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营造技术

——规划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23-11-28 14:47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奖是规划领域首个专享的社会科技奖,专门奖励规划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和规划科技人才,是学会的最高科技奖励。2022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进步奖授奖项目共31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8项。“中国城市规划”微信公众号将陆续介绍授奖项目。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的司马晓团队凭借自然山海与城市中心共生的空间模式营造技术、以城市规划为平台的城市发展综合性解决方案、兼增存并举条件下的传导机制设计技术和以城市产品营造思维创新项目化设计与导控技术获得2022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项目名称: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营造技术创新与应用——深圳前海实践

主要完成人:司马晓,单樑,黄卫东,刘浩,朱震龙,程龙,刘冰冰,陈书谦,荆万里,李晨,王瀚宇,韩江雪,黄靖云,唐怡,李理

主要完成单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技术研发背景

前海承载着国家、区域、城市多层次战略使命。2010年国务院批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确定前海合作区的战略定位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2014年国务院批复设立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包括深圳前海蛇口片区;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提出新时期前海定位为“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十余年间前海战略使命不断叠加,目标愿景不断升级。作为引领湾区、面向世界的国家战略地区,前海承担着我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历史责任,也肩负着深圳第二次向西发展城市新中心、代表深圳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历史使命。为了服务高质量发展,破解现实挑战,前海的城市设计做了一系列的创新工作,前海系列城市设计是深圳综合规划、精致设计与精细管控的实践。从“前海综合规划”到“前海新中心规划”,深规院在前海规划编制、实施体系、成果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谋变,通过项目化的伴随式服务,发挥类总师作用,见证了前海的成长与蜕变。

二、主要科学技术内容和科技创新点

2.1科学技术内容

自然山海与城市中心共生的空间模式营造技术。将山海林城岛港湾等要素整体设计,建构有湾有海、有内河有湿地、有规模化森林穿越的大开大合布局模式,注入水文化、营造水景观,整体形成舒展紧凑的湾区水城风貌,在环湾一线海湾集聚公共文化艺术设施,高品质营造公共文化体验。此外,规划提出减量发展思维,引导前海从单纯的产业集聚区向综合性功能为导向的中心城区转变。

1.png

深圳市前海城市新中心效果图

以城市规划为平台的城市发展综合性解决方案。从精致设计、精细管控到城市品质和活力塑造的前海系列城市设计,贯穿从宏观战略到微观设计实现全过程、集成统筹多专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精耕细作地实现精细设计与精准管控。工作内容按需制定、涵盖广泛,在不同层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前海计划”为后续体制机制创新、社会治理创新奠定了基础;“产业指导目录”为产业引进、政策制定指明方向;“空间规划”制定产城融合、绿色低碳、立体集约的空间方案;面向规划实施制定了规划审批机制、投资估算、投融资计划等一揽子政策建议。

兼增存并举条件下的传导机制设计技术。提出“通则控制+单元控制”的分片分类管理模式。增量/成片改造地区单元管控技术在落实核心意图的前提下最大化地预留规划弹性,为下层次开发单元详细规划预留设计再创造的余地,保障项目高效落地。存量更新地区的通则管控技术通过严格管控拆除重建规模,倒逼城市发展转向以综合整治为主的内涵式提升。

2.png

前海第2、9开发单元效果图

以城市产品营造思维创新项目化设计与导控。第2、9开发单元规划是前海合作区首个已实施的开发单元规划,也是指导前海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开创性规划实践,提供了以城市设计为龙头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集聚多专业、多主体的智慧,探索出了一条高密度、复杂限制条件下的人性化中心城区设计新路径,并形成了具有推广意义的单元规划创新示范。

3.png

前海“金融峡谷”建筑组群

2.2科学创新点

体系创新。前海规划体系最重要的是建立了以城市设计思维和方法为核心。贯穿从宏观战略到微观设计实现全过程、集成统筹多专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精耕细作地实现精细设计与精准管控,摸索出了在高强度、高复杂度下人性化高品质设计营造与精细导控的新路径。

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优先。以生态文明为导向,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构建环湾有机关联、山海与城市共生的新型中心区空间模式,塑造都市之中规模化、市民可参与的美丽生境;二是聚人营城。公共框架设计以人性化体验为主旨,立足“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开放共享、可持续发展”等核心设计理念,通过更完整的中心区功能集聚、更全面的要素整合、更宜人的城市品质营造,充分发挥城市设计对空间资源、支撑系统的先导、配置作用;三是综合规划。在项目团队长达20年的技术服务中,始终将研究对象放置于城市综合系统中,并运用综合的设计思维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统筹产业经济、交通、低碳生态、城市设计及景观、水环境、环境保护6个方面,16个规划设计专业团队共同参与其中,经历了前期研究、发展战略、国际咨询到综合规划的完整历程,提供了一套具有创造力的综合解决方案;四是动态评估。项目初期至今持续对城市设计进行反馈与检讨,实施过程中同样注重对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市政管网与道路施工等城市设计成果的校核与检验,项目团队在动态、长期的设计过程中不断检讨、学习与动态评估与完善,适时的实施反馈正是对设计导控最有效的检验与评价;五是品控体系。探索“城市设计品控集成”思维与方法,引导规划设计意图更好地向规划管理与实施语言精准转译;六是城市产品。前海规划设计深入贯彻了城市产品在运营思维下的设计转译与导控,以城市设计直接作为管控依据,通过产品化的创意设计和项目导控指引,有效指导了城市设计、开发导控、建筑设计;七是数字智慧。前海广泛采用先进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市政、智慧管理等技术,打造智慧永续的城区。通过空间句法分析,预测在超高密度街区不同人群的活动流线,建立公共空间骨架。以街坊公园为载体,创新设立复合开发绿地,通过市政、建筑设计创新。

