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美丽乡村建设要抓住三方面重点

2023-01-04 16:05 来源:新华财经客户端 作者:马悦然

日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一句“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成为了无数人的希冀。近年来,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成效显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同时,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部分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

01 规划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提建设美丽乡村,提出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现代化理论与政策首席科学家胡志全指出,我国推出的相关方案以较高的立意将规划引领放在了重点任务的首位。“乡村建设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础,结合地方特色做好顶层设计,把握好方向才能做好乡村建设,才能要做农民而建,服务农民,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同时,他表示,建设方案也体现了“实”:农村生产生活实践出发,以县为单元,以农民为主体,自下而上,不搞一刀切,主体实、措施实。此外,还充分考虑产业融合发展的需求,尊重各经营主体的利益诉求,提出了探索针对乡村建设的混合用地模式等措施。

“我们今年3月在唐山调研时,发现滦南县烑王庄镇李营村乡村建设是自下而上的建设模式。村支书从1987年开始以村两委和全体党员为骨干,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率领全村开始发展乡村产业,投资投劳促进村容村貌改造,形成了以大棚蔬菜为主导产业、以绿化美化为村容主体色调,荣获多项荣誉的全国先进村,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建设经验,同时,不断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胡志全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陈秋红也指出,美丽乡村建设涵盖村庄规划、村庄设施建设、农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村庄产业发展、村庄公共服务完善、乡村文化发展、基层组织建设7个方面。其中,科学的村庄规划是前提;村庄设施建设是有力支撑;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重点;村庄产业发展是基础;村庄公共服务完善是落脚点;乡村文化发展是实现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基层组织建设是重要保障。

02 重点发展农村产业与公共服务

“根据对农民的调查,在美丽乡村上述7方面建设内容中,农民对“产业发展”方面的现状最不满意且其得分明显更低,但对其重要程度的评价却较高;“公共服务完善”是农民认为第二重要的方面,但农民这方面的满意程度仅排名居中。”陈秋红指出,从重要性来看,村庄产业的持续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居于基础地位;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是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引擎。因此,十四五时期的美丽乡村建设要将重点放在推进农村产业持续发展以及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两方面。

就推进农村产业持续发展而言,陈秋红表示,要广泛运用适用的现代技术装备,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集约化和生产过程标准化;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要培育明晰的主导产业,发展适度集中的规模优势产业;要推进农村产业集聚升级,推动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旅游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实现融合发展;要完善配套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乡村的知名度和综合品牌影响力。

此外,就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而言,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教育是农民最看重、最关切的两个方面,而劳动就业和便民服务是农民对其改善状况最不满意、最烦心的两个方面。因此,劳动就业和便民服务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而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教育则能回应农民的关切。政府相关行动要基于不同政策目标抓住着力点,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03 强化乡村建设要素保障

乡村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是支撑乡村蓝图建立的基础,强化乡村建设“人、地、钱”要素保障才能推动美丽乡村加速建设。

胡志全认为,我国的乡村建设行动方案中乡村建设需要的人,其中的主体还是农民,要素保障中提到的人可以理解为乡村建设的骨干,推进乡村建设固然生活在乡村的农民是主体,但是未来的推动力可能更多是“外人”,即乡村以外的人,这个“人”是广义的人,包括科技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是指一切有志与推进乡村建设的乡村以外的个人、组织、机构以及社会组织等,具体可以包括返乡创业人员、农业农村科技人员、农业企业、农业协会等等。

胡志全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其他产业增长的依托,既要考虑保护也要考虑利用,重点要考虑耕地的保护,18忆亩的红线不能突破。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设用地也要充分考虑,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用地就必须要引起重视,未来建设用地的来源更多依靠集体建设用地的盘活整治。

“多年来,二三产业的发展依托农业土地的征用、开发获得了大量的收益,这部分收益未来应当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胡志全说。

就金融支持而言,胡志全也表示,在政策实操过程中,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抵押物很难获得贷款,国家的政策落地难。钱的问题的解决应当要不断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试行通过农业农村资产证券化试点,通过少量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金的投入。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伍江:“人民至上”刻入城市基因,更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