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规划动态> 正文

全面统筹城乡规划 助力“四个娄底”建设

2016-04-19 09:56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 芾 张承程

“十二五”期间,娄底市抢抓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机遇,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加快规划编制步伐,严格规划执法管理,坚持大视野规划、大空间布局、大体制融合、大项目推进、大配套建设、大气魄赶超,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走出了一条适合娄底实际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今天的娄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包容姿态对接长株潭。

理念包容

让市域理性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作为“3+5”城市群与“长株潭两型示范区”,娄底衔龙山之雄峰,流孙涟之活水,居湖南几何心。城市管理者站在城市与资源的高度思考空间布局,透射了深刻的自省、自觉与自信,理念上实现了——空间:大开大合,组团发展;生态:大水大绿,自然和谐;城市:以人为本,田园新城;文化:文脉延续,历史传承;产业:错位布局,集群发展。

跳出娄底看娄底,坚持把规划放在社会发展的全局,置于经济现代转型的前沿来考量,准确界定了娄底城市功能为区域发展增长极、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现代服务中心、新型工业化基地与生态旅游休闲基地。

与此同时,娄底规划部门从城乡统筹的细节考量,通过促进区域核心城市进一步壮大和对周边的有力带动,推进城市与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的一体化进程,保持良好乡村生态,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和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合理的公共服务与设施网络体系配置,协调引导区域健康城市化,逐步实现高水平公共服务与设施体系高效覆盖。

在城市总规修编时,将工业规划紧密衔接城市空间体系,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从而形成了“强化一核、构建两轴、打造四极”的产业总体布局框架;并铺展了“极化一点、构筑一带、壮大三轴”的城镇体系。构筑起城市形象与景观组织,造就着“一核一区两环四组团”的园林城市风貌。

多维优化的组团布局,确定了娄底城市的发展基本方向——南拓北延,东优西联。形成了“四组团”的空间结构。

涟滨组团以涟钢钢铁产业为主导的重要产业集群;万宝组团主要由以高铁、城铁、高速等优越的交通条件与仙女寨优良的生态优势建成的区域性客运中心和商务功能突出的枢纽型城市次中心;大埠桥组团以铁路站场与东部门户的优越区位条件,充分利用水府庙水库优越的生态条件,发展成以汽车零配件制造、综合物流、休闲旅游、高档居住为特色的产业基地;杉山组团则以长韶娄高速优越交通条件和良好用地条件,拉动城市向北拓展,规划成以轻纺家私、家用电器、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主导的功能板块。

特别是“全国性观光旅游胜地、湖南文化与生态旅游中心之一”的旅游业总体定位,让“国藩故里、梯田王国、天下梅山、世界锑都、养生胜地”的品牌地位得以突出,形成了“一轴一心”、“东西两翼”、“六大旅游区”的空间组织与总体布局。此外,还有滨江带的风光设计,使河水清澈穿城而过;高铁南站的规划建成,创下了城市拓展的多个第一;娄底经开区、万宝新区的规划升级,使之功能日趋合理;棚户区、城中村的规划改造,使特色街区和主题公园春笋般涌现。娄底城市面貌已然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主动作为

让城乡规划引擎动力更加强劲

规划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建设和发展的空间指南。5年来,娄底市形成了以总规为统领,各专项规划为支撑,以详细规划为实施保障的“统专结合、多层协同”的规划体系。为娄底城市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让城市显山露水,让人们记得住乡愁,使娄底市域从宏观上与环长株潭城市群规划实现有效衔接,铸就了娄底城乡规划体系的“基本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立了“规矩”。在具体城乡规划工作中,娄底做到了“四个突出”。

突出规划前瞻性。在城市规划上,发挥后发优势,做到适度超前,坚持规划优先。通过超前规划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整体布局,并将规划落实到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经费上优先安排,再穷也不穷规划,先后投入规划编制资金近5000万元。切实加强规划编制,积极改变了娄底市规划工作起步晚、基础差的局面。

在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三基地一中心一枢纽”的城市总体战略——打造全省新型能源原材料产业基地、特色装备与先进制造业基地、文化与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交通枢纽。实践中,娄底这一定位与规划编制修订紧密结合,通过规划提升功能定位,利用规划整合资源,为建设“幸福娄底”提供了有力支撑。

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美”的理念,在中心城区大力实施“北扩南移、扩容提质”战略,城市骨架不断拓展,功能不断完善,品位不断提升,构建了城北工业区、中心商业区、城南行政区的功能格局,使带动辐射作用更加彰显。县市城区遵循“一心两翼”的城市发展总规,大力推进了“娄底—涟源—冷江—新化及娄底—双峰”的“娄底城镇带规划”。尤其在全省率先实施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全市城乡实现良性互动发展;冷水江市新农村村庄整治规划取得突破,率先走在全省前列。

