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规划动态> 正文

中国科协2022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科技志愿者杨慧

2023-02-20 10:29 来源:中国

导读: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推荐的科技志愿者杨慧被选树中国科协2022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特此分享其规划志愿服务事迹。

希望广大规划科技工作者加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志愿服务队伍,成为“规划志愿者”,以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为榜样,汇聚合力,协同推进,不断促进规划领域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水平整体提升,持续推动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广度、深度和精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2年10月15号国际盲人节,正值党的二十大前夜,在新京报微博直播间,一场主题为“倾听视障群体的声音”的直播吸引了30多万观众在线观看。山东建筑大学教师杨慧作为城市规划领域的嘉宾,与盲人摄影师胡华建一起畅聊城市中的无障碍建设。杨慧提到参与城市无障碍建设的初衷:

“我来自城乡规划学专业,学的是对城市空间、城市环境的设计与创造,做的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工作。专业的要求让我更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友好性与适应性建设,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空间使用感受。伴随着人生经历和工作实践的增长,一种感受越来越强烈,那就是城市规划与建设并不是规划师设计师一厢情愿的事情。

不常见的视障人群、街头玩耍的儿童、小区里看孩子的老人、以及怀孕的妈妈、低视力者,甚至是所有人,他们的真实需求到底是什么?规划师如何看见需求、如何理解需求?传统的座谈和问卷方法,能否建立信任,表达真实意见?所有规划设计的前提,必需是了解人、理解事、融合情。”

一、用脚步丈量大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杨慧任教于山东建筑大学,十七年来一直扎根于教学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了她耐心、细致的性格,也激发了她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的敏感与关注。环境行为、空间互动、城市活力,一直是她专业研究的关键词。杨慧的研究论文《基于物质空间环境的历史商业街区行为研究》、《城市步行商业街活力评估——以济南红尚坊为例》获得山东省城市规划学会论文比赛一等奖,其主持的住建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绿色街区形态控制与活力引导》以研究成果和研究等级双优秀的成绩顺利结项。指导学生开展的城乡社会调查《通学径·少年游——济南古城片区小学生通学路径调查》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综合调查实践报告评优二等奖,《走过路过已错过——北方某高校校园失落空间调研》提名WUPENiCITY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际竞赛金奖。

1.jpg

二、观察祖国发展成就,记录社区生命叙事

不同于城市中心区、商业区的繁华与喧嚣,社区生活圈呈现的忙碌与热闹更显真实与温馨。晒太阳的老人、陪孩子玩耍的父母、匆匆赶路的青年……一幕一幕生活场景叩击心弦,让杨慧忍不住要去记录生活的美。自2017年起,杨慧开始深入社区进行调研,从自家社区开始,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展开详细调研,收集居民的使用评价,尤其关注老人、儿童、孕婴、残障等弱势人群的意见。

“人”本身就是一把尺子,用来衡量自己的家最合适不过。社区调研,就像为社区做一次全面体检,大到建设环境、服务配套、广场绿地,小到台阶高度、座椅朝向、植物养护、交通停车。一人一事,一草一木,都是社区永续发展的基石。五年间,杨慧走访全国300余社区,为100多个社区进行了精细化的社区体检,利用专业技术完成了7套完整社区建设方案,80余个社区公共空间微改造方案。

社区是人们的家,伴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社区中的人与事也在不断变化中。在社区走访与调研之后,杨慧萌生了记录“社区生命叙事”的想法,以社区生活日常为主线,以朴实、细腻的生活叙事方式,展现社区精神风貌,表达社区在国家治理结构中的价值,形成社区自我认同。2022年,个人调研行程4000公里,共完成3个社区的生命发展叙事记录,采访社区书记、社区达人,收集社区老照片,记录社区建设历程。

2.jpg

三、引导居民力量,建设人民的城市

从第一次鼓气勇气敲开社区居委会的大门,到现在组织居民活动时微信群里的一呼百应,社区工作的前提和重点一直是如何建立居民信任。杨慧一直坚持“从居民中,来到居民中去”的指导思想,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服务中发现点滴需求,抽丝剥茧解决居民问题,截止目前杨慧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00小时。

杨慧更注重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充分表达诉求,行使居民权利。在社区公共空间的微更新方案的制定中,她以规划师身份,组织居民面对面讨论需求,明确问题,一遍一遍详细解释方案,邀请居民参与方案评价,小微空间的更新改造更是邀请居民自己动手搭建。

尊重社区地方特色延续社区地方文化,鼓励居民参与地方建设,逐步建立社区发展“共同体”。“人”是社区营造最大的资源,培养居民力量,从共治逐步实现自治,是杨慧认为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杨慧更希望将志愿服务的种子播撒的更远。自2021年杨慧参与组织社区的暑假托管,主动承担了社区托管课程,为孩子们讲解城市历史、城市建设、中华文化,我们的城市为什么会建设成现在的样子,带领孩子动手制作城市模型,观察生活中的美好。后来暑假托管扩展为社区教育课堂,孩子、家长、居民、党员都参与讲学,课程内容也持续扩充,革命历史、城市生活、社区美化无不包括其中。杨慧个人讲学超过60场次,也带动居民自发组织各类集体活动,社区的凝聚力在一点一滴增加。

3.jpg

四、引领青年、薪火相传,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为一名党龄21年、教龄17年的老党员、老教师,“传承”是刻在杨慧心底的责任。在教学中,杨慧主讲“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空间与环境行为”等课程,把课堂搬进社区,让学生了解真实的设计需求,也用知识与理想反哺城乡建设。

杨慧带领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观察祖国发展成就,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山东建筑大学组织“规心睦里”学生社会实践团,以规划初心营造和睦邻里,吸引了百余名大学生参与。学生实践服务获得了社区与居民的认可,获得中国青年报、齐鲁晚报等媒体的报道,杨慧也获得山东省“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新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并受世界杰出青年社区(Global Shaper Community,GSC)邀请,分享高校参与基层治理的实践与经验。

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为,杨慧带领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号召,鼓励青年学生承担更多社会责任。2022年与街道办和社区共建,成立“社区规划师工作室”,以高校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参与社区教育、服务社区更新、带动社区营造,长期陪伴社区发展,与社区共同成长。2023年初,与共青团济南市委等单位共同发起“城市行走计划”,吸引更多青年参与城市发展建设。

4.jpg

五、微光成炬,奉献永续,弘扬志愿者精神

无论是在城乡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还是引领青年学生共同参与,杨慧始终不忘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杨慧加入了2个志愿者团体,在“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团队中,杨慧发挥规划师特长,翻译引进国外文献资料,其中20余万字的“大伦敦规划(London Planning 2021)”是全网唯一的全文完整翻译,总阅读量超5万次,为国内规划行业提供了案例资料;在“知远无障碍(Link Afar)”公益团队中,杨慧发挥语言特长,为视障与听障人群进行英语技能培训,赋能障碍人群就业。

5.jpg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杨慧身上,展现了友好、包容的大爱,以梦为马,代代传承的奉献精神。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