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从北京发展转向首都发展,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新时代首都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一、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首都功能持续增强
从全国政治中心建设看,建立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常态化工作机制,圆满完成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
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看,制定实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历史文化街区占核心区总面积比重提升至26%左右。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10.5%,稳居全国31省区市第一,首届北京文化论坛成功举办。2021年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0.38平方米,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超过千元,是2012年的1.5倍,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从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看,2017—2021年,累计接待党宾国宾团组821个,接待国际展览[1]638个。高水平举办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三平台影响力持续扩大。2021年,国际组织总部和代表机构、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分别达到101个和201个。国际服务环境持续改善,雁栖湖国际会都扩容提升,第四使馆区加快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机构成功落户,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通航,北京迈入航空“双枢纽”时代。
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看,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关村、怀柔、昌平三大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2021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6.53%,比2012年提高0.94个百分点,在全国31省区市中保持领先;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94.2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6倍。“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2021年R&D经费支出及人员均占全市的5成以上。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7005.7亿元,是2012年的2.8倍,其中流向外省市占比62.1%,提高5.8个百分点,创新辐射作用不断增强。新设科技型企业持续增加,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各城市首位。
图1 2012—2021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及占GDP比重
二、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疏控并举双向发力。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提出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坚持疏控并举,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执行以来,全市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近2.4万件。常住人口自2017年以来逐年减少,2021年末为2188.6万人,其中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较2013年减少41.4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比50.1%,较2013年下降9.5个百分点。
重点领域协同率先取得突破。交通一体化先行,2021年末京津冀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1万公里,其中高铁占比超2成。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联防联治,2021年区域PM2.5平均浓度为36.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2.3%。下好产业“一盘棋”,2014年以来河北省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9万个、产业活动单位1.1万个;天津引进内资中,京冀地区累计投资到位额近1.2万亿元;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在津冀两地分支机构累计9000余家。加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组建16个京津冀高校创新发展联盟,成立14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总数达到485家。北京携手河北张家口成功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两翼”建设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持续推进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坚持“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加快城市综合功能配套完善,对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2020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保持千亿元规模,2021年GDP和常住人口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3.0%和8.4%,分别比2012年提高0.2个和2.2个百分点,副中心运河商务区吸引注册企业1.5万家。雄安新区进入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截至2021年底,雄安新区完成重点项目177个,累计完成投资超过3500亿元。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2]中,幼儿园、小学及中学项目相继建成交付,医院项目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和机电安装。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雄安进入北京1小时交通圈。16家市属国企主动参与、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中国星网集团、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华能集团成为首批落户雄安的央企,100余家央企在雄安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
三、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经济实力全面提升。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跃上2万亿元,2018年突破3万亿元,2021年超过4万亿元(40269.6亿元),从2万亿到3万亿历时5年,从3万亿到4万亿仅用3年。2013—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6.4%。201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4000亿元,2016年突破5000亿元,2021年接近6000亿元。全市人均GDP在2017年突破2万美元,2021年超过2.8万美元,继续居全国31省区市首位。社会劳动生产率[3]在2014年达到20万元/人,2020年超过30万元/人,2021年接近35万元/人,生产效率继续提升。
图2 2012-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产业结构向“高精尖”迈进。202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1.7%,比2012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合计达到52.7%,提高14.2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引领新发展,数字经济增加值从2015年的8719.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6万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成以上,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的2成以上。“高精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在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双引擎”驱动引领下,2021年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0.1%,比2018年[4]提高5个百分点。
图3 2015-2021年数字经济增加值
