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2023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公布

2024-04-22 11:04 来源: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我们该如何保护这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的老城?新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实施以来,如何调动积极性让市民群众投身名城保护工作、让文物保护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自2021年以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北京青年报社先后组织了2021年度和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评选活动,经过公众投票、专家讨论,20个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成效、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案例被评选出来,北京历史文化这张金名片不断擦亮。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适逢北京建都870周年,全年名城保护活动丰富、成果显著。在前两年成功评选的基础上,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青年报社又开展了“2023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评选活动。前期基于媒体公开报道、有关委办局和专家推荐,主办方整理出30个备选项目。这些项目聚焦市民关心事项,基本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体现了“全过程保护、全社会参与”,体现“四个中心”建设成果。

经过公众投票和专家研讨,最终“习近平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等十大看点出炉。

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定位

“看点”展现北京文化建设成效

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北京的一张金名片,也是国家赋予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2023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鲜明体现了首都的文化内涵。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评选出的“十大看点”里,这些具有首都特色的文化内涵均有体现。

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自公元1153年,金王朝将都城从上京南迁至燕京(今北京),取名“中都”,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由此开端。金中都的建立,使北京完成了由“城”到“都”的身份转换,在华夏都城营建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元明清定都北京打下了坚实基础。

到了2023年,北京已有870年建都史。在这一关键节点上,“北京举办建都8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金中都遗址考古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当年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一大看点。

北京文化论坛是北京继“两区”“三平台”之后打造的又一个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文化领域的全国性品牌论坛。202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肯定了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再次强调了对“文化力量”的高度重视,使北京文化论坛成为这一年中最亮眼的文化“看点”。

突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看点”承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对北京历史文化最好的保护和传承,是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能够从厚重而丰富的历史中汲取养分。名城保护工作不仅是对过去的保护,更承载着人民对于现在美好生活的向往。2023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突出人民导向,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的开放、同兴和历史建筑的修缮利用、蒙藏学校旧址的修缮开放、“博物馆之城”的建设……一系列成果让我们看到,名城保护并非曲高和寡,而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阶梯式的北京城市图书馆打开一本书,感受阳光透过落地窗洒下的温暖;去有着世界顶级音质水平的北京艺术中心听一场音乐会;到外形如同“运河之舟”的大运河博物馆,了解运河的前世今生……2023年,历经四年建设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一经开放,就成了市民心中的网红打卡地,顶级的建设标准和高水平的文化活动,满足了市民多样的文化需求。

热闹的西单商业街,一座古朴静谧的院落藏身其间。2023年,蒙藏学校旧址作为全国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正式开放,通过“展览+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市民群众了解到百年前乌兰夫、李裕智、多松年等少数民族进步青年在这里点燃革命火种的故事。开放一年来,这里已接待观众40万人次,成为首都市民争相打卡的红色新地标。

在北京市东城区西晓市街上,有一家历经百年的木器店——同兴和木器店,它也是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然而在这次修缮开放前,这座百年老建筑却成了木柱下沉、屋架坍塌的“危房”。经过为期一年的修缮,2023年10月,“原汁原味”还原后的同兴和木器店正式开放,并且陆续举办了硬木家具、京剧文化展示等传统文化传播活动,让这座百年老建筑焕发新生,也给首都市民提供了一处感受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推进京津冀一体化

“看点”展现三地文化交流提速升级

北京,古称幽州,“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这段话形象地刻画了京津冀山水相连之景象。自古以来,三地人缘相亲、文化一脉,早已相互协作、共同发展。2023年,在即将迎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之际,京津冀携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首次入选十大看点,三地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交流方面提速升级。

燕文化正式形成于召公建燕的西周时期,三千余年赓续不断、发展至今,形成了慷慨任侠、包容共生的地域文化,其主要范围包括今天的京津冀三地,最远时到达辽西地区和朝鲜半岛,与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也存在密切交融。北京琉璃河遗址、河北燕下都遗址、天津张家园遗址等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从不同时空印证着燕文化的复杂性与统一性。

2023年12月,燕文化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首届京津冀考古论坛在京举行。“燕文化考古研究中心”成立,来自三地八家合作单位将以燕文化考古研究中心为基点,推动京津冀考古工作高质量发展。未来,中心将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田野考古,设置专业课题;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将中心建成“新型考古学院”,通过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培养考古人才,并设想未来在琉璃河遗址建立考古实习基地;在此基础上,还要将中心建成“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心”,不仅要进行考古发掘,还要进行研究以及活化利用,阐释三地历史文化渊源与脉络。

