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规划动态> 正文

厦门:“三规合一”,城建规划不“打架”

2014-12-01 09:34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林世雄 谢嘉晟

城市发展中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为解决这一难题,厦门市上月召开“多规合一”专题研讨会,探讨在已运行的发改、国土和规划“三规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涉及环保、海洋、林业、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交通等部门的规划职能,力争整个城建规划都只看“一张图”。

今年9月,厦门在省内率先整合发改、国土和规划等三部门的规划职能,形成“三规合一”,有效避免了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规划打架”。从近三个月来的运行情况来看,新编制大大缩短了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限,大大简化了审批手续。

旧编制下,建设项目在策划阶段要逐一报批,由于这一阶段不确定因素太多,一些策划项目可能会在最后一个环节因不符合规划要求而胎死腹中,这对很多建设项目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项目即便获准立项后,还要再次向规划部门逐一报批,从项目建议书开始到核发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限就要122天。实行“三规合一”后,从项目建议书至施工许可核发,总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22个工作日缩短至49个工作日,前期工作总时限压缩了1/3以上。

据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胡亮信介绍,“三规合一”科学划分了行政审批阶段,打破了部门藩篱,优化了审批环节,创新了报审模式,大幅提高了前期工作效率和政府项目决策效能。

对厦门百姓来说,“三规合一”带来的好处同样看得见。

“生态林地、基本农田以往经常因城市开发建设而被‘蚕食’,‘三规合一’从规划上消除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说,“三规合一”明确了各类规划的“红线”和边界。比如,对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可能产生的冲突,“三规合一”明确了保护和建设的空间,划定了约980平方公里生态控制线,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明确了底线。“三规合一”后,土地利用不看项目需要,只看功能要求,依据功能布局来调整土地利用,保证了社会利益最大化。

据悉,厦门已终止所有在生态控制区内的项目审批,出现在生态控制区40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正逐步被清退。厦门西堤的海湾公园就是“三规合一”编制实施后修正的项目之一,海湾公园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属非建设用地,在城乡总体规划中却属建设用地,“三规合一”把海湾公园重新调整为生态控制用地,公园被永久保留。

目前,“一张图”构建全市统一的空间信息联动管理和业务协同平台在厦门初步形成。接下来,厦门将着手推进规划控制线立法,把划定的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等控制线纳入地方立法。

记者手记>>>

城市规划是系统工程

刚修好的马路今天开膛铺管道,明日破腹架光缆,这就是典型的“规划打架”案例。

从厦门“三规合一”中,我们看到统一规划带来的好处,除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简化和审批时限缩短外,还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

更重要的是,首先确定了“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从城市整体规划到“多规合一”,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多规合一”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厦门“多规合一”之所以做得快做得好,原因就在于“美丽厦门战略规划”这一战略规划,统一了发展愿景,明确了发展目标,推出了“多规合一”的编制和实施。

也只有对厦门的发展愿景进行统一后,“多规合一”才不再是单纯的规划调整,而是在发展愿景下进行统筹。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