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基于城际出行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特征

2021-12-07 10:27 来源:《城市规划》

1 研究背景

以城市群为主要空间形态,促进人口、产业等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引导各类空间要素高效集聚和合理流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是城市群建设的现实需求,但首先要理清楚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特征。

2 理论基础

当前城市群的空间组织的理论分为两类,均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一类可称为“场所空间”(Space of Place),以克里斯塔勒(W. Christalle)的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关注区域内城市中心体系的等级和秩序关系,衍生出增长极模式、核心-边缘模式、点-轴系统模式;另一类可称为“流动空间”(Spaceof Flow),是由卡斯特尔(M. Castells)提出,关注区域内城市网络体系的功能、结构和连接关系,衍生出城市网络模式、中心流理论等。可将后一类看成是前一类的演化、转变、替换,主要原因是古典经济学向市场经济转向,传统工业向服务业转变,也受到中央集权与市民自治等因素的影响。梅耶斯(E. Meijers)将区域研究由场所空间向流动空间的转变称为范式转换(Paradigm Shift)。

3 研究视角和方法

本文使用手机信令数据计算得出居民城际出行联系,作为区域空间内的人流要素,分别从场所空间和流动空间两个维度测算了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组织特征。在此过程中,采用了城市等级和腹地、城市网络的测度的多种方法,并将呈现的空间特征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2030)》、各个城市总体规划中所制定的都市圈范围进行了对比。

1.jpg

▲ 图 | 长三角城市群的日均城际出行联系

注:由于城市间联系线较多,城市间低于200人次的出行联系并未显示。

* 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为GS(2020)3189号的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4 研究结论

长三角城市群北翼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翼的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初步形成相对均衡的关联网络,而其他城市间的关联网络相对较弱。城市网络具有层级和非均衡特征,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和南京、杭州、宁波为多极的“一核多极”非均衡网络结构,具有流动空间特征。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组织具有“场所空间”与“流动空间”双重特征:城市等级和腹地出现了扁平化、边界模糊的现象,表明以严格的中心地体系为代表的场所空间逐步瓦解;城市间的城际出行联系增强,以城市网络为代表的流动空间已经形成。

中心流理论更适合解释当前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组织特征。尽管当前上海、杭州和南京等核心城市仍集聚发展,但城市的对外联系越来越明显,功能服务已不限于自身腹地,产生大规模的远距离功能联系。此时城市具有了“双重功能”,即城市对外功能(城市性)与城市对内功能(城镇性)。上海、杭州和南京等核心城市间形成的功能网络叠加在原有的中心地体系上,最终呈现出非均衡网络结构特征。信息化时代以来,时空距离的限制有所弱化,城市间人流、信息互联互通的趋势更加明显。然而,城市群形成完全均衡网络结构会是漫长的过程,根植于场所的城市发展基础和时空成本依就显现,具有“场所”和“流动”双重特征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将长期存在。

5 规划启示

在规划方法上,真实功能联系应作为城市群规划的基础。无论是都市圈构成的场所空间,还是发展轴(带)形成的网络化流动空间,应充分了解真实功能联系,增强未来城市群规划的现实性与可预见性。

在规划内容上,当前研究表明了基于真实功能联系的都市圈范围扩展且边界模糊。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浙江省、杭州市的相关规划认为湖州属于杭州都市圈,然而湖州市03版城市总体规划和17版城市总体规划(草案)均把融入上海作为优先方向。本研究发现湖州大部分地区与上海都市圈的联系更为紧密,只有湖州南部地区属于杭州都市圈,说明湖州与上海都市圈产生更多的商务、旅游等联系,是居民“用脚投票”的结果,并非行政意志能够转移的。所以规划不宜规定某城市归属于特定的都市圈,一个城市可以参与到多个都市圈中,这取决于区域产业分工,可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动态调整。此外,构建多层次的现代交通体系,完善都市圈内的交通设施和都市圈之间的城际交通设施,对人口、产业等各类要素在都市圈内部的高效集聚和都市圈之间的合理流动起到支撑作用。因此,都市圈建设将重塑长三角城市群的场所空间和流动空间,在现代交通设施的支撑下既要实现集聚经济效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又要推动发展要素的扩散效应,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本文撰稿:王垚

原文介绍

《基于城际出行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特征》刊于《城市规划》2021年第 11 期第43-53页。

王  垚,博士,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钮心毅,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本文通信作者。

宋小冬,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00828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457);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城乡规划学资助。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肖金成:完善区域战略统筹机制 促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