2023年度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

1.习近平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

2023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指出,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中国将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北京文化论坛于2022年首次举办,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

2.京津冀携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23年,京津冀三地有关部门加强京津冀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交流合作提速升级。2023年,三地联合组织京津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交流会、首届京津冀考古论坛、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展等文化交流活动,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文化力量。

3.北京举办建都8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金中都遗址考古取得重大进展

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北京建都始于金完颜亮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2023年,全市举办形式多样的建都870周年纪念活动,通过考古成果展、学术研讨、专家座谈、主题晚会等多种形式,彰显金中都在北京都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9月,国家文物局通报金中都遗址最新考古成果,为北京870年建都史增添重要物证。该遗址为位于西城区右安门的一处大型建筑基址,出土玉册、铜印、瓷器、建筑构件等珍贵文物,是金中都城市规划、建筑布局、金代皇家礼制的重要资料,更是中国古代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生动见证。

4.北京中轴线保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2023年,央地协同推动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支持引导机制(试行)》印发实施,钟鼓楼、万宁桥、社稷坛、正阳门、先农坛等遗产点通过非文物建筑拆除、文物环境整治以及专题展览,有力推动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保护传承,带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

5.“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全线贯通,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通过评估验收

2023年3月,清华园车站旧址、颐和园益寿堂完成保护修缮、环境整治和展陈布设,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从清华园车站旧址,到颐和园益寿堂,再到中共中央香山驻地旧址、香山革命纪念馆的“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实现全线贯通,成为热门红色文化打卡地。与此同时,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一期开放,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通过评估验收,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高品质文化休闲空间。

6.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开放

经过四年的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于2023年年底正式对公众开放。三大文化建筑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地位和功能,展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特色和魅力,将成为展示北京城市历史文化、现代文明创新发展的重要文化名片。

7.蒙藏学校旧址完成保护修缮向社会开放

蒙藏学校旧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少数民族中开展革命活动和民族工作的重要阵地,2023年3月,作为全国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正式开放,通过“展览+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主题展、专题展、体验区三位一体、动静结合的文物空间利用格局,成为展示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的重要窗口。

8.百年老建筑同兴和木器店焕发新生

同兴和木器店是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历经百年,见证京城木器行的兴衰,具有较高的建筑、历史、艺术及社会价值。经过为期一年的修缮,于2023年10月正式开放。修缮过程中最大程度实现了有价值部位的保护,并陆续举办了硬木家具、京剧文化展示等传统文化传播活动,最大程度发挥了历史建筑的文化影响力。

9.永定河自断流以来首次全年全线有水

2023年是引黄工程向永定河规模化补水的第5个年头。经过历年的治理与修复,进一步强化本地水、引黄水、引江水和再生水“四水”统筹,通过流域外引调水向永定河生态补水2.2亿立方米,采取精细化调度、小流量下泄等方式,2023年维持永定河全年全线有水状态。流域重现生机,山川美丽蝶变,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历史文化名片再焕光彩。

10.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呈现新气象

2月,《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提出建设“全域活态博物馆”的规划目标。2023年,先农坛修缮后重张开放,国家自然博物馆揭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等一批文化新地标亮相,全市共新增11家备案博物馆,27家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类博物馆”挂牌开放,不断丰富京城文化服务供给。

专家观点

重大事件引发共鸣  延续性工作产出丰硕成果

(作者系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副馆长、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委会专家赵幸)

不知不觉,已经是第三年关注由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青年报社主办的“名城十大看点”评选活动。无论作为参与名城工作的规划设计师还是关注名城保护的热心市民,为自己印象深刻的“看点”拉票、投票,也成为每年春节档期最值得期待的年味活动之一。收到2023年评选出的评选名单后仔细回想,每项“看点”都在脑海中浮现出鲜活的画面,串联起这一年硕果累累的名城保护工作。

