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8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的备受关注的专题会议之一,“城市更新,品质生活”于11月25日在杭州市国际博览中心一层多功能厅A召开。专题会议围绕着“城市更新,品质生活”的议题,设置了特邀主题报告、专题报告、提问和讨论三个学术交流环节。
其中,主题报告邀请的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阳建强教授,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边兰春教授,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文忠研究员和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王林教授;专题报告环节则是通过参会论文的优选环节,由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武汉、杭州、重庆、昆明等地规划编制单位和高校的19名规划师和学者,宣读和交流自己的会议论文和心得体会。
专题会场全景
特邀主题报告
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阳建强教授
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阳建强教授做了题为《基于品质提升的城市更新与修补》的主题报告。报告首先在“品质提升”成为价值导向和现实需求的背景下,通过文献检索和理论梳理界定了城市品质的多重内涵;然后,报告指出良好的空间品质应包括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多样的城市公共空间、完善的城市公共设施、绿色的城市出行方式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五类要素,并通过借鉴国际上城市品质评估的各类指标体系,提出了我国品质城市评价的一级建议指标;最后在品质提升的导向下,阳教授进一步确立了城市更新的系统策略,包括:建立“以人为本”的更新目标价值体,倡导渐进的“针灸激活式”更新与修补,关注日常的人性化空间营造与品质提升,运用多种途径因地制宜提升城市品质,建立社会广泛参与和多方合作长效机制等等。
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王林教授
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林教授做了题为《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微更新》的主题报告。报告首先围绕着“局部-整体、精细-系统、宏观-微观”的辩证关系,辨析了精细化管理和微更新的概念内涵;基于这一观点,报告不但反思了目前城市规划编制在功能、道路、公共空间等方面存在的非精细化弊端,还审视了城市建设管理类似的偏失和问题,进而结合上海社区一系列的微更新案例,探讨和梳理了城市规划编制(以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和城市建设管理如何转变和革新的合理方式和具体路径。最终,王教授指出:人的感受正源于微小之处,重视城市的微更新其实就是重视城市的品质建设,而“系统思考、问题导向、梳堵结合”的精细化管理正是为了实实在在改变我们近处的生活。
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文忠研究员
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文忠研究员做了题为《包容性视角下北京典型社区居住环境评价与更新策略》的主题报告。报告首先从城市现存问题和包容性理念入手,梳理了包容性城市的概念内涵、相关理论和国际案例;然后,报告基于北京8类典型低收入社区样本(包括老城区、保障房、城中村、老旧社区等)的深度调研,通过大量一手数据发掘了社区特征、评估了居住环境和了解了居民的意见态度;在此基础上,张研究员进一步确立了低收入社区更新的总体方向和分类引导思路,比如说老龄化社区重在有机疏解人口、提高公园绿化率,老旧社区重在公共服务设施和公交站点设置,而城中村则重在人口管理的精细化和包容性等等。
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边兰春教授
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边兰春教授做了题为《城市更新的内涵演进与现实应对》的主题报告。报告首先梳理了国际上城市更新从“重建-复苏-更新-再开发-再生-复兴”的理念演进脉络,划分了我国城市更新理念变化的四大阶段;然后,报告分析了目前城市建设和转型的困境和问题,涉及景观生态与安全格局、地域文化与城市风貌、社会生活与公共空间、邻里交往与活动场所四方面;在此基础上,边教授相应地提出了城市更新现实应对的四方面策略,包括:休养生息、生态修复与可持续精明化生长,固本生根、城市修补与城市性特色化发展,滋养城脉、包容共享公共性品质化再生,激发活力、市民参与与社区多样化营造。
专题报告
与此同时,其他学者还结合我国各地城市更新的实践经验和特色做法,按以下四大版块展开了富有启示性的交流和探讨:
专题报告之“社区更新与邻里复兴”版块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甘霖
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甘霖做了题为《北京典型社区新城市贫困特征识别及剥夺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阐述了贫困的本质内涵及其相关的剥夺理论,确立了城市贫困空间的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报告不但识别和调研了北京不同类型的典型贫困社区,还建立了包含收入水平、消费结构、阶层认知、家庭结构等8方面、24项指标在内的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据分析和比较了典型社区的贫困特征,揭示了老城、城中村、老工业区、廉租房小区四类典型贫困的剥夺机制。最后,报告倡导了包容与利贫规划,认为消除贫困的关键在于破解制度剥夺,打破贫困空间锚固的关键在于促进贫困群体的自主流动性,而破解贫困自我积累的关键在于赋能而非补贴。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卢银桃
