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规划动态> 正文

中国新型城市建设勿“东施效颦”

2016-11-28 11:01 来源:中新网 作者:李多庆 吴兰

26日至27日,2016年中国新型城市建设研讨会在合肥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工信部等部委的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内著名智库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国际机构和企业界代表近100人参会。

与会嘉宾认为,中国的城镇化既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也不能罔顾国情、东施效颦,要走好走稳自己的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勇认为,新型城镇化不单是人口集中问题,还需要解决农业问题和城市病问题,其目标是城乡一体化,实行人口双向流动。

据悉,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生态、智慧、人文”。研讨会围绕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径、投融资以及经验和误区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春华介绍,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暴露出了“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慢”;“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城乡建设缺乏特色,自然历史文化挖掘不够”等诸多问题。

他认为解决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问题,总的来说有“八大对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保证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依据生态环境承载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

合肥市政府副市长王民生介绍,合肥市充分发挥自身科教优势,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到2020年,合肥将基本建成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进入全国领先行列。合肥市深入挖掘、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传承江淮地域文化,培育巢湖生态文化,彰显现代创新文化,积极塑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文化标识。

合肥市包河区委书记宁波介绍,包河区先后建成嘉陵江路中学(人文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岸上草原(生态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安徽名人馆(人文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塘西河公园(城市河道治理河公园建设示范项目)和方兴社区(智慧社区建设样板社区)等多个项目,为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现成范本。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表示,以村镇为依托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大有可为,其中重要的是创新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推进机制,关键在于要建立市场主导、农民主体、村企互动、产城融合的发展机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美丽乡村”建设面临主体老龄化、年轻群体不足,活力不足和后继无人的问题。中央应出台相应政策吸引从本土走出的能人回乡投资或者创业,带领村民开展产业链建设,使年轻人不离土离乡就能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卡琳娜·杜普雷认为应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以减少社会不公平为目标因地制宜搞城镇化建设,通过吸引专家、技术和外来投资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城镇化进程。

她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才是可持续发展、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城镇化。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