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正文

张杰:以人民为中心,绘就历史文脉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5-07-17 09:32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7月14日-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并部署了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为深入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特别邀请专家学者撰写一系列笔谈文章,共同探讨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以飨读者。以下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杰教授的思考。

未标题-2.png

张杰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过去的十年,我国的城市工作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部署稳步推进,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城镇化率从56%增至67%,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社会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完成了从快速城市化向稳定发展的后城市化阶段转化。城市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发展重点从“大规模增量扩张”全面转向了“存量提质增效”。

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领域,这一阶段建立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体系,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在构架上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与城市发展路径的融合;围绕“人民城市”的核心理念,让文化遗产从少数文物的保护,走向整体保护、全要素保护的宏观视野,让文化遗产保护反映民族大历史,走入群众新生活;进行了若干富有成效的实践,在方法上探索出了“修旧如旧”、“绣花功夫”等符合城市更新时代要求的若干做法。

站在过去十年城市工作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面对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历史性转折点,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城市工作的目标升级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并首次将“城市内涵式发展”提升为城市工作的主线,更进一步明确了“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等重点工作,并明确提出“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

这一系列的工作要求,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指明了新的工作重点:继续秉持人民城市理念,做好全面保护、整体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助力城市集约高效发展,积极推动以历史文脉激活城市活力、赋能城市创新的高质量城市发展之路。总书记在视察福州三坊七巷时指出,“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三坊七巷对500余处院落的完整保护,展示并传承了“里坊制活化石”、“半部中国近代史”的真实性特征,体现了城市文脉对城市活力赋能的巨大作用。江西景德镇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工作采取了“文绿融合”的发展路径,尽可能的保留了不同时期的建筑特征,与城市中人的需求紧密结合,因地制宜的进行了提升利用,以城市文脉的保护与传承带动了文化创意产业和文旅产业的繁荣。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时评价:“严格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要求,实现了陶瓷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面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的新转变、新路径、新重点,城市建设行业要积极转变工作方式,采取陪伴式成长的方式,让城市建设工作的各项判断与社区、市场、社会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需求,理解城市资产管理的基本逻辑与方法,尊重全生命周期的运营工作,积极拥抱高科技带来的新变化,共同促进城市创新,开创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