来自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卢银桃做了题为《社区场所活力重塑路径的探索》的学术报告。报告通过援引国内外邻里中心的1.0版和2.0版案例,提出了建构“15分钟生活服务圈的邻里中心3.0版”的系统构想:在层级体系上,基于对行政管理需求的适应而提出同其等级相对应的“街道-社区”两级邻里中心体系;在类型选择上,基于居民使用特征的调查而提出契合居民使用需求的功能设置和设施类型;在空间布局上,基于土地利用条件而提出四类布局模式和激发使用效率的功能交织模式;在管理运营上,则基于居民需求便利性而提出开放灵活的运营要求,并鼓励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管共治的建设管理模式。报告在最后还结合杭州实践,对我国邻里中心的建设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宗袁月
来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宗袁月做了题为《“以老养老”策略下老旧社区适老化更新研究》的学术报告。面对我国严峻的老龄化国情,报告选取南京市弓箭坊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了老龄化现状的详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不但通过老年群体的内部挖潜,提出了“以老养老”理念下的共享养老模式(包括:针对部分不能自理老人的新型养老服务机构,针对空巢家庭老人的社区共享聚落,针对主干家庭老人的共享社区),还以老年社群共享为定位,以小区商业共享综合体策划和设计为切入点,探讨了老城区高密度混合社区的适老化更新策略。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的高淑敏
来自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的高淑敏做了题为《多方协作下的东莞社区更新改造模式初探》的学术报告。报告以东莞樟木头镇樟洋社区“三旧”改造项目为例,重点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摸索和分享了“三旧改造”制度创新的工作模式和地方经验,包括:选择试点先行,有序推进“三旧”改造;创新组织平台,建立市、镇社区和开发主体的联动机制;更新运营机制,确定不以房地产开发盈利为目的的单一改造主体;探索创新供地拿地方式,统筹集体、国有、旧改、新增等不同类型的供地方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方式,合理划分责任主体;创新产业转型奖励机制以及规划引导、简政放权等等。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邓壹心
来自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邓壹心做了题为《健康城市视角下的社区更新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基于健康城市理论,重新审视了社区更新的内涵,提出了“健康社区”的理念及其包括环境健康、人群健康、社会健康在内的评估体系;然后在此框架的引导下,结合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社区的更新实例,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通过完善社区功能、疏通社区交通、建设体育公园、营造公共空间等方式和手段,来促进旧社区的健康更新、联动健康城市的建设,这也为我国社区更新与邻里复兴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俊发集团有限公司的朱晓琳
来自俊发集团有限公司的朱晓琳做了题为《城市更新视角下的社区主题式微改造策略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以昆明市斗南社区更新为例,尝试通过“花文化”主题的发掘和落实来梳理社区的空间、产业与文化系统,摸索一条主题式微改造的社区可持续发展之路。主要策略包括:在空间营造方面,突出社区空间结构,重塑公共交往空间,强化产业功能空间与项目落地;在产业融合方面,强调产社融合路径,构建保持社区活力的产业体系;在文化凸显方面,深挖斗南“花主题”文化,构建凸显主题的文化体系;在景观风貌提升方面,通过建筑改造营造社区特色风貌,通过公共空间景观提升环境品质,通过花文化主题设施展现社区景观特质等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郝凌佳
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郝凌佳做了题为《城市非正规性视角下的街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以我国大量存在的旧城生活性街区为对象,首先考察了非正规性空间载体的分布特点,发现其背后体现的是市民空间使用的智慧和功能的灵活转换,是一类处于监管之下的常态存在;于是,报告进一步揭示了非正规性空间内在的组织规则和隐形逻辑,并客观比较了非正规性空间与正规性空间带来的不同效应,既肯定了其在塑造宜人尺度、体现多样性和城市活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正视其难以管理、混乱无序等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报告从非正规性视角提供了社区统筹更新、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行公众参与行动手册等街区更新的规划设计策略。