消费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十年间全市消费率保持在6成左右,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3年突破万亿元,2021年为1.5万亿元。线上消费蓬勃发展,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5392.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6.3%,比2017年[5]提升18.7个百分点。投资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由重经济效益向重社会效益转变。十年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超过2万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接近3成,其中交通运输领域所占比重为47.9%,比2012年提升8.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是2012年的3倍,占制造业投资比重为72.1%,比2012年提升41.8个百分点。新基建加快布局,202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9.1%,比2018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图4 2017-2021年网上零售额及占社会消费品
开放型经济稳中提质。2021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值4710.2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15.4%,出口总值中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为42.6%,提高10.7个百分点。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385.1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38.5%,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为22.7%,高于全国10.8个百分点。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44.3亿美元,为2012年的2.3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合计占比达8成。“两区”建设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领域实现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7成,自贸试验区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接近1成。2021年,全市新设服务业企业22.3万家,占全市新设企业的比重超过9成,新设外资企业1924家,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
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更加宜居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污染治理经验被纳入联合国环境署“实践案例”。深入推动“一微克”行动,PM2.5年均浓度由2013年首次监测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33微克/立方米;各项大气污染物实现协同改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值均较2012年下降5成以上,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
图5 2013-2021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
城市环境更加优美。滚动实施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精心打造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温榆河公园一期等城市“绿肺”,见缝插绿建设城市“口袋公园”。2021年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38.6%提高至4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62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1.12平方米。国考劣V类断面全面消除,永定河等五大河流全部贯通,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回升。全市生活垃圾100%实现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率达到95.8%,比2012年提高12.8个百分点。2021年末轨道交通总里程783公里,比2012年末增长77.1%,交通出行更加绿色便捷。
图6 2012-2021年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
节能减排深入推进。坚定实施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能效水平稳居全国省级地区前列,2021年能源消费总量7103.6万吨标准煤,按可比价格计算,万元GDP能耗0.182吨标准煤,为全国省级地区最低水平,比2012年下降37.8%。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清洁能源占比接近7成,比2012年提升26.7个百分点,煤炭占比为1.4%,下降23.8个百分点。
五、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常住就业人口由2012年末的1115.3万人增加到2021年末的1158.0万人,三次产业常住就业人口比例由5.0∶20.8∶74.3[6]变为2.3∶16.7∶81.0。2021年,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从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的人员合计占比为48.3%,比2012年提高9.3个百分点。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3.68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7.5万元,年均实际增长6.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0万元增加到8.2万元,年均实际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万元增加到3.3万元,年均实际增长6.9%,快于城镇居民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62缩小至2021年的2.4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12年的2.7万元提升到2021年的4.4万元,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57.1%,比2015年高8.7个百分点,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图7 2012-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及增长速度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2021年,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为1725.1万人、1486.0万人和1358.0万人,比2012年分别增长43.0%、16.1%和34.9%。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每月2320元、1245元,分别是2012年的1.8倍和2.4倍。十年来,全市持续推出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021年低保、低收入、重残、大病4类家庭申请保障性住房保障率达100%。
公共服务进一步优化。2021年全市幼儿园达2000所,在园幼儿56.7万名,为2012年的1.71倍,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9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接近9成,小学、初中就近入学率达到99%以上。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17万个,床位数超13万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和医院床位数分别达到5.64人和5.59张,分别为2012年的1.4倍和1.2倍。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从无到有,累计建成运营1000余家,中心城区基本实现照料中心全覆盖。立足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织密便民商业服务网络,截至2021年,全市主要便民服务网点[7]超过9万个,基本实现城市社区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全覆盖。
过去十年,是北京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十年,全市上下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夯实发展基础、累积发展势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展望未来,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需始终胸怀“两个大局”,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新时代首都发展,以首善标准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注释:
[1]国际展览包括会展场馆、限额以上住宿业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举办的国际展览。
[2]指的是支持雄安新区新建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综合医院各1所,即北海幼儿园雄安园区、史家小学雄安校区、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雄安宣武医院。
[3]为地区生产总值与平均常住就业人口的比值。
[4]“高精尖”产业增加值从2018年开始核算。
[5]网上零售额2017年以前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口径,2017年及以后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口径。
[6]因四舍五入产生的计算误差,未做机械调整。
[7]包括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区超市)、早餐、家政、美容美发、末端配送(快递柜)、洗染和便民维修等8类网点。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