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正文

张尚武:深刻把握当前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和变革要求

2025-07-17 09:53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7月14日-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并部署了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为深入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特别邀请专家学者撰写一系列笔谈文章,共同探讨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以飨读者。以下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尚武的思考。

未标题-2-1.png

张尚武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把握历史方位

历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都是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性转型时期召开的。第四次城市工作会议是在2015年召开的,当时城镇化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但刚突破50%,会议提出“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总体要求,强调城市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刚刚结束的第五次城市工作会议召开的背景,则是城镇化率已达到67%,人口、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国际国内发展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革。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两个转向,即城镇化发展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针对当前城市所处的历史阶段,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城市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工作重心、工作方法等五个方面整体变革的要求。指出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

明确任务重点

会议明确了城市工作需要着力的7项重点任务,蕴涵了当前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和内在逻辑。第一项工作是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这是城市工作的总要求,全面体现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第二到第六项工作分别是创新城市、宜居城市、美丽城市、韧性城市和文明城市建设,对应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五个支撑维度,包括城市发展动能转换、城市生活品质提升、绿色低碳转型、城市安全及城市文化建设,契合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城市转型的方向和重点。核心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基础是为人的发展创造宜居环境,支撑是生态、安全和文化建设。第七项工作是智慧城市建设,要将数智技术赋能与城市精细化治理结合起来,这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保障维度。

会议进一步要求,围绕当前城市工作的重点任务要加深五个方面的认识。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做好城市工作;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定位,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深刻把握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的内在要求,做好改革创新大文章;深刻把握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着力提高落实各项任务部署的能力。

转变工作重心

城市工作的重心需要全面转向城市更新,但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会议从方向、重点和路径等三个方面对城市更新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以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为方向,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二是,城市更新要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三是,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通过城市更新,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现代化新路径。

当前的城市发展正处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审时度势、科学应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是面对新时期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环境变化做出的顶层设计,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全面领悟城市健康发展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作用,深刻把握和落实当前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和变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