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林小武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林小武则做了题为《高校典型校园空间与周边老旧社区共享策略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敏锐聚焦于“高校空间和周边社区的共享”现象,以武汉市两所高校为例,综合应用了多类实证方法和环境心理学理论,从道路网结构、校园环境特色、校内师生活动特征、活动设施布置等方面入手,比较和研讨了两所高校校园空间的开放可行性。然后以此为依据,从空间开放方式和管理措施两方面大体探讨了校园和周边社区开放共享的基本策略。
专题报告之“历史保护与城市双修”版块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刘康宁
来自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刘康宁做了题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导则编制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针对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更新需求迫切、规划编制缺位、保护管理薄弱等实际问题,尝试将保护规划和更新规划相结合,以“满足主体使用要求、规划相互兼容、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等为切入点,不但形成了“类型化、层进式”的逻辑框架,还构建了“系统集成、要素整合”的内容层次,并革新了“图文并茂、刚柔并举”的表述方式,最终探索性地创立了包括“总则-通则-细则”在内的、多层次的适宜性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导则体系。
绍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彭俊
来自绍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彭俊做了题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古桥保护与利用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针对“古桥”这一类特殊的历史资源,首先阐述了其类型和特点,调研了快速城镇化对古桥本体及其周边环境的破坏情况;然后结合地方实践,较系统展示了古桥保护规划和展示利用的工作框架:一方面通过古桥现状资源的评估和特色价值的研判,科学划定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实施严格的管控措施;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古桥管理及其展示利用,建立:以满足慢行系统为主的交通方式,与水上风情线相结合的旅游模式,与历史文化街区相结合的展示模式,桥碑、桥亭、古桥博物馆的参观模式等等。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薛瀚
来自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薛瀚做了题为《特质着眼,品质着手:西北中小城市双修规划策略》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探讨了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问题,指出其应将“因地制宜突出城市特色、保障民生提升城市品质、量力而行推动项目落实”作为城市双修工作的主要切入点;然后,立足于宁夏中卫市“生态敏感的水城、历史悠久的古城、快速成长的小城、旅游兴盛的名城”的城市特质,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总体城市设计等技术手段,提出了中卫市双修规划的系统策略,包括:修复织补,提升城市生态品质;立足更新,修补多级设施网络;多管齐下,疏通交通脉络;体验提升,强化古城文化特色;强化管控,重塑沙都风貌特色等,可以为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的双修工作提供借鉴。
华中农业大学的李静波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李静波则做了题为《历史文化街区游憩领域圈社会分异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选取汉口典型历史文化街区(“八七”会址片区),通过居民、游客两类人群的调研、比较和定量分析,发掘了历史文化街区游憩领域圈的社会分异规律:居民游憩领域圈多分布在居住区内的公共空间及生活型街道上,以聊天、棋牌等游憩活动为主;而游客游憩领域圈多集中在商业步行街或历史文化景点内,以拍照、观赏、餐饮等游憩活动为主;业态类型的差异和不连续是造成二者分异的主要原因,而公共绿地空间则成为二者重叠的主要区域。鉴于此,报告认为一定程度的社会空间分异反而有助于不同阶层游憩领域圈的共存和“绅士化”进程的抑制,并围绕着历史街区的改造阐述了个人见解。
专题报告之“工业区更新与再生”版块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沙靓