应用创新。突破传统开发模式,探索包含单体开发、街坊单一主体整体开发、街坊多主体联合开发等多种开发模式。2018年,结合《前海城市新中心规划》项目编制,尝试城市级信息模型(CIM)技术的运用与探索。

三、主要技术参数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先进性对比

前海在逾十年建设过程中,呈现出崇尚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面貌。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前海一直致力于探索创新规划设计的新途径,吸取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先进的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经验,融合深圳富有地方性特色的规划设计制度,目前已建立出一套创新、实用且适用的规划管理制度与技术体系,具体表现为:一是“规划编制体系”的先进性。前海开发建设从宏观战略到微观设计的全过程,建立了“1(主干体系)+6(枝平体系)+3(基础研究)”的规划编制体系,结构科学、层次完善、实施性理,为前海规划的高水平实施和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统筹规划模式”的先进性。深圳市委市政府设立“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依法负责前海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招商引资、制度创新、综合协调等工作,并着手编制法定规划、单元规划和规划研究。三是“单元规划导控指引”的先进性。规划应对于不同开发模式,制定了“单元-街坊-地块”3层次导控策略,设计“一书三图”实施文件及“管理导控文件”,引导规划设计意图更好地向规划管理与实施语言精准转译,让城市建设根植于地域文化基因,不断探索形成一套更成熟的“城市设计品控集成”思维与方法。

四、推广应用情况和应用前景

本项目总结了长期伴随前海规划建设的先行经验,形成了一套在全国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营造典范,并在前海多个项目应用实践。在规划体系层面,提出“单元规划”新型规划编制模式,最终建立了结构科学、层次完善、实施性强的规划体系,完成从综合规划到开发单元规划的全覆盖,推动高水平实施和精细化管理。在设计导控层面,形成设计“一书三图”实施文件,“一书”指“规划文本”;“三图”指“综合发展用地规划总图”、“城市设计控制总图”、“地下空间规划指引图”,凝结了前海十余年的开发建设和规划管理经验。在风貌管控层面,结合管理需求和要素控制成效,探索建立“总体—片区—地块”的三级风貌管控制度,促进前海的风貌管程从“全面精细化管控”到“靶向要点管控”进行转变。在地下空间系统层面,通过统一部署和协调,将最复杂的地下空间设施规划统筹为精密有序的地下空间体系。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及上盖物业项目作为深圳唯一案例入选《国家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节地模式推荐目录》,建筑规模、建筑功能居全国六个推荐项目之首。在技术标准研究层面,支撑编制《前海城市规划设计管控制度研究》成果报告,从“预研究环节”“技术标准”“专业人力”“数字平台”等方面提出规划设计制度重点衔接方向建议,已被纳入前海管理局内部的技术标准文件。该项目的核心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城市中心区单元开发规划设计、重点片区综合规划、地下空间系统规划、城市特色风貌管控以及城市设计制度管控等方面,为新时期城市中心区的高品质空间营造提供高质量城市设计技术范式。

五、经济社会效益

项目长期伴随前海规划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一方面,项目直接统筹指导了下层次规划设计工作的全面开展,各项工程设计和规划研究工作已取得成效,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吸引了卓越、华润等多家大型集团,成功实践了单元开发模式。目前前海2单元的已建成面积超90%,金融商务楼宇全面投入使用。另一方面,项目注重以城市精细化治理服务城市高品质建设,如前海八、十单元通过对接土地出让、重点建筑设计等环节统领各专业推进建设,为前海风貌的营造做出了较大贡献。项目成果被纳入《前海建设工程管理制度港澳规则衔接总体管理办法-规划与建筑设计管理创新机制》,指导了《前海国际规划管理技术文件库使用指引》的制定,提高了前海规划管控的科学性、包容性与创新性,并在生态保育、产业经济、审批流程、土地出让等方面指导了后续项目的有序推进,对深圳后续政策规划研究工作产生较大影响。

六、知识产权情况及他人评价

依托前海规划的创新实践,注重学术理论总结和知识产权应用,凝练相关技术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24篇文章,成功出版2部专著,核心团队多次受邀在新加坡、美国等国际会议开展经验共享和学术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此外,该项目技术难度较大,提出多项技术自主创新,技术成果支撑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12项,成果获得了行业专家的广泛认可,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积极贡献。

4.png

项目成果发明专利证书

本项目成果专注于用城市设计思维与方法服务于城市高品质增量建设、存量有机更新,在城市设计编制、实施体系、成果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项目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多个奖项,是目前深圳先进的城市设计探索和创新,并成功将深圳经验输出至全国多个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

供稿人:王佳,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师。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陈宪:“中部地区崛起”20年 高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