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规划动态> 正文

安徽海绵城市建设排出计划任务表

2016-01-04 14:10 来源:中安在线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知》要求,各地要依据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结合实际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中安在线讯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等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的城市发展方式。

禁止填湖造地、截弯取直、河道硬化等建设行为

《通知》要求,各地要依据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结合实际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道路、绿地、水等相关专项规划时,要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刚性控制指标。将建筑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保持雨水径流特征在城市开发建设前后大体一致。在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环节,要将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作为重点审查内容;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应当写明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提交备案机关。

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要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自然形态的保护和恢复,禁止填湖造地、截弯取直、河道硬化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建设行为,推进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公园和绿地、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老城区要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以汇水分区为单元,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避免大拆大建

《通知》同时明确,各地要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避免大拆大建。要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的合作机制,采取明晰经营性收益权、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强与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开展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等担保创新类贷款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和项目收益票据等募集资金,用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