突出规划协调性。“十二五”期间,娄底始终把统筹兼顾、配套协调作为城乡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政策要求和统一部署,加强规划编制管理。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意见》、《关于学习对接融入服务长株潭,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主动对接融入长株潭,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3年一滚动的城市规划修编。特别通过编制水府示范片区和示范县(市、区)总规、起步区控制性详规与产业发展规划等,全面加强了与全省两型示范区规划的无缝对接,为娄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注重结合自身实际,立足山水生态,彰显个性与突出特色;注重与各类规划相结合,使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注重与重大政策相结合,抓住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武陵山区开发、两型社会建设等机遇,使各项政策得以用足、用活;注重与全市工作大局相结合,全力助推着“工业发展4年倍增”等重大战略的实施进程。

突出规划系统性。遵循“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组织力量,加大编制力度。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申请修改2000版城市总规,对规划用地布局、城市用地方向、产业政策、经济区划方案、城镇化水平预测、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进行了优化。推进了水府片区规划编制,2011年11月该规划已通过审批,加快了控制性详规的编制。目前,娄底中心城区控规覆盖率达95%,各县城(县级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均超过60%,新化县、涟源市和冷水江市的县、市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双峰县城总规也已进入报审程序,全市已编制建制镇总体规划47个、乡集镇建设规划6个、林场规划1个,同时各建制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不断加强。还先后完成中心城区路网、排水、环卫、燃气、公共交通、商业网点等20余个专项规划。

突出管理制度化。按照省政府颁布的《湖南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2010年湖南省城乡规划和村镇建设工作要点》,娄底相继出台了《娄底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联合评审办法》、《娄底市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办法》、《娄底市中心城区旧城改造规划管理办法》、《娄底市控违拆违联席会议和执法联动制度》、《娄底市控违拆违工作考核细则》、《娄底市建设工程项目优化审批流程实施细则》、《娄底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等8个制度,有效推动了娄底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举措务实

让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更有效率

娄底市规划局紧紧抓住管理这个“本”,围绕“四化两型”,规范审批程序,着力规划突破。清晰发出了全市城乡规划的“好声音”,倡导不同阶层参与规划并享受成果,助力于市域的理性发展。

全市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城乡规划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规划委员会,凡重大项目的规划审批,必须经过规委会集体审议,规委会主任“一支笔”审签。始终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三位一体”的规划审批机制,项目报规委会审议前,需提前进行规委会专家委员会评审和批前公示等程序,最大限度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推行“事先有告知、受理有承诺、办事有跟踪、结果有公布、体制有创新”的“五有”制度。特别针对高铁南站广场、保障性住房示范小区、旧城改造专项规划等这些城市基础设施、城改项目和事关民生类的省、市重点工程项目,还开辟了绿色服务通道,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尽可能的简化审批,提高工作效率。

2011年以来,随着一批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实施,使城市绿化、环境保护迈上了新台阶,绿地面积由190多公顷增加到378公顷,人均绿地面积由7.5平方米增加到8.79平方米,占中心城区用地比例由6.4%增加为8.18%,规划改扩了石马、孙水、株山等12个城市公园,让环境保护得以加强。特别还重点结合房地产开发中随意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等问题,开展持续的专项治理,及时健全相关制度,按照国家、省相关规范文件要求严控规划设计条件的变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娄底市规划局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城乡规划享有的知情权、建议权和参与权。始终坚持推行城乡规划的“五公开、六公示”制度——公开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机构、办事人员和办事结果,实行城市规划批前、批后公示,重点规划项目建设公示,已建设工程批前、批后公示,违法建设查处公示,增加规划管理的透明度。

5年来,娄底规划人以务实的工作作风、饱满的精神状态、严格的执行纪律和高质量的办事效率,赢得了上级与社会各界的好评,取得了丰硕成果。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城乡规划管理先进单位,在全省“一核六轴”空间格局中,娄底已然为其中两轴的重要节点,涵盖4县市的“娄底城镇带”成为全省重点7大城镇带之一,让娄底引领湖南中西部发展增长极的地位得以提高,显著提升了娄底的战略地位,争取了省级层面的更多政策支持;在规划设计方面,《娄底市城市总规修改》获省级设计一等奖、国家级“设计优秀奖”,水府东部新区控规与中心城区排水规划获三等奖,娄底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5年成功晋升“甲级院”,其交通设计与三维模拟软件获国家发明专利。

走向未来的娄底城乡规划,将严格遵循“调控五个变量,实现五大统筹”的大政方针,在娄底城市集约化进取中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的数量与质量、规模与速度、快变量与慢变量之间的辩证关系;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通过5个变量的优化调控,确保城市发展形成适度的“体量”,适度的“节奏”和健康的“体质”。同时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实现城市生产空间集约高效与和谐。并划出6条红线——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水体保护红线、绿地系统红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以推动娄底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建设科学运营模式。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