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规划动态> 正文

警惕乡村规划设计陷入城市化误区

2014-06-30 10:10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李昌平

当今,从事农村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在大规模的乡村建设开始之后,城市规划设计院和大学里的规划设计人才下乡进村,“农村城市化”便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现在,乡村规划设计和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每年都为乡村规划设计投入大量财力。可是,大多数规划设计方案却没法落地实施,即使付诸实施的规划设计,也有一些是具有破坏性的。

在我国,只有城市规划设计院,甚至大学里关于规划设计的教育也主要是为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服务的。因此,从事农村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在大规模的乡村建设开始之后,城市规划设计院和大学里的规划设计人才下乡进村,“农村城市化”便成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乡村规划设计比城市规划更复杂

城市规划设计及建设与乡村规划设计及建设有很大不同。

城市规划设计几乎可以在推倒重来后的一张白纸上做规划设计及建设,而正常的乡村规划设计及建设是不能这样的。乡村规划设计既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建筑及工程,建筑及工程与自然环境等之间的和谐程度,还要充分考虑乡村的历史、文化、习俗、生产生活方式、邻里关系、祖宗、信仰、水系、道路、风水、产权关系等因素。严格意义上讲,乡村规划设计及建设要比城市规划设计及建设复杂得多。

城市规划设计很少考虑落地实施的问题,而农村规划设计必须以落地实施为前提。城市建设在征地拆迁后,产权关系单一化了,实施主体单一化了,可以推倒重建,规划设计落地实施就变得十分简单。而农村不一样,不是单一产权人,规划设计落地实施的主体更不是单一的,不可以简单地推倒重来,规划设计必须回应复杂的关系才能落地实施。否则,再好的规划设计也只是乌托邦。

城市规划设计有较高的可复制性,因为城市的居住、服务等功能是最主要的,不仅同质化程度高,标准化程度也高。而农村规划设计则难以复制,这是因为农村差异化、个性化严重。不同的村庄有不同的个性,应该有个性化的定位及规划设计,如果定位出错,规划设计就会毫无价值。

应提供系统性的乡村建设服务

鉴于多年参与乡村建设实践,笔者认为,乡村规划设计及建设应遵循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要对乡村进行大的分类和定位。譬如,10%的村庄会进入城市,其规划要重点研究的是村民如何抱团进入城市的问题;60%的村庄会逐步空心化,其规划要重点研究的是如何适应城市化趋势,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再造和农业现代化模式;30%的村庄会逐步演变成中心村或小镇,这30%的村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其规划设计要重点研究的是如何适应逆城市化趋势。

其次,要以落地实施为前提做规划设计,用参与式方法做规划设计及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讲,乡村规划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工程与自然环境,工程与人及产权等一系列关系的梳理和重构,是复杂系统的修复和升级过程。所以,主体必须始终都是规划设计的主角。如果规划设计师们心中没有村庄主体的位置,不摆正自己协作者的位置,这样的规划设计师创造的再好的作品最后都会被主体——农民修改得面目全非。

再次,乡村规划设计和落地实施是一个整体的、连续的现场过程。规划设计院走马观花似的收集资料和闭门造车完成的规划设计绝大多数是毫无意义的。

最后,乡村规划设计师们要提供系统性的乡村建设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复杂系统的修复和激活,必须提供系统性的服务,规划设计只是其中之一。政府一定要认识到乡村建设中的系统修复和激活,才能更好地采取系统性的服务。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