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规划动态>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承担着探索体制创新的历史责任

2017-07-07 09:5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日前,发改委网站公布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下称《协议》)内容,这一协议是7月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香港共同签署的。

早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概念。现在随着《协议》的签署,粤港澳大湾区显然已经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协议》中提到,四方每年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年度重点工作,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征求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以及国家有关部门意见达成一致后,共同推动落实。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目标,《协议》中给出了答案。首先是强化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作用,构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其次,是要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功能,推动专业服务和创新及科技事业发展,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这在十三五规划中就已经提到;其三,推进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最终,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香港与广东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又都面临转型的压力。广东是内地经济规模最大的省份,也是中国改革先行区,制造业基地,并且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率先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香港拥有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随着内地经济迅速发展与日益开放,香港原先作为内地唯一窗口的地位遭到削弱,竞争力不如从前,如果不能更好的融入内地经济并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香港可能会遭遇挑战。

因此,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是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动三地融合发展,有助于三地跨越转型与发展障碍,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并为中国经济整体发展与转型贡献动力与经验。

三地之间最易融合的是交通联系,目前珠三角地区基本拥有了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粤澳新通道等区域重点项目建设也将陆续完成。三地融合主要障碍在于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网络、信息网络等,让生产和生活要素在区域内更加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将大湾区真正变为现实,核心是要创新。

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生命。首先,要将大湾区打造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地各自拥有全球科技创新资源,资源统筹后发挥作用更大,因此要完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构建国际化、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其次,要通过体制创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对接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要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推动主要合作区域和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以点带面深化合作,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通过体制创新推动三地协调、融合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模式的升级,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高效的创新驱动的经济结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一个发达的国际联系网络,进一步巩固国际中心地位,并拥有强大的外溢能力,带动并服务于整个区域乃至国家整体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不亚于雄安新区,如果说雄安新区是在一张白纸上的体制创新试验,那么,粤港澳大湾区则要对存量资源进行优化与创新试验,是体制转型,各自承担为中国探索体制创新与发展模式的历史责任,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使命所在。

相关新闻

点击排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