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深圳东进战略专家:打造珠江东岸巨型城市群

2016-06-27 15:14 来源:《河源日报》 作者:罗林林

深圳东进战略的关注热度一直在持续升温!6月25日,第二届深圳东进战略专家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加坡宜居城市研发中心、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等机构的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深度研讨。

专家们认为,深圳东进应该突破行政边界约束,重构中心和腹地系统,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建、产业共兴、环境共治、成果共享”为路径,打造珠江东岸巨型城市群,推动深莞惠(3+2)经济圈以及粤东区域联动发展。这一观点与5月27日举行的“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深圳东进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讨会上专家们建议打造C5深圳大都市圈的观点高度一致。

「谈区域协调发展」重构深圳中心和腹地系统

5月7日,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主持召开深圳东进战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带动深莞惠(3+2)经济圈发展,为深圳以及粤东粤北未来打开富有想象力的发展空间。

深圳东进战略立即引起周边城市、学术界、媒体圈、智库、企业家等各方的关注和讨论。5月27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深圳东进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讨会率先在深圳召开,与会专家建议,深圳要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必须扩大腹地空间。深莞惠(3+2)经济圈城市与深圳的全方位联动越来越紧密,应以东进战略为抓手,通过改革创新,将深莞惠(3+2)经济圈升级为C5都市圈,并将其打造成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区域一体化的深圳大都市圈,进而带动深莞惠河汕五市协调发展,推动粤东北地区振兴发展。

间隔不足1个月的时间,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深圳东进战略专家研讨会再度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深圳已发展到行政区域空间承载力有限的阶段,其经济活动需要突破行政边界约束,在更大范围架构圈层结构,深圳东进战略实际上就是重构深圳中心与深莞惠(3+2)经济圈、粤东腹地系统,形成一个区域市场的共同体,以“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建、产业共兴、环境共治、成果共享”为路径去主动谋划对接,实行错位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打造以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东岸巨型城市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建议,深圳实施东进战略要深耕区域合作,建设以深圳为中心的世界超级城市群;深圳要做大做强科技、金融龙头企业,让深圳成为区域发展、中国城市转型的火车头。

「谈区域综合交通」用高铁将城市连成有机整体

交通是深圳东进战略的基础条件。此次研讨会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再度成为各方专家的聚焦点。

谈及机场建设的话题时,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郭小碚就建议,要加强深圳对河源等粤东地区交通建设,除了拓展公路、轨道等内陆通道外,还要尽早谋划建设深圳第二机场。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胡华清则鲜明地提出,深圳第二机场建设迫在眉睫,目前,深圳区域内没有空间,必须东进向深莞惠(3 +2)经济圈内寻找空间。

“深圳东进要创新城市发展模式,利用高铁的快速输送优势,利用高铁构建深圳到河源、汕尾等半小时圈,使深圳大都市圈变为一批中小城市的组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强在谈到高铁建设时提出,要用区域高铁连接中小城市,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将各中小城市连接成一个有机的集合体。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则建议,深圳要把发展蓝图想得更宽一点、更大一点。深圳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刚也认为,深圳东进战略既要有深圳的视角和维度,还要顾及深莞惠(3 2)经济圈,更进一步则要有向粤东地区辐射的大格局、大谋略。

「谈创新智造产业」深圳企业省内外拓六成选粤东

深圳东进战略不仅有政府层面的引领,也有强大的市场力量推动助跑。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对深圳市向外拓展、向外转移的企业情况做了摸底调查,发现仅在广东省内,深圳56.9%的外拓型企业选择方向是河源等粤东地区,13.8%的企业选择粤北,只有2.9%的企业选择粤西,剩下的外拓型企业则在珠三角内拓展。

曲建分析这一现象认为,深圳总部企业向外拓展,多数选择东进到粤东地区,在那里寻找新发展机遇。作为深圳腹地的河源等粤东地区,要在产业配套能力、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等要素上进行突破,真正成为深圳企业拓展的理想腹地。曲建建议,深圳东进要谋求人的发展,特别要创造适合人们工作生活的良好条件;要升级产业园区,让园区成为承载深圳产业东进的重要平台;要推进轨道交通、公交服务、教育社保、住房保障等城市公共品的同城化对接。

此次研讨会上,新加坡宜居城市研发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著名国际城市规划大师刘太格博士,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华,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会长赵鹏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金碚,中国开发区协会原副秘书长周振邦等重量级的专家学者也纷纷提出建议。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