在我看来,今年的“看点”在几个方面令人印象深刻。

其一,重大事件、重要时点引发最强烈的社会关注。大事件和具有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总能引发人们的共鸣,从而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更持久的行动力。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北京文化论坛的贺信中再次肯定了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价值和地位,再次强调了对“文化力量”的高度重视,为文化工作坚定信念、指引方向,也使北京文化论坛成为这一年中最亮眼的文化“看点”。与此同时,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将满十年之际,京津冀三地携手加强文化保护;北京建都870周年之际,专家学者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共议古都保护路径,也为未来更持久地开展好名城保护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二,多年积累的延续性工作不断产出更丰富成果。关注“十大看点”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北京中轴线申遗的相关工作在这三年中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在北京中轴线申遗带动下,文物腾退修缮与利用、重点街巷景观风貌提升、重要视廊整治、公共空间营造等方面不断取得显著成效。“十大看点”记录了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事业砥砺前行的脚步,也见证着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做好老城整体保护的坚定决心。曾被评为2021年“看点”的“进京赶考路”也再次出现在2023年名单中,工作进展已由“发布研究成果”推向“全线贯通”,再次展现了名城保护工作持之以恒的态度,和以名城保护研究为基础,切实推动城市文化挖掘和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重要引领作用。

其三,名城保护工作实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的“看点”中,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的开放、同兴和历史建筑的修缮利用、蒙藏学校旧址的修缮开放、“博物馆之城”的建设,都展现着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为市民所创造的生动文化生活体验和丰富社会价值。而永定河全线通水则展现出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强烈互动。这一系列成果都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名城保护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一年一度的“十大看点”的评选,不仅是面向社会宣传名城保护工作成绩单的重要机会,更是调动公众积极参与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方法,为名城保护事业营造了热烈的社会氛围和扎实的群众基础。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发表“2·26”重要讲话、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是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决胜之年。在这样特殊的时点,北京的名城保护工作又将呈现怎样的精彩成果,我们已经忍不住拭目以待。

名城保护正在贡献越来越多的城市亮点

(作者系北京城市史学者李纬文)

2023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已经发布。顾名思义,“看点”就是真正看得见、感知得到的变化。与往年相比,市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一个趋势,那就是十大看点正在切实变得越来越有的看。

2023年名城保护看点许多都是真实的城市营造,其中一些甚至是街谈巷议的标志性城市事件:“中轴线保护取得丰硕成果”——市民们都记得去年北中轴沿线两座多层住宅楼的消失,它们缓缓地降低,把传统天际线的节奏还了回来,鼓楼-景山、景山-琼华岛两条视廊从此历史性地恢复了通透。

“蒙藏学校旧址完成保护修缮向社会开放”——经过漫长的等待,西单商业区这处最核心区位的古建筑群终于开始回归城市生活,人们不再只能从天桥上向里眺望了。“这里还会盖商场吗?”这样的疑问已经成了过去时,现在围绕它的新话题是“建宁公主是谁?”“曹雪芹在哪座房子里教书?”

“金中都遗址考古取得重大进展”——一座高等级皇家寺院的基址被确认,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玉册残件让考古学家们推测这里曾经是金代皇室的一座供奉祖先影像的神御殿。尽管目前这里还只是学者们的领域,但金中都的拼图正在从南城浮现出来,再过不久,丽泽商务区中的几处金中都城垣遗存也将成为新的文化景观,昔日的南城辉煌正在呈现为今日人所共赏的文脉厚度。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正在为北京贡献越来越多的城市亮点。只不过,在走到这一步之前,人们已经默默努力了许多年。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城建大潮中,“名城保护”还只是一颗刚刚萌发的种子,城市的迅速变迁让它在公众视野中被衬托得保守而克制。人们想起它,可能只会把它等同于“少拆点”的微弱呼声,把它当作城市化进程中一个让人束手束脚的边缘角色。但随着政策法规、规划成果把名城保护的大框架定下来,“老城不能再拆”成为广泛共识,渐渐地,在城乡规划、史地研究、建筑设计等许多行业的共同推动下,名城保护开始具有自己的层次和公众参与广度,从城市建设中的被动角色向主动角色转变。人们渐渐开始腾出手、腾出头脑来考虑各级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全新可能性,愿景与复兴正在成为这场事业的新话语模式。在接下来的年头中,与名城保护相关的城市看点只可能越来越多。

但我们恰恰不要忘了之前那些漫长的酝酿。如果没有《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对“看历史”类景观视廊的保护;没有“不求所有,但求所保,向社会开放”的工作要求;没有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划定,我们也就看不见上面提到的那三个新看点。我们正处在海潮终于开始掀起浪花的那一刻,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以前所有那些“保守”与“克制”,都将在未来被证明是最大的超前与进取。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陈宪:“中部地区崛起”20年 高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