大师、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城乡规划学科建设等方面作出的努力。
朱自煊、胡序威、赵士修、陈为邦、周一星等专家们先后发言。他们认为学会是科学家的平台,应该通过学会渠道让科学家发声,让学会专家来辨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基本的规律;应当深入调查研究,准确界定城乡规划相关的基本概念,并摸清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应该考虑到城乡规划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和城市工作相关领域学会增进合作,递交政策建议,影响国家一系列的重大决策。
01月25日
1月25日,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委会在京讨论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会议由风景学委会主任委员李炜民主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副秘书长曲长虹参会。学委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先生,副主任委员贾建中、王磐岩、李金路、 陈耀华,秘书长张同升等参加会议。
01月15日
1月15日,创新城市工作与多学科协同共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承办,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土地学会12家学会共同协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出席研讨会并做重要讲话,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出席研讨会并参与交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秘书长刘大安先后主持研讨会。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共邀请了来自13家全国学会的负责人及专家参加,与会专家围绕创新驱动与宜居城市转型发展、多元协同共治宜居城市的新格局、智库建设支撑宜居城市科学决策、科技引领破解“城市病”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交流。主题发言后,与会代表就组建“建设宜居城市学会联合体”相关事宜展开讨论。所有与会学会一致认同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起草的工作方案,推荐并赞同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牵头筹建“建设宜居城市学会联合体”,并提出为了更好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相关学会应进一步选择专题召开研讨会,共同商讨学会联合体未来发展。我会组织专家就会议主题起草政策建议书,并向有关部门呈送。
01月07日
1月7日,2016-17版《中国城市状况报告》首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建部原部长汪光焘、住建部规划司副司长俞滨洋出席会议并做讲话。来自四家主编单位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并就《报告》提纲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中国城市状况报告》是推介和评述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国际化平台。自2010年以来,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市长协会、联合国人居署四方共同努力下,已编辑出版三册。《报告》简明扼要地介绍中国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借助多个重要国际场合向海外广泛发行,是国际社会研究中国城市的重要参考文献。
2016-17版《报告》以“全球视野与中国实践:谋划城市的未来”为主题,共分为城镇化、城乡治理与社会融合、城市住房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建设、面向未来的城市空间7个章节展开编写。
01月04日
1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部在北京举行小行星命名仪式,包括学会名誉理事长吴良镛在内的五位中国科学家获得小行星命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命名仪式,并向五位科学家分别颁 发了小行星命名证书和运行轨道铜牌。本次获得小行星命名的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谢家麟、 郑哲敏、张存浩。
吴良镛先生1990-2003 年担任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长,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1980 年吴先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5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 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据悉,小行星命名是世界公认的记载褒奖杰出人士的一种方式,目前我国已有 80 余位科学家获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