来自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沙靓做了题为《触媒带动的城市传统工业片区用地更新规划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详细阐述了触媒带动下城市传统工业片区更新的可能性和技术策略:首先,基于综合产业空间、改造成本、生态环境、交通组织、文化基底等多个维度,评估工业片区更新潜力的分布格局;然后,以产业拓展、功能提升、生态利用、综合改造为主要动力来选择触媒空间载体,通过植入物质触媒与非物质触媒,构建触媒体系框架与协同关系;最后,在明确总体控制与发展秩序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更新的分期计划,激发工业片区更新活力与发展吸引力,进而实现自身与区域效益的双赢。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的周文
来自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的周文则做了题为《北京活力地区城市基调及多元化研究及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根据活力地区的定义,以“活力地区”的辨识和评估为基础,剖析了商业、商务、科技、文化四种活力地区的人群需求,并搭建了北京活力地区的8大基调主题和123项管控内容体系。依循这一方法框架,报告将“4+N”的管控体系叠合应用于中关村科学城的更新实例,从交通瓶颈、公共空间、历史记忆、生活设施等方面入手,详尽演示并最终确立了该活力地区更新的行动纲领和管控建议。
专题报告之“更新规划与机制创新”版块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的王俊森
来自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的王俊森做了题为《新时代旧城更新实施型规划编制探讨》的学术报告。报告基于对新时代背景下规划转型的分析和判断,提出了编制旧城更新实施型规划的概念和目的,探究了编制旧城更新实施型规划的思路方法和内容框架,包括:目标定位与实施策划、制定用地和实施细则、资金估算及实施保障等;在此基础上,报告又以襄阳市规划实践为例,在更新实施型规划的编制与落实过程中更多地融入了实施性考量,不但提升了旧城更新规划的可实施性,也保障了存量规划目标的有效实现。
深圳市宝安规划设计院的邓红
来自深圳市宝安规划设计院的邓红做了题为《多元利益主体的城市更新容积移转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根据深圳城市更新的政策语境和台湾都市更新的经验启示,并结合西乡北高端制造产业区的更新实践,就城市更新中关键的技术性问题“容积移转”展开了重点探索和权衡测度,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利益主体,详尽明晰地图解和阐释了该如何因地制宜地转移“更新容积率”。报告人明确指出,这一做法的核心目标是要规避各个权利主体之间“利益平衡难、政府公益性项目落地难、城市环境品质成片提升难”的三重瓶颈,以保障复杂权属中城市更新的高标准、高效率实施。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陈星
来自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陈星做了题为《存量背景下基于功能分类的城市更新区域识别指标和监测平台构建》的学术报告。报告通过对上海市城市空间政策的解读和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提取出城市居住、工业和商业商办等典型更新区域的识别指标;在此基础上,为了构建城市更新区域识别和评估监测的动态平台,该报告还进一步诠释了城市功能区域识别的技术路径,即:结合传统数据和大数据的指标筛选和图解分析,涵盖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重维度,可为城市更新和规划设计的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丁成呈
来自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丁成呈做了题为《转型期开发区非正式更新的机制研究和规划建议》的学术报告。报告聚焦于开发区的非正式更新活动,首先辨析了非正式更新的概念和内涵,阐述了非正式更新的渐进性、自组织性和空间分异性特征,然后从空间生产转向和制度成本约束两方面揭示了非正式更新的动力机制,最后为了规范和建立合理的更新机制,报告提出了包括保障政策延续性、厘清政府角色、转变治理模式等在内的一系列规划建议。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赵龙飞
来自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赵龙飞做了题为《通过城市更新统筹规划提升城市品质的探索》的学术报告。报告认为多方诉求在城市更新中的集中体现,已使多方共赢的规则变成至关重要的一环,于是提出了“城市更新统筹规划”的做法和模式;而车公庙作为城市更新片区统筹规划的首次实践,也尝试着确立了更新统筹规划编制的内容体系和抓手,主要包括:突破土地权限,片区整体更新再造;新增专项研究规划,针对性解决片区整体建设问题;三级管控,确保规划实施的高度落实等,有望通过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城市统筹更新项目来推动高品质城市空间的建设。
由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吴晓教授(东南大学)和副秘书长唐燕副教授(清华大学)联合主持的本次专题会议历时一天,涉及面广,从理论到实践,从技术到制度,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的方方面面,场面热烈,先后吸引了约500余人次的关注和参与,引起广泛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反响。
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吴晓教授(主持)
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唐燕副教授(主持)
题会场的论文宣读证书颁发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