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袁昕:新发展趋势下的社区规划

2024-06-24 09:12 来源:人类居住

文|袁昕(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微信图片_20240624091547.png

▲  南头古城大家乐广场音乐节  图︱南头古城调研资料

回顾我国住房制度的变迁,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统管统分”的住房实物分配,到改革开放后逐步过渡到市场化全面推行,期间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福利制度在当时较好地满足了城镇职工的基本住房需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个时代建成的住宅和社区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渐提高的生活需要,面临更新改造和功能的补充完善。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明确了工作目标:到“十四五”期末,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一步明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衡量标准,提出10条底线要求: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科学合理确定改造计划;改造资金使用符合相关规定;加强专营设施改造统筹衔接;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内容应该尽改;健全动员居民参与机制;改造方案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居民对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共识;强化改造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发现问题整改。提出10条重点破解的难点问题:结合改造完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机制;推进片区联动改造;构建社区生活圈;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培育改造规模化实施运营主体;提升金融服务力度和质效;构建适应存量改造的政策制度;小区专营设施专业化管理;结合改造完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归集、使用、续筹机制;居民同步实施户内改造。可以看出,现阶段的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更新的目标,不仅要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结合生活圈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也要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与日渐老旧和失能的小区同步变化的,还有城市和社区的人口状况。首先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据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1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9%,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4.2%,且老龄化的速度还是持续加快,预计2035年左右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社区改造更新必须积极面对老龄化的现实问题和挑战,满足老龄人群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挖掘老龄社会潜能,激发老龄社会活力。此外,随着“少子化”趋势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规模也进入发展转折时期,未来人口也将进入减量发展阶段,尽管近期城镇总人口可能还将持续增长,但地区差异凸显,城市间的差异拉大,有些城市人口集聚,有些城市人口逐渐减少。老龄友好、儿童友好、全龄友好的城市社区,充满活力的城市社区成为社区建设的新目标,社区的更新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建设也需要考虑这些变化,提前做好谋划,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的规划工作方法以适应这些新的社区治理需求。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领域革命性的发展,社会还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生产力布局及城市功能结构,最终影响未来城市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改变城市、街区、社区、小区和住宅相关的各种空间规划设计的细节,这些确定的不确定性使得未来社区的规划成为更加艰巨的任务。预判未来城市生活场景,提前做好社区规划应对策略、研究适应新生活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成为行业关注重点。

面向高品质发展和高品质城市生活的新需求,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专业委员会一直关注并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更新的工作,从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到街区改造完善功能、从儿童与老年友好社区建设到全龄生活场景营造、从空间环境更新到社区与城市活力再生、从规划师的本职工作到发动社会多元参与共商共治……专家和委员们在不同城市、从不同角度思考并付诸实践探索,取得的经验值得分享与借鉴。随着城市更新工作的持续推进,社区改造和社区规划的创新探索一定会为城市创造更加丰富多元的空间和更加美好的生活。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汤海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