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张广汉委员:建议中央财政设立“历史文化街区维护修缮专项资金”

2023-03-05 11:51 来源:中国建设报

“既是荣誉,也是责任。”

作为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准备了三份提案,都与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相关。”据张广汉介绍,这是结合了自己多年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前期的调研走访感受到的人民所需。其中一份是“关于国家财政增加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的资金支持助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提案。

在调研过程中,张广汉发现,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的修缮缺乏专项资金支持,严重制约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他认为,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多为砖木结构,加之年代久远,已远超房屋使用年限,房屋漏水、破损状况严重,安全性难以保证,但按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要求,维修成本较高,传统的建筑材料也难以寻觅,需要专项资金支持。

当前,历史文化街区修缮的资金投资项目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历史环境整治为主,较少涉及一般传统民居的修缮工程,大量传统民居维护成为难题。

部分历史文化街区所在政府由于缺少维修资金,交给开发商或政府旅游开发平台公司自己平衡资金,结果采取“拆古建新或拆真建假”的开发方式,造成历史文化价值和真实性丧失。“历史文化街区中全部都是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并不多,但是留得多一些,文化价值就高一些。改造和新建的大多是重建了外形,丢失了内涵,若再成片拆除又丢了人气,文化传承也无从说起。”张广汉感慨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今年年初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和历史建筑修缮工作。历史文化街区是典型的活态文化遗产,相对文物而言,其保护工作涉及面广,是需要统筹民生、安全、社会治理、人居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历史文化街区专项资金的持续投入可以带动街区居民的共同参与,拉动私人投资;还可以培养当地工匠,增加就业,传承传统民居建造技艺。

对此,张广汉建议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中央财政设立“历史文化街区维护修缮专项资金”。通过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带动省级、市级财政配套资金,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维护修缮工作有序开展。通过专项资金,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安全性”和“宜居性”,维持当地生产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其中,主要资助建设内容包括:历史建筑测绘、建档、修缮、抗震加固;传统民居建筑修缮外观、内部成套化改造,每家每户增加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市政基础设施入户改造;将空置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为旅游服务、文化服务、便民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内容。

二是建立合理的资金投入机制。建议采取国家、省、市政府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引导当地居民按照保护要求自我改善的方式进行保护修缮。私房由于风貌保护的要求因而带有公益性,私房的修缮政府应当给予一定的补助。通过资金的补助,鼓励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所有者自发维修改善建筑的现状。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的修缮可以按100%补助,其他传统民居可以按照10%~50%进行补助。

三是鼓励空置建筑的活化利用。通过税收的减免,鼓励历史文化街区外的私人投资者出资维修空置的历史建筑,并改造成为家庭式旅馆或者非遗展示作坊等旅游服务设施。

四是加强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管。由历史文化街区主管部门委派专家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专款专用。同时确保修缮方法正确,对于不正确修缮的责令改正。

“作为新任全国政协委员,一定要发挥好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民尽责,多调研、多走访,多反映我们行业的突出问题,也为基层发声多做一些工作,发挥好政协委员的作用。”张广汉说。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里的“公交化”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