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文 题 目 | 作者 | 来源期刊 | 刊出期次 | |||
一等奖 | ||||||
中国规划改革面临倒逼:城市发展制度创新的五个机制 | 张庭伟 | 《城市规划学刊》 | 2014(5) | |||
二等奖 | ||||||
土地财政:历史、逻辑与抉择 | 赵燕菁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4(1) | |||
“和谐城市”规划理论模型 | 吴志强 刘朝晖 | 《城市规划学刊》 | 2014(3) | |||
“城市开发边界”政策与国家的空间治理 | 张 兵 林永新 | 《城市规划学刊》 | 2014(3) | |||
三等奖 | ||||||
长三角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城市体系比较研究:基于企业关联网络的分析方法 | 唐子来 李 涛 | 《城市规划学刊》 | 2014(2) | |||
从结构性失衡到均衡——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与未来趋势 | 朱 金 赵 民 | 《上海城市规划》 | 2014(1) | |||
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 | 张京祥 申明锐 | 《国际城市规划》 | 2014(5) | |||
土地发展权、空间管制与规划协同 | 林 坚 许超诣 | 《城市规划》 | 2014(1) | |||
扩展领域中的城市设计与理论 | 童 明 | 《城市规划学刊》 | 2014(1) | |||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模式比较及规划策略 ——基于中部和东部地区案例的研究 | 赵 民 邵 琳 | 《城市规划》 | 2014(12) | |||
“陷进”或抑“透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情境辨释 | 郝晋伟 | 《城市规划》 | 2014(2) | |||
大模型:城市和区域研究的新范式 | 龙 瀛 吴 康 | 《城市规划学刊》 | 2014(6) | |||
佳作奖 | ||||||
城市中小学布局规划方法的探讨与改进 | 宋小冬 陈 晨 | 《城市规划》 | 2014(8) | |||
重塑边界:总体规划改革与地方实践 | 郑德高 葛春晖 | 《上海城市规划》 | 2014(2) | |||
1990年以来上海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 | 田 莉 戈壁青 李永浮 | 《城市规划》 | 2014(6) | |||
山地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理论建构与学术意义 | 赵万民 汪 洋 | 《城市规划》 | 2014(4) | |||
空间布局协同规划的科学基础与实践策略 | 樊 杰 蒋子龙 | 《城市规划》 | 2014(1) | |||
从速度到质量: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考 | 于涛方 | 《上海城市规划》 | 2014(1) | |||
论西方诚实信用原则对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的启示 | 文超祥 刘 希 马武定 | 《国际城市规划》 | 2014(1) | |||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 周 敏 林凯旋 | 《现代城市研究》 | 2014(2) | |||
提名奖 | ||||||
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 | 周 婕 | 《城市规划》 | 2014(3) | |||
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空间规划方法探讨 | 秦 萧 甄 峰 | 《现代城市研究》 | 2014(10) | |||
城市空间规划评估:市场失灵还是规划失灵 | 黄 珍 | 《城市规划学刊》 | 2014(5) | |||
空间治理:中国城乡规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 | 张京祥 陈 浩 | 《城市规划》 | 2014(11) | |||
新时期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态势辨析与战略选择 | 赵 民 李峰清 | 《城市规划学刊》 | 2014(4) | |||
中国城市一体化地区形成机制、空间组织模式与格局 | 方创琳 张永姣 | 《城市规划学刊》 | 2014(6) | |||
生态容积率(EAR):高密度环境下城市再开发的能耗评估与减碳方法 | 杨沛儒 | 《城市规划学刊》 | 2014 (3) | |||
资本的空间不平衡发展:城中村的空间生产 | 胡 毅 张京祥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4(5) | |||
新城市主义理念下大昆明城市空间扩展控制及其优化研究 | 赵鹏军 李 铠 | 《现代城市研究》 | 201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