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以来,京津冀三方互动更加频繁,区域协调发展步伐再提速的势头非常明显。以上的种种的迹象表明,京津冀三方更加频繁互动,区域协调发展步伐再提速的势头非常明显。”虽然,国家发改委担负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规划方案》的重任,但是,在廖明看来,仅仅依靠国家发改委一己之力,很难扫除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之路上的障碍。
进入6月以来,京津冀三方互动更加频繁,区域协调发展步伐再提速的势头非常明显。专家指出,三地“串门”容易,但一体化绝非易事。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管理局限,实现机制创新。
“即使京津冀三地财政不能统一,至少也要建立一个资金池,方便三地协调资源分配和共享。”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产业改革与企业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廖明向上证报表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就要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管理局限,或者说要创新现存的行政区域管理体制。
记者注意到,进入6月以来,京津冀三方更加频繁互动,区域协调发展步伐再提速的势头非常明显。就是昨日,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杨杰透露,《京津冀检验检疫一体化实施方案》终稿已上报,将分三阶段实施,最终实现三通、四放和五统一。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昨日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显示,天津政协主席何立峰出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对此,有接近发改委的人士分析,从何立峰履历来看,他曾出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兼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等职,因此何立峰此次任职发改委副主任之职,或许与推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有关。
作为相邻的京津冀三地“串门”容易,但一体化绝非易事,机制上的创新尤为必要。
京津冀一体化动作频频
就在6月28日、29日,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用周末两天时间率北京市代表团到河北省学习考察,与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等河北省领导共商落实中央指示精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计。
期间,郭金龙直言,“今年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为解决区域环境问题坚决压钢、压水泥、压煤、压玻璃,体现出极大的决心、勇气和担当,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郭金龙一口气给出了五个方面的表态,其一就是切实做好规划对接,积极配合国家层面的协同发展规划编制,在北京市总体规划修改中注重与协同发展规划相衔接,引导首都的功能向河北疏解、产业向河北挪移,促进更多要素和资源向河北聚集。
而6月10日、14日、17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先后到天津、河北、北京就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开展调研,透露出的“制定重大建设项目目录清单”、“研究建立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协调机制”、“加快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编制”等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信号。
除去政府高层层面的互动之外,京津冀三地的低一级政府部门,以及京城有外迁需求的如服装加工批发等草根行业的互动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也是在上周末,有消息称来自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大红门批发市场、百荣世贸城,以及天津大胡同、永濠兴业等地的3000名批发商户纷纷签约入驻天津卓尔电商城。此前,北京动批、大红门市场的商户与河北保定白沟、廊坊永清县等地的“牵手”的传闻也是此伏彼起。
以上的种种的迹象表明,京津冀三方更加频繁互动,区域协调发展步伐再提速的势头非常明显。
互动之外呼唤制度创新
在京津冀三方频繁互动之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也紧锣密鼓地推进。记者了解到,目前规划仍在制定之中,还不明确出台时间。而此前,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曾透露,“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将提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和财政、产业、投资、人口、社保、生态、环保、土地等具体保障措施。”
虽然,国家发改委担负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规划方案》的重任,但是,在廖明看来,仅仅依靠国家发改委一己之力,很难扫除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之路上的障碍。
首先,“京津冀要协调沟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廖明对此已经有深入研究,他认为,京津冀三地除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之外,更要建立一个共有资金池(基金)。“只有这样才能在财政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平衡三方利益,协调发展。”
对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也向上证报记者表示,“京津冀一体化怎么破局,关键还是各地财政利益不一致。仅以环境治理为例,北京要让环境好,得靠河北省配合,但河北省做这个事,有它的难度,现在河北省要压产能就会遇到两个问题,第一财政怎么办,第二下岗的工人怎么办?这都是谁来买单,涉及成本谁来负担的问题。”
目前来看,裴长洪所关心的问题,还没有在京津冀三方市长省长们的互动中提及,但也有些许苗头,这为未来的制度创新埋下伏笔。
郭金龙在上周末的考察座谈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在沟通中达成共识,聚焦重点,努力实现规划上相互衔接、建设上相互配套、政策上相互协调,形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长期、稳定制度安排。”
“京津冀三方的协调发展机制必须要有机制上的创新,但是受各自利益纠结,这方面的创新很难在三方协调之下完成,需要更高层次的制度安排。”廖明说。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