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潘家华:全球转型发展的挑战与进程

2017-11-19 06:15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潘家华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潘家华作了题为“全球转型发展的挑战与进程”的报告。

报告首先阐述了十九大提出的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动能转换表现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

潘家华研究员分析了世界发展格局与困境,并指出了世界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格局原有的两大阵营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三大板块、五类经济体。详细阐述了世界格局演化对未来能源资源环境需求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减排的贡献,倡导建立生态、绿色、宜业、宜居的新型城市。

潘家华研究员阐述了巴黎协定目标与国际治理构架,指出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不会逆转,并特别强调了《巴黎气候协议》中提出的远期、中期、和近期三大减排目标。

在“全球转型发展的2030议程”中,潘家华研究员解释了“‘5P’一体的转型理念”,即以人为中心(People),全球环境安全(Planet),经济持续繁荣(Prosperity),社会公正和谐(Peace),和提升伙伴关系(Partnership),以及可持续发展的17大目标。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潘家华研究员强调了2020年,2035年,以及2050年三个时间节点国家发展的主要任务。指出中国城镇化发展未来趋势必将趋缓,在这一过程中,环境治理随着城市化进程,基本遵循倒U型演变规律,排放标准由宽松到严格、排放总量由增加到减少、环境质量由恶化到改善的过程。要着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在“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转型实践”中,潘家华研究员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指出空气污染治理是有成效的,空气质量正在改善。阐述了环境管理转型应从以下各方面着手:从数量到质量,以质量定总量;从增量到存量,以存量定增量;从被动到主动,以主动定强制;从生产到消费,以消费定生产;从管理到治理,以治理限管理;从运动到常态,以常态取代运动;从督查到法治,以法治规范行政。同时指出了可持续城市建设中的非环境因素,比如城市规划脱离实际,贪大求新;城市规划资源配置不合理,高碳锁定;等。

“生态文明的理论创新”,具体包括:自然价值理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生产力理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环境福祉理论--“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底线理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生命共同体理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并对工业文明与态文明的社会发展范式进行了比较,提出要打造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包括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包括生态上人与自然和谐的平衡发展、生态良好的充分发展。

最后,报告指出我国正在“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在这一时代,我们首先要警惕资源节约旗号下面子工程的高碳锁定,以向可持续能源转型为产业导向,将化石燃料的终结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实现城乡一体、建筑去碳。最后以世界几大城市为例,探索了世界零碳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实践。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