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大数据与城乡治理”研讨会> 正文

马向明:大数据分析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2015-06-05 17:11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编者按:

2015年5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承办的中国科协年会分会场“大数据与城乡治理”研讨会于广州举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作了题为《大数据分析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的报告。马向明总规划师分析了区域规划的发展过程及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以珠三角全域规划为例详细分析了大数据在其中的应用情况,通过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珠三角的碎片化的空间结构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一、区域规划的起伏

区域规划哪里来?最早就是从区域层面回答这个问题,在区域层面去回应某种问题。比如说,英国开展区域规划,一是对区域性迫切问题的回应,二是与地区自治与分离运动相关,三是作为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的支持性工具。

区域规划本身具有很大的起伏,20世纪50年代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实现每一个国民都享有体面的生活。于是,“ 在 1950s 和 1960s 区域主义被看作是取得security, peace, development and welfare的重要战略手段”,所以区域规划比较火;70年代之后,由于凯恩斯国家福利主义的失败,自由主义再度兴起---新自由主义:承认市场的非完美性,但主张国家干预最小化,这时区域规划受到冷落,甚至停滞;80年代之后区域规划又重新兴起,可以看到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全球化之后,有很多资源是全球来获取的,地方和城镇的关系、城镇与区域的关系有点脱钩,很多东西直接跟外围联系。但是另外一方面,城镇以区域为后盾参与竞争,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地方场所的作用在整个全球化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变化。原来说场所和区域位置决定你的发展机会,但是各种技术发展之后,这些位置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比如以前开旅馆都是在马路边,现在手机导航一出现之后,很偏僻的旅馆只要可以做得好的话,都有人去了,不再是路边的这些区域位置。同时,在八九十年代,政策管制的撤销和减少,使地方的发言权进一步下降。然而,现实的发展是非均衡性的。在政策优惠普遍化后,正是“地方”使你与众不同。很多地方的发展并不像大家想象的,一开放,一建基础设施,人就来了,因为发展的地方毕竟是少数,这个涵盖的内容是最重要的因素,很多文献说地方政府对全球化最恰当的回应就是营造一个有质量的场所,场所的作用又重新回归了。整个空间区域的思考,刚才说地方的竞争力可能不仅仅是交通设施通了就好了,这个场所所聚集的产业等等,以前是叫中心地,现在叫关系地。现在看到一些区域干预的迫切性,但是在国家层面去解决问题显得太远了,单个城市去解决这个问题又太单薄了,所以区域规划走向复兴,在区域层面思考问题。例如,伦敦重新成立了大伦敦规划,美国也提出了2050年的展望。

二、趋势与大数据时代的机遇

从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有很多起伏,这个起伏告诉我们区域规划很复杂。区域规划存在三个不确定:首先,没有确定的编制单元,有的以行政为单元,有的以流域为单元,有的以经济区为单元;其次,没有确定的目标,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样的;再次,没有确定的编制主体,有的是中央政府,有的是各部门,例如,在中国,区域开发规划是发改委,土地利用规划是国土部,城镇体系规划是建设部,规划主体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主体带来的区域规划也不同。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珠三角其实是做了四份区域规划,分别是1989年启动的《珠三角城镇体系规划》、1994年启动的《珠三角经济区现代化规划》、2004年启动的《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8年颁布实施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首先,从编制主体来看这四份区域规划,第一轮是省建委,第二轮是省政府,第三是建设部和省政府,第四轮是国务院,编制主体在不断的变化。

其次,从编制的内容来看,第一轮强调90年代经济增长极;第二轮强调“经济发展+区域协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发展观;第三轮强调“经济+环境+区域与社会公平”统筹兼顾的区域发展观;第四轮强调“经济、环境、效率、公平、创新”统筹兼顾的宜居价值观。

区域规划在范围、内容和编制主体方面的不确定性,不仅带来技术上的难题,更使得数据的来源,连续性和可对比性成为极大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区域规划的趋势是走向空间的多规合一。珠江三角洲的第五次区域规划讲的是珠三角全域规划,是空间的概念。西方区域规划的趋势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空间的聚焦,二是区域之间的合作,三是一种行动--通过行动来解决问题。大数据的出现为我们认识空间和营造区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数据有记忆功能,10年前说的一句话,我可能忘记了,但是在网络上一查就出来了,数据还有对比性,给我们这个时代做区域规划带来很难得的机会。

三、大数据在珠三角全域规划中的应用

2014年世界银行报告《东亚城市景观变化》中将珠三角列为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连绵体,超过长三角和东京湾地区。为什么说珠三角是最大的呢?这是通过一些具体的空间的联络性界定的。

(一)对区域的认识

从人口分布角度来说,2012年,珠三角以占全国0.6%的国土面积,承载了4.2%的人口,人口密度高达1035人/平方公里,高于长三角(940人/平方公里)、京津冀(475人/平方公里)。

