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学会动态> 正文

自由论坛八:“轨道都市”

2015-09-21 13:33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9月21日,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在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主办了“轨道都市”自由论坛。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刘奇志副局长主持了论坛,香港何黄交通顾问有限公司黄良会主席、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杨东援教授、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陆化普所长、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薛美根所长等十位专家学者作为特邀嘉宾围绕区域一体化背景下轨道与城市功能组织、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的结合、轨道枢纽与城市中心体系的关系、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等多项内容进行了交流。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轨道与城市功能组织方面,来自深圳交通研究中心的林群主任认为,不同空间尺度下城市居民的活动需求和活动特点决定了轨道交通在线网层次定位、速度设计和站点密度等具体技术要求的不同。城市群尺度下,居民出行主要是以城市间的商务活动为主,出行距离长,对出行时间、舒适性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高速城际轨道服务;而都市圈层面,通勤出行占主导,需要满足一天内往返的时间需求,而轨道快线能较好地满足其交通需求。陆化普教授同样认为,城市的用地形态决定了交通需求特性,从而间接决定了交通结构,需要多层次的轨道交通与用地形态相适应。但在同样的设施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运行服务的组织来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要求,如东京通过普速列车、区间快速等多模式的运营方式来实现不同通勤距离的时间均等化。

如何处理好轨道线网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薛美根教授提出“适应性、弹性”的发展思路。他结合上海的实践经验说明,轨道网的建设目标应站在城市整体发展目标上思考,应结合城市发展、空间拓展的阶段性安排轨道交通建设时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很多城市出现需要建设轨道的区域空间资源被挤占,而无法建设轨道的现象,对此,杨东援、潘海啸等教授认为城市发展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在城市重要交通廊道上应提前预留空间,同时将轨道站点周边地下空间作为站点建设的一部分。

关于轨道交通枢纽与城市中心的关系,薛美根教授、林群主任等多位专家认为枢纽的定位与城市功能定位密切相关,不同等级的城市中心需要相应等级的轨道交通枢纽与之相匹配。

轨道交通与城市建设共同发展任重道远,与会专家指出轨道都市建设的难点在于体制设计与制度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重轨道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需要交通、经济、规划、社会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承担责任,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轨道网建设与城市的发展,实现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