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削山造城:喧嚣下的“生态透支”

2014-06-30 11:05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彭科峰 姜天海

生态风险已然凸显

实际上,学者们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近年来,此类对生态环境改变巨大的工程,已经引发了一些生态危机。

以兰州为例,据《兰州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介绍:全市2010年水土流失面积达12471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96%。同时,由于地形复杂,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全市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达863处,受威胁人口66.7万人。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一名不愿具名的学者表示,像兰州这种情况,黄土土质一旦受到人工干扰,其受力结构发生变化就容易导致崩塌。而降水正是崩塌的诱发因素之一,所以雨季才是对削山造城的最大考验。

2013年8月,兰州一场半小时左右的强降雨引发了安宁区北山洄水湾山体滑坡,并发生泥石流。由此可见,学者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在延安,相关的科学研究表示,“削山造城”之后,土壤侵蚀增加了当地水资源中沉积物的含量,而黄土土质疏松,填埋沟壑的过程中,黄土沉降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

削山造城也让十堰损失惨重。2012年雨季,流经十堰的茅塔河因为河道被堵塞,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水灾,导致当地白浪村变成一片泽国,损失惨重。当地人介绍,处在南水北调源头的山城十堰,一直以来还算风调雨顺,有百二河、马家河等多条河流经过。但自从开山平地以来,现在这些河流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干枯的。

曾贤刚强调,不管什么形式、多大规模的“削山造城”,其生态影响都不容忽视。“首先是影响了生物多样性,比方说有的山可能是动物的廊道,一下子毁掉了,动物就找不到家了。有些地方的植物、微生物可能是那里独有的。”

从地质结构的角度来说,山是地质运动的突起,削山会不会对地质结构有什么影响?而且这样平整的土地作为房屋的地基本身是否会有影响?

当然,一般来说在不是火山活跃带或者地质结构特殊的地方,目前地质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还不是主要问题。

此外,“削山造城”还可能改变当地的小气候,“比方说这边有山肯定更凉快,尤其是如果这边都是由山围起来的,现在你把山打通了,肯定会对小气候有影响。”曾贤刚说。

另外,“削山造城”对水也有影响。曾贤刚举例说,像云南哈尼梯田,其命根子就是水。如果没有水,梯田就被破坏掉了。因此,山上的水系一定要保护好。如果水不经过梯田,梯田就会被毁坏,其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将不复存在。

曾贤刚说:“尤其在这类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多的地方,生态都是比较脆弱的,如果附近的山坡、丘陵随便被削掉,影响就会更大一些。”

黄顺江则进一步指出,我国中西部地区,即大兴安岭—太行山—伏牛山—巫山—雪峰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因位于第二级阶梯上,地势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及青藏高原高寒地区,高原面上的条件非常恶劣,很不适宜人的活动。只有几个山间盆地或河谷低地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成为难得的风水宝地,如四川盆地、汉水谷地、关中平原以及黄河谷地等。

所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在中西部地区应该逐步将过去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过度拥挤的人口疏散出来,包括那几个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山间盆地或河谷低地里的人口,也需要向东部平原地区转移。

他认为,像十堰这样的城市,位于汉水谷地,最好控制一下发展规模,不要一味求大,因为其所处的环境不适宜建设大城市。如果非要发展成大城市,也不能像东部平原地区的城市那样向外无限制扩张,否则会背上沉重的包袱。

又比如兰州位于黄河谷地中,受到两岸山地的保护,再加上河水的滋润,自然环境在西北地区算是难得的。

但现代兰州人似乎对此并不在意,并对因局限于黄河谷地使其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而耿耿于怀,一直试图要削平南北两岸山地,跳出黄河谷地以求更大的发展。

“兰州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就是这种冲动的表现。要知道,离开黄河谷地,兰州周边的大环境非常恶劣。在那样荒芜的地方建设新城区,实际上是将城市暴露在很不利的环境中,有碍于城市发展。”黄顺江强调。

解决之道何在

如果不能“削山造城”,那么城市如何破解土地资源紧张的困境?对此,专家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黄顺江认为,首先地方政府需要转变观念。事实上,削山造城这类事情的出现,正是长期以来盛行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典型体现,说明这些城市还没有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城市发展依然依赖于对土地资源的大量消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秩序,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这对于中西部城市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些城市向外扩张即使不受基本农田的限制,也应该受到生态红线的约束。

中央在2013年年底召开的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而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来说,保留原来的地形地貌,慎削山、不填沟、少砍树,则成为贯彻中央精神最需要关注的地方。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侯京玲表示,国家层面的整体布局和引导已经迫在眉睫。“城市化绝不能集群,绝不能摊大饼,绝不能城市连着城市,必须要给大自然、给地球以呼吸的空间,有喘气的地方。”

“我们原来强调城市的主要目的是围绕着人进行的。人口增长后,城市面积不够,我们可以通过削山造城、农业用地转成城市用地以及填湖等方式保证使用,但现在城市发展的关键理念已经变成以生态为主。这样的理念就不完全适合削山造城,因此需要以其他的方式进行改变。”刘耕源表示。

专家介绍,从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看,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一条根本途径,就是转变发展方式。

在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就是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这两个城市都是弹丸之地,全部土地面积只有1000平方公里上下(香港1104平方公里,新加波714平方公里),实际建成区不足300平方公里,但都是当今世界上著名的繁华大都市。中西部山区的城市应顺其自然,适度发展。城市要发展,解决土地紧缺矛盾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城市向立体发展,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包括建高楼向高空发展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两个方面;二是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建设网络状的城镇体系,由多个中小城镇代替单一的中心大城市。

“从长远利益着想,地方政府必须慎重对待这些行动。否则,城市的规模扩张之路将会无休无止,带来的不利影响也难以估量。”黄顺江表示。

3/3<123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陈宪:“中部地区崛起”20年 高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