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简介:
迟福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中国发展研究奖等多项荣誉,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
浙江是靠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发展起来的。当前,浙江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成长的烦恼”,背后有需求不足的问题,这当中有短期市场预期不稳的因素,也有中长期结构性失衡的掣肘。如何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解决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记者连线采访了研究改革的知名专家、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研究员。
根本之策在“投资于人”
记者:浙江省委提出,必须以改革破局、以创新开路,加快破解新的“成长的烦恼”,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您认为应该怎样破解新的“成长的烦恼”?
迟福林:过去40多年,浙江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今天,浙江破解新的“成长的烦恼”,改革开放仍是关键一招。实现充分的发展、平衡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关键在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结构性改革。我认为这不仅将有效缓解短期增长压力,也将有利于释放中长期增长潜力,在这方面,浙江应当在全国改革中率先示范。
今天,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人的投资滞后于我国发展阶段。比如,我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增长、初次分配中居民部门占比偏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主体是人。解决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根本之策在“投资于人”。2022年,我国社会性支出占比11.4%,处于全球较低水平。在外部市场需求面临更大不确定性的形势下,如何以加大对人的投资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强当期消费信心,成为当前释放有效需求潜力的重中之重。
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记者:浙江省委提出,切实答好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赶考之题。您认为当前应该怎样加大对人的投资,释放有效需求,答好赶考之题?
迟福林:当前,应通过“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释放巨大的消费需求,加快形成经济结构的再平衡。我国是一个转型大国,14亿多人的经济转型升级蕴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城市化滞后影响了经济结构的转型进程,制约着中等收入群体占比的提升。
新型城镇化是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人口转化的过程,反映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县城承载能力,一是将释放人均消费潜力,根据测算,农民向城镇转移、成为常住人口后,人均消费将提高30%;在城镇落户后,人均消费将再提高30%。二是将提升农民工消费水平,农民工的储蓄率是城市居民的2倍,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将使得农民工消费水平逐步达到城镇居民平均水平。三是将拉动房地产市场。
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结构性改革
记者:当前,浙江正聚焦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您认为怎样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迟福林: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要把结构性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以人民为中心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目前,我国农民约97%的年收入来自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微乎其微,这是很大的问题。实现土地资源依法有序流转,将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创造重要条件。
二是按照浙江省委提出的,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健全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让“人地钱技”等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建议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上,改变以往“以证管人”的传统做法,实现基于“大数据”的人口服务转变。
三是发挥国有资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国有资本在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上的特殊作用不可小觑。争取在未来几年投入资金,初步解决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问题,加大对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等。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巨大。建议将投资于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发挥国有资本战略支撑作用的重大任务,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和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使国有资本成为创造新需求的“发动机”。
5年前,我到浙江桐庐调研,感触特别深。桐庐不是浙江最发达的地方。但是,有些企业通过快递、电商等民营经济发展带动了全村共同富裕。民营经济带动了产业发展,带动了城乡一体化,带动了城乡共同富裕。民营经济是经济可持续增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没有民营经济发展,浙江就没有今天的发展成果。过去,浙江在“两个毫不动摇”方面为全国带了头。今天,全面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离不开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参与。将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两个毫不动摇”贯彻到底,浙江将会走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深化结构性改革、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