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出炉

2021-07-15 09:58 来源:武汉发布

7月14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的《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形成草案,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意见。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规划》从落实“长江大保护”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尊重自然锚固山清水秀的生态框架、集约高效建设繁荣宜业的幸福家园、三港联动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夯实基础构建安全健康的韧性城市、彰显魅力打造世界滨水文化名城、创新治理推进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7大方面展开,提出武汉构建“一主四副”城镇空间格局,打造“创新引领的全球城市,江风湖韵的魅力武汉”。

重点建设80公里半径的大武汉都市圈

此次规划范围是武汉市行政辖区8569平方公里,至2035年,规划可容纳常住人口1660万人。重点强调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尤其是发挥武汉在省域和城市圈的龙头带头作用,提出“九市即一城”,推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重点建设80公里半径的大武汉都市圈,围绕“光芯屏端网”、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优势产业,发展头部经济、枢纽经济。

《规划》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即优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统筹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在这一前提下,构建“两江三镇、六轴六楔、北峰南泽”的国土空间基本格局,进而构建构建“一主四副”城镇空间格局,即主城做优;光谷副城、车谷副城、临空经济区副城和长江新区副城,它们按照100-200万人的“大城市”标准,建设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用地集约、生态良好的综合节点城市。此外,优化提升蔡甸城镇组群、纸坊城镇组群、金口城镇组群、北湖产业组群,建设完善44个新市镇和一批特色小镇,形成“多点链接”。

打造“轨道+”绿色出行楷模

在关系市民生活的交通出行领域,《规划》提出,整合武汉交通资源,全面提升武汉空港、陆港、水港的联运能力,打造高效便捷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构筑区域一体化的骨干路网构建“6环24射多联”的高快速路网布局,主城与副城之间布局不少于4条骨干道路,主城与组群之间布局不少于3条骨干道路;落实“窄马路、密路网”理念,加密次、支微循环道路,主城建成区路网密度不低于8公里/平方公里;完善副城、组群路网,按照“纵横成网、自成体系”的思路,构建与用地布局相适应的快、干、次、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络体系,高快速路平均间距4-5公里。

此外,“轨道+”绿色出行楷模,也是《规划》重点突出的。希望建设市郊铁路,实现近汉城镇30分钟到达副城中心,60分钟到达主城核心区。构建轨道快线骨架网络,实现重要交通枢纽、市级中心、副城中心之间30—45分钟互通。轨道出入口150米范围实现公交车站全覆盖。

据悉,该《规划》期望,将武汉优化形成“五个中心”,及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里的“公交化”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