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政策法规>规划会客厅

李海生代表:发展新质生产力赋予生态环境科技新机遇

截至目前,已有699家优势科研单位和团队、超过1万名科技工作者深入京津冀、长江、黄河145个城市开展驻点跟踪科技帮扶,给地方“送科技解难题,把脉问诊开药方”,共计开出药方2800余

2024-03-07

两会访谈|坚持党建引领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问题,求是网记者采访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2024-03-05

尹稚:高层建筑失火,救援难题如何解?

近日,南京市雨花台区发生“2·23”火灾事故,造成15人死亡、44人受伤,引发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与防范的深思。高层建筑起火为何会出现重大人员伤亡?救援有哪些难点?未来应该如何

2024-03-01

解读 | 专家谈首都规划建设发展成效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北京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系统谋划首

2024-02-26

张悦:要让城市像有机生命体一样慢慢生长

不只是百年以上的老城区,一些当代社区也在慢慢衰老,所以城市更新是一个不断持久的过程。现在北京老城已经开始用小规模的有机更新逐渐取代大拆大建,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既能保护历史文化底蕴,又

2024-02-01

刘士林:新型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应将乡村振兴纳入整体建设框架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如何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城乡融合要突破哪些难点和堵点?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解答这些疑问,21世纪经济报道对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

2024-01-30

崔利民:提升首都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伴随《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的正式实施。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北京的公共文化空间又有了一些新变化、新场景、新活动和新服务;夜校的回归给市民带来哪些新体验?古建焕新,到底新在哪里?

2024-01-25

王金南院士:系统部署 全民行动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王金南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意见》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明确

2024-01-17

深圳都市圈如何出“圈”出彩?

12月20日,广东省政府发布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23-2030年,展望至2035年。《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由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深圳

2024-01-09

陆铭:大城市要增加人口和经济承载力

陆铭多年来极力倡导加大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改革以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他认为当前一线城市可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让那些已经长期在城市稳定就业和居住、稳定缴纳社保的人群,能够获得本

2024-01-05

克罗索:增强城市竞争力更像是一门艺术

过去十余年间,技术的革新持续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城市经济逐步从原有的工业经济模式向着集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于一体的模式转变。而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接踵而

2024-01-02

对话吴志强院士:剖析中国城市亮点 告别朦胧印象

如今数字时代的到来,又为城市带来了一波新的发展机会。例如在贵阳,虽然起初并不起眼,但在大数据的推动下,它抓住了这一机遇,成为中国的数据中心。这是因为贵阳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大数据处理

2023-12-20

伍江:城市不仅是文化容器,自身就是文化产品

文化恰恰是城市最核心的部分。我们不仅在城市空间里创造文化,城市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载体。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理应也必然承担着最重要的文化容器的作

2023-12-15

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获批,他们松了一口气又卯足一股劲儿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是全国首部经国务院批准的跨行政区域的国土空间规划,它的编制不仅克服了很多挑战,也为其他地区编制和实施区域性

2023-12-04

张宇星|空间经济:未来城市区域价值新逻辑

在城市化“上半场”中,城市空间的价值往往依附于“土地经济”——根据可达性、类聚效应、规模效应,城市中的土地被规划赋予不同价值,往往呈现出圈层式的空间结构和马鞍型的价值梯度曲线。在张

2023-11-23

点击排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