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汤海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

这次编制的《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是在国家确立了“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由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空间规划管理职能之后,在全国统一行动,按统一目标、统一底图底数、统一标准规范编制的首轮规划成果。 [详细]

​施卫良:规划实施要坚持协调协同 实现共治共享

在规划转型下的大背景下,规划的龙头作用正在被平台作用所替代。一方面,它是利益协调与统筹的平台;另一方面,它也是社会资源与动力汇集的平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下,平台技术与平台思维为我们带来了共享经济的新模式,促进了互动与共享的生产生活方式。

2016-02-04 16:53

叶裕民: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互转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两大主旋律。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由传统农业为主的低效率产业体系转化为以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高效率产业体系的过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产业效率是贯穿始终的评价指标。

2016-02-04 16:44

陈小卉:以低碳生态规划观引导宜居城市建设

我国城市将转向“内生型”发展,由关注高度集聚的生产空间逐步转向适度规模的宜居空间,城市发展导向将是“宜居、宜业、便捷、舒适”,规划行业需要以低碳生态的城市规划观呼应城市空间转型发展。

2016-02-04 16:38

唐子来: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控制往往会采用规定性和绩效性导则相结合的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控制元素。但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尽可能多地采用绩效性的设计导则,确保达到设计控制目标但不限制具体手段,除非地区特征(如历史保护地区的文脉特征)表明采取规定性的设计导则是必要的、合理的和可行的。

2016-02-04 16:28

孙施文:城市发展的方向及其基础是多元

多元性是城市最为本质的特征,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所在。沃斯(LouisWorth)在关于城市性特征的经典论述中,提出了构成城市性的基本特征是人口规模、密度和异质性。规模和密度是现象性的,而异质性才是本质,尽管这三者之间存在...

2016-02-04 15:57

谢映霞:市政工程规划建设规律

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比起地面构筑物的建设更为困难和复杂。这是因为基础设施具有系统性强、隐蔽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而且投资大、见效慢。因此,规划建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规律性的问题。

2016-02-01 16:46

王兴平:浅论开发区发展与建设规律

开发区作为一种产业空间,其发展必须主动适应市场规律、经济规律的变化。在新型城镇化阶段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在尊重规律基础上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依靠外资、依靠人口和土地红利支撑发展的传统开发区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需要谋求新的发展方式。

2016-02-01 15:18

苏经宇:城市灾害与规划管控

城市安全减灾规划首先是根据城市现状和发展目标,对城市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合理确定城市综合防御目标。在此基础上明确城市发展的可接受风险和安全底线,即涉及城市发展全局安全的防灾工程设施用地控制界线(黄线)、防灾控制界线(橙线)等内容,为制定城市空间拓展格局提供安全依据。同时对防灾应急保障工程(避难场所、医疗机构等)和重大防灾工程设施、以及潜在风险的工程设施的空间布局提出明确要求,从而为建立适应于特大致灾因子和突发事件的多道防线和点线面相结合的应急救援支撑平台提供保障。

2016-02-01 14:56

张京祥:正确认识城市发展规律的经验性特点

S型曲线规律在国家尺度、宏观态势方面确实具有较好的解释性,但是如果忽视了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制度等具体的环境,混淆了其适用的空间尺度,那就成为了谬误,会误导我们的研究和决策,而这正是经验型规律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最大的风险所在。我们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但是,我们更要客观地认识经验性规律背后的“规律”,才能不为表象所惑、不为教条所累,才能真正把握城市发展的真谛和方向。

2016-02-01 09:26

对城市群作为城镇化主体形态的商榷

我体会会议的精神,显然这些市县的“城市群”不是会议所指的“主体形态”。决策者是把沿海发达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作为我国已经形成的“城市群”,而且要在我国的中西部和东北,也发展形成这样的“城市群”,使它们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那么请问:为什么说这三个“城市群”已经形成?有什么指标?以后要形成的“城市群”,就是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那样的超大型“城市群”吗?它有普遍性吗?

2016-01-19 09:57

仇保兴:如何理解“一尊重、五统筹”

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可概括为:“一尊重、五统筹”。“一个尊重”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发展规律怎样提炼和认识?

2016-01-15 09:28

2030年的上海应该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实际上世博后的思考在世博之前就已经做得比较系统,这是上海世博会和历届世博会相比有很大突破的一点。这次上海世博会的规划,不是从2010年开始做的,而是从2020年、2030年开始做的。我们把它放在整个上海的城市发展中来考量,按照城市发展的规律,未来上海起码缺少100个项目。所以我们当时围绕这块场地的定位定了二条线索。

2016-01-12 15:09

城市建设要应对环境恶化“慢性病”

中国的城市发展犹如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现在到了向“更有质量”变轨时。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到,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

2016-01-11 10:23

诸大建:大城市如何破解“城市病”

对于特大、超大城市来说,享受宜居,必然要牺牲一点经济活力,要追求经济活力,可能要牺牲一点宜居,什么好处都想拿是办不到的。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如何保持合理的平衡。按照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所著《人类简史》的...

2016-01-07 09:33

邹德慈:“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切中当前城市问题的要

交通拥堵、房价高企、雾霾围城的当下,“城市病”尤其是“特大城市病”如何来“把脉”、怎样来“开药”,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国城市规划网特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邹德慈院士为大家分析解读。

2016-01-06 15:03

20/27<<<14151617181920212223>>>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汤海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