从国土开发强度来看,根据卫星影像解译数据,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约1570平方公里,2013年已达到约8534平方公里,增加了近5倍。快速的村镇工业化、城镇化,催生建设用地快速扩张,部分城市国土开发强度超过30%的警戒线。(参见图1-1)

图1-1

从区域空间扩张历程来看,珠三角受地形和开发力的影响,形成了三种连绵形态:广佛丘陵(摊大饼)、东岸台地(面状)、西岸水网(散点/线状)。

从区域性产业集群的形成来看,珠三角并非单纯的“诸侯经济”,在长期的竞争与合作过程中,珠三角形成了鲜明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和差异化发展格局。我们进行了一些企业数据的处理,2014年整个珠三角在册的企业有180多万,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地址,可以看到很多产业是有一些特点的,比如电子是在东莞,金融类企业深圳的特别强,可以看到传统上认为的珠三角无序竞争,其实市场是形成了自己的分布,这样的话,把所有的东西归纳在一起,珠三角讲来讲去一堆的中心,大量的产业就是围绕着香港和广州。

图1-2

再看看这些开发地段的企业分布密度、人口分布密度、建设用地产出分布,如(图1-2)得出的结果,因为GDP的产出只有镇这一级,用了灯光和GDP的匹配再来反推这些地方,来看GDP的产出,再看看公交站点,通过这些导航软件上的公交站点抓出来,再把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设施的分布,珠三角的建城区有9000多平方公里,真真正正哪些产出比较高,设施已经好,比较成熟的城市化,其实是这样的分布,跟我们看到的9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分布是不一样的,可以看到轨道的分布,城际轨道的联系,我们说“三旧改造”的方案能不能根据经济的活动跟核心区的一些内容联系在一起,跟世界100个城市联系起来,除了香港,广州大于深圳。对于外部的企业到珠三角这里设点,最多选的点是广州,一些珠三角的企业到外面去设分支机构,很多是来自于深圳,广州和深圳这两个城市是截然不同的,广州是一个门户城市,深圳是一个经济中心,很多总部在深圳,是总部经济,为什么说深中通道这么重点,目前深圳西岸跟广州这个门户城市联系,这是不够的,还有旁边的经济中心,这样才能带动西岸的发展。我们对整个珠三角的网络状况有了很清晰的了解,如果停留在原来的一些传统数据上,对珠三角是达不到这种认识了。

(二)对发展的论证

有了这种认识,我们看看未来的机遇,一个很大的机遇就是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珠三角的发展从来都与两点相关,一是世界的潮流,二是国家的命运。 “一带一路”倡议究竟带给珠三角带来什么机会?“一带”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的企业成为跨国公司,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之后,享受的是企业分散的好处,但是带来分散的风险,不同的国家法律制度不一样,“总部”能力要很强才能应对风险。当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城市的服务功能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持?这一类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有强大的支撑,这些发展来自于社会的基础,而社会基础是珠三角承担“一带一路”总部功能的独特优势。广交会50年的历史,营造着大量与这些地方的来往的基础。广州是珠三角的门户,但仅仅成为珠三角的门户是不够的,应该成为中国通往整个南部的枢纽门户,这才是广州的方向。“广交会”设立,推动广州批发贸易服务功能强化;“深交所”设立,推动深圳金融服务功能强化。如果要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成就国家的功能,珠三角需打造中国南脑,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国际交流合作机构。目前,珠三角只有一个前海合作论坛,中国往南走,就要策划很多功能,成为国际合作的交流平台。

(三)对方案的佐证

图1-3

珠三角的企业是很分散的,人口是很集中的。珠三角这个连绵区,跟美国的连绵区,是通过扩散在外围发展边缘城市,日本的连绵区是产业从母城扩散出去,这两种连绵区居住产业扩散都跟母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张力,不能让它跑得太远。而珠三角的产业发展是外源性的,所有的投资来自外部--新的企业。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地方选取的产业园区都是对外交通最便利,而不考虑跟母城的联系,所以广州的园区东边30公里,惠州的园区也是40公里到大亚湾。这样的状况造成所有的园区都是分离的,这个产业发展引起了生活的需求,新城建设,新城建设的逻辑是土地出让获取资金,土地出让哪里最好卖,当然是老城,出现了产业在外围,生活发展在老城,第一步已经是分离的,第二步再分离。为了解决这个联系问题,就需要进行交通建设,珠三角这个连绵区是早熟的,可以看到这里建一个园区,那里建一个园区。中心地带不能让它这样继续去建,外围的园区要有服务的配置,才能解决珠三角大量的交通问题,所以提出“集合城市”的概念,外围绝不能像东莞,整个东莞的新城在莞城这里建,结果整个东部的这些高端人都住在莞城,引起交通堵塞和雾霾,我们说要进行几种类别的配置,包括一些镇。整个珠三角,也许按照200万的标准把一些城市集合起来,这样来配置,我们看看能不能用手机信令数据来识别他们的联系,来看看珠三角哪些城市应该是撮合在一起进行公共配套,把它连绵成一个网络型的城市,但是手机的信令数据分析还在进行之中,我们希望这个数据出来之后,可以让我们识别珠三角将来的集合是怎样的。(参见图1-3)

