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为何要发展弹性城市

2016-10-20 09:55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黄晓军

当城市受到伤害时,如何吸收化解并迅速反弹回正常状态,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城市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仅靠“海绵城市”一项是不够的,必须从更高层面的弹性城市理念,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

为应对城市暴雨和洪水灾害,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开始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源于国外的弹性城市理念和实践,属于弹性城市理念中针对雨水自然灾害实施的城市规划。近年来,城市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包括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能源危机、食品安全等。当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出现和发生时,我们如何保证城市有足够的能力,吸收和化解这些变化?这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弹性城市理念,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弹性”术语是上世纪70年代被应用于生态系统研究中的一个概念,指“生态系统受到扰动后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后来,这一概念相继扩展至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以及城市系统(城市研究与城市规划)等领域。弹性城市理念由此兴起。

弹性城市最初主要是针对城市面临自然灾害时所表现出的无能为力而提出的,当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的城市往往损失惨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瘫痪等等,并且短期之内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如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使美国新奥尔良市遭受严重损失,且经历了漫长的灾后恢复期。

实际上,近些年,我们的城市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包括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能源危机、食品安全、流行病疫情、恐怖袭击等。弹性城市理念强调的就是当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出现和发生时,城市要有能力吸收和化解这些变化,要具备能够保持其基本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它所强调的几个特征,比如冗余性,反映了系统可替换要素是否存在,即使系统部分要素无法正常工作,依然能够保障必要服务的提供。举个简单的例子,当自然灾害发生时,需要疏散城市人口,这时候可能大部分道路被破坏,但至少应该保证有一条与城市外部连接的道路保持畅通。

因此,弹性城市理念的优势在于它突出强调了城市系统的适应能力,我们对待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态度正在慢慢转变,基本经历了预防——减缓——适应这样一个过程。弹性城市理论认为影响城市的外部干扰因素不可避免,重要的是干扰发生后所采取的行动。与传统规划所关注的减少干扰不同,弹性思维强调接受挑战,做好吸收变化的准备,并发展新的策略去适应系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应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汲取经验)、自组织能力(自我修复)和转化能力(创造新系统)。

由于近年来城市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弹性城市理念受到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地区城市规划中都提出了弹性城市相关的内容,比如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等。其中,纽约在2012年的桑迪飓风后,纽约市政府启动了重建和弹性特别倡议项目,要求该项目对气候变化下纽约的基础设施、建筑和社区进行额外的保护而制定规划,随即制定了“A stronger, more resilient New York”(一个更加强大、更富弹性的纽约)。这个城市规划实际上就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为核心的弹性城市规划。由于该规划颁布时间较短,且许多弹性策略和项目的建设与实施还需要一定时间,具体的实际效果还不得而知。但是,从这个规划的内容来看,它所包括的海岸保护、建筑、保险、设施、燃油、医疗卫生、通讯、交通、公园、水等部分构成了城市运行的关键网络,都是保持城市基本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对于构建弹性城市至关重要。

弹性城市理论在我们国家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还是停留在对概念和相关框架的引入,以及西方弹性城市规划实践的介绍阶段。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城市数量多、人口规模大,近年来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也越来越多,这一理念还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弹性城市内涵十分丰富,它的弹性原则或弹性策略应用范围也比较广,西方学者将其划分成4个框架,包括工程弹性(针对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弹性(针对城市社会系统)、经济弹性(针对城市经济系统)、组织弹性(针对城市管理)。目前实践上所开展的更多是针对自然灾害或气候变化进行的弹性城市规划,而对于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等涉及仍较少。目前开展的海绵城市也属于广义的弹性城市理念之一,主要是针对雨水自然灾害实施弹性规划,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我国已经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在许多城市开展了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从我国城市发展实践来看,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过程已实现我国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但与国外城市相比,我国城市承载了超大的人口规模,而且仍处于持续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近年来频发的地质灾害、特大暴雨、夏季持续高温、雾霾天气、沿海城市的台风威胁、资源型城市与区域的资源枯竭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现实问题,正考验着我国城市的适应力和恢复力。除了受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外部干扰的胁迫,城市系统本身的结构特征也表现出一定的脆弱性,如城市空间骨架的过度拉大、城市经济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保障不足、工业化城市面临的环境污染、城市绿地与身份认同等,城市面临的外部胁迫性因素和内部结构性因素的双重扰动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的脆弱性。如何有效消化并吸收内外部干扰,提高城市面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响应能力、适应能力与恢复能力,是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道路必然面对的现实问题。

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弹性城市规划是一个长期过程,特别是面对气候变化等长时间尺度因素的影响,应在科学的脆弱性分析基础上不断地评估、调整和创新规划策略;弹性城市规划应集中关注城市系统最脆弱的部分,不仅包括硬件方面的基础设施体系,还应关注软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增强不同社会群体的适应能力和弹性;弹性城市规划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需要整合土地利用、能源管理、生态系统服务、住房、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环境等多个部门,彼此之间需要通力合作;弹性城市规划不具有普适性,每个城市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都不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适合城市自身的弹性规划框架;弹性城市规划不是仅仅针对整个城市的规划,应落实到具体空间单元,最好是到城市社区层面;各级政府部门在弹性城市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城市管治以及必要的法律和政策框架是保障弹性城市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

(作者系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陈宪:“中部地区崛起”20年 高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