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规划动态> 正文

建议上海新一轮城市规划和住宅设计重视通邮要求

2015-01-05 15:59 来源:联合时报 作者:吴复民

“早报难以早读”,当天报纸午后才能收到;原本送上门的挂号信现在大多只能收到一张通知,用户得带上证件去邮局领取……一段时间以来,民众对上海邮政服务质量的投诉持续上升。笔者调查后发现,其中既反映了员工流动性大、投递质量不稳定等邮政内部管理存在的不足,也暴露出上海在城市不断扩容、城镇化快速推进中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

其一,原属郊区的宝山、闵行、浦东一些区域,人口大量导入,而行政管理仍按原镇、村管理模式,基础设施规划没考虑增加邮路的需求,配套服务仍按农村地区配置,从中心城区迁入的居民相当长时间无法享受与市中心相同的通邮服务。以地处闵行区浦江镇的陈行邮政支局为例,服务面积为102.7平方公里,1999年投递服务人口为10万人。至2013年发展了78个住宅小区,增加住户57333户,投递服务人口猛增至55万,城建规划中却忽视了邮政网点设置的同步落地,这就从源头上为邮政服务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影响。

其二,新城镇居民区建设中,各级政府和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对通路、通水、通电都有明确的规范目标,唯独忽视了通邮的要求和规范;许多新建的住宅没有执行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的国家标准,各行其是。其结果是,大批新建的高档小区和商务楼宇,有些完全不符合通邮要求;有些不允许邮政投递员进入,而由物业代为投递;有些对投递工作不支持、不配合,提出种种严苛要求,增加投递困难,引发居民不满。

因此建议,上海在制定面向2040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时,对居民的通邮要求与其他基础设施一样给予同等重视:新城镇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包括最基本的通邮设施落地;新建住宅和商务楼宇应加强设计规范,关于信报箱设置等细节应遵循住建部发布的国家标准,符合最基本的通邮要求;由市住房保障建设局牵头,邮政与开发商、物业管理等多方协商,对高档小区的通邮提出明确要求;对邮政出资在各方认为确有需要的地点建设“邮政便民服务站”,并在规划上给予场地支持;上海邮政与市经信委、市非机动车管理部门等单位共同研究,确定一种节能环保、与上海城市形象相匹配的邮政非机动车,并给予上牌支持,以取代普通自行车进行邮政投递,满足民众需求。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