(四)对思路的启发

图1-4

我们生活在珠三角,觉得长三角是个水乡,为什么珠三角没有水乡这个事情?从图1-4中可以看到,长三角是一条大河、一个湖,周围很多小河,所以有水乡文化。在珠三角,珠江是若干条河,珠江口有8个口,这种状况意味着珠三角的形态是怎样的呢?我们要不要去追求像长三角这种小桥流水的印象呢?这是带给我们的思考。我们最近看环境的问题--PM2.5,我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珠三角过去10年100多个点的数据算出来,看到珠三角的PM2.5的问题其实跟气侯特点密切相关,比如雾霾的分布,冬天是1、2月和10月最高,夏天是最少的。传统的城市规划里,我们说夏季主导风向,上面不要做工业,但是珠三角地区完全反了,冬季的主导方向不要去布工业,我们的工业不要布北边,原来说工业不要布南边,因为夏天风速高,把空气都吹走了,冬天风速下降,佛山好不容易把陶瓷转到清远,结果这个风又吹回来了。

珠三角处于水网地带,水网地带就是最大的风廊,这些江河开发要不要像过去一样贴着江来建?在工业化时期我们开发的动力是港口工业,所以要建在江边。但是在后工业时期,港口建设已经不需要了,我们的生活居住有没有直接必要建在水边,是否可以后退一点?如果说珠三角是全球最大的都市连绵区,我们测算这个面积,连绵地段达1.5万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这个距离大概有60公里宽的一条带,带来最大的问题就是与自然的接触很难。我们国家的公园体系,或者是世界的公园体系,一般解决的是城市公园,外围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城市公园解决居民锻炼身体的需要,自然保护区借助自然,但是这个借助自然的东西太遥远了,所以在外围建很多国家公园,离城市都很远。我们去研究这些公园里,像加拿大和美国提出,德国有区域公园,要在城市连绵地带建一个既让你接触自然,又能够很便利地接触,如果国家公园建到韶关去,对城市居民来说是太遥远了,要把自然的保护引进来。为什么不叫国家公园,国家公园一定是风景独特,所以要在连绵区去保护自然。但是周末休闲就跑到绿荫里,骑单车就在绿荫里骑,我们看旧金山湾,世界著名的创新中心,它的城市建设区是绕着湾区,但是你看看这些锻炼身体的地方都是在周边的山里,我特意去看了看,这个居住区在这里,外围这些山都是骑单车和步行的人,城乡之间是一种可达性的道路,看看珠三角,城市是城市,村是村,确保可达性,看看洛杉矶这个城市,修的这些山,不是城市公园,是这样的做法,让你去接触自然。

如果在广州,真正使用密度最高的是水岸边,大学城周边是骑车最多的地方,我们说要把这种环境治理跟健康生活的需求结合起来,现在为什么达不到?海珠湖公园这么大却没有一个体育设施,珠三角6000公里长的各种堤岸,把这些堤岸以及周边绿化好的地方建成一个带状公园,就是很好的事情。说到绿道,香港21%是建城区,42%是郊野公园,把深圳和香港进行对比,你就发现问题了,深圳有49%的生态用地,香港有42%的郊野公园,这两者在人们城市生活中有什么差别?你再看看深圳,深圳的城区很多,城外很少,划分地的可达性和开放性不足,导致生活品质不一样。你去看看深圳最近做的深圳湾,这个人流很多,看看柏林这个城市,周边修的滨江公园,让人们去骑单车。将来的珠三角,我们把所有的堤岸做成一个堤岸公园,整个珠三角城市周边就有很多与自然相伴的堤岸,未来我们不要去羡慕长三角的小桥流水,我们就在堤岸上进行健康的运动和生活。这样的话,整个堤岸是很漂亮的,把这个堤岸公园造起来,形成中山到珠海和江门之间一体化的生活。其实城市公园布置有两种,城市里需要运动设施,外围进行郊野活动。将来珠三角的城市,城市中心的公园都做社区体育运动,在外围堤岸连成一个连绵的堤岸带,形成我们的高速公路网连接这些园区和枢纽,轨道网连接主要的城市中心,让这些堤岸的网络把绿色的空间串联起来,形成三个网。

四、一点体会

通过研究过程,我深深地感到,第一,这种数据留下的脚印让我们可视化很多东西,有利于我们认识事物的面貌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第二,数据时代,数据源空前丰富,对规划思路的启迪和方案的佐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第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自己的很多结论都是可以以这些数据为基础的,没有这些数据摆,你看不出他们之间的联系。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专家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