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城市东拓北上 兰州大学:城建盛宴“发动机”

2014-06-23 11:28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吕明合

13年前,兰州城市向东拓展,兰州大学领命搬往47公里外的榆中县;13年后,兰州向北削山建城,这座大学又可能再度搬迁,成为“兰州新城”的发动机。

“这是地方、开发商和高校合谋的产物。”一名兰州市政府顾问说,和中国许多的大学城一样,兰州大学作为兰州的名片,早就被绑在兰州城市发展的战车上。

榆中校区门口,因地处偏远只有一两家快递到达,取快递的学生每天都排成长队。 (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凌晨6点40多分,兰州的天还没亮。兰州大学老师李亮(化名)就已经提前来到学校本部,本部位于兰州市区。7点10分,他将准时搭上班车,驰往47公里外的榆中校区。

从家里到候车点的路,已耗去了他半个多小时。接下来的路程,他还将在高速公路上待一个多小时——在过去的13年,作为一名本科班的班主任,他已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匆匆赶到榆中校区上课,又匆匆地甩下学生,趁着夜色全黑前赶回市区。

这几天,凌晨的班车上,一则信息正在悄悄传递:“兰大(指榆中校区)又要搬家啦。”此前的2014年2月8日,兰州市政府成立了兰州大学校区建设项目指挥部,早已高调宣布由兰州市主要领导亲任指挥长。饱受奔波之苦的老师们一度欢呼,“青白石离市区更近,听说还能集资建房”。

这一回,是搬往兰州北部的青白石镇,这座城市新的拓荒之地“兰州新城”。而这一幕似曾相识。13年前,兰州城市东拓,在榆中县准备成立“东城区”,兰州大学也迁往当地,成了拉动新城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

欢呼声起,质疑声亦不停。“榆中校区经营多年,这几年才刚刚成熟,现在若再搬家,重建新校区,这不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吗?”李亮反问,“我们不能用一个错误来掩盖另一个错误。”

兰州东拓,兰大随行

距最近的县城13公里,离兰州市区47公里,途经两个隧道,兰大榆中校区被置于大山之中。13年前的迁址早成往事,但榆中校区的迁址争议却从未消停。

“搬到榆中,本非兰州大学本意。”兰大新闻学院的一位知情老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更多是配合甘肃地方政府战略决策的产物。四面环山的兰州,受南北山系夹逼,地形狭长,一直谋求向外发展。

“兰州太需要土地了。”参与当时决策的一位政府顾问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00年前后,地方政府提出的战略是向东发展。兰州城东边的榆中盆地,有200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带可供开发。“最早的想法是把榆中县(兰州下辖县,紧邻市区)一分为二,把靠近兰州的这块划出去,重新成立一个新的区。”

为了配合这一发展,酒钢等一批大企业搬迁过来,国际商贸城、工业园区用地也被规划出来。同时,甘肃提出了“大学城”规划,计划将甘肃境内的主要高校陆续迁入,以形成新区的人才和科研优势。

后来没能成立的“东城区”,在兰州早已家喻户晓。当时所有的规划,都是按“东城区”的建设方案来。

此时正值高校扩招。“学校急需建设新校区接纳数倍于以往的学生。通过建设大学城、拉动新城建设,直接带动经济新发展。”上述政府顾问说。

在甘肃,地方和高校一拍即合。2001年《榆中“大学城”总体规划纲要》获批,兰州政府承诺给予大量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流入。

但规划中的十多所高校并没有如期到来。“大学校长们到了榆中,一看偏僻环境,最后都闭口不言了。”兰大的一位老师回忆说,“大家都不愿意去。”

让兰大带头迁址并非易事。当时的甘肃省领导亲自做工作,又恰逢兰大扩招,兰大校方最终决定率先搬迁。

“当时都承诺了轻轨和快速路等设施。”上述知情者说,但好景不长,铺开摊子大干了没几个月,几个政策的变化,就让计划搁浅。

兰州市的积极性丧失是首要原因。兰州大学的教授倪国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07年,中央决定实行三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榆中县随后被甘肃确定为省财政直管县。县行政建制上属于兰州,但干得再好,将来的财税都直接进入省财政口袋,和市财政毫无关系。

更重要的是,经过测算,官员们发现,往东发展对改变兰州现有的经济排名意义不大。“200平方公里,需要100平方公里搞基础设施等建设,真正能有产业价值的,只有100平方公里,对改变兰州的经济总量并没有决定性意义。”倪国良说。

“榆中校区十宗罪”

这直接让榆中校区陷入了困境。在兰大流传广泛的《榆中校区十宗罪》网文中,校友一一罗列了榆中校区带来的问题,分割教育资源、恶化教育环境、加大办学成本、降低教学质量等一一在列。

在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中,不少指责得到了印证。一位兰州大学的老师向南方周末记者承认,文中所指“名师大家皆遁踪”的现象确实存在。在一些学院,一些身为博导的教授一旦有事,让博士生代课就成了常见的选择。“兰大有很多有水平的名师大家,这些人的时间很金贵,把本科生抛到47公里外的黄土高坡,这些名师就不再屈尊了。”

由于班主任大多需要回城,学校不得不专设了特殊的岗位“副班主任”。副班主任大多由高年级的大三学生充任,“大四都进城了,榆中校区年级最高的本科生就是大三。副班主任处理不了,再来找班主任。”兰州大学负责本科生的一位班主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实在没有办法,老师也要结婚生子。”这位班主任说,此前虽也有对学生负责的老师选择定居在榆中,但其中一对住了十年的夫妻老师,最近还是迁回了兰州,“孩子要上小学了,那边没好学校”。

令人担心的是还有那些贫困的农村学生。一位担任班主任的新闻学院老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兰州大学招收的西北农村生源不少。在以前,他们可以在市区里完成勤工俭学、融入社会生活。但在与世隔绝的榆中校区,想通过家教补助生活,只能到十三公里外的县城。

僧多粥少的结果,甚至造就了校园内畸形的兼职价格。除了学校里安排的勤工俭学机会,校外的兼职,只有发广告传单等工作,“5元一小时,还有人争抢”。

“大学三年,我们好像从一个农村到另一个农村。”一位此前曾交流到吉林长春的大三学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虽然酒吧等地并非学生常去之地,但这些现代城市人必要的生活方式,对她身边的同学来说,却无异天方夜谭。

“学校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一位老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也正因此,榆中校区的本科学生始终坚持“3+1”的模式:三年榆中、一年兰州市区,“以方便学生能融入城市,更了解城市生活,更好地就业”。

1/212>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