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如何避免“摊大饼”式扩张?——湖南立法保护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

2017-02-16 14:17 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张春保、刘良恒

以长株潭城市群获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两型社会”国家实验区为契机,湖南省通过立法保护、规划控制、生态补偿等手段,守住了长株潭三市交界处一块被称为“绿心”的绿地,有效地遏制了长株潭三市“摊大饼”式的毁绿扩城趋势。

城市群发展不能走“摊大饼”的老路

“绿心”地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结合部。湖南省两型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绿心”面积522.87平方公里,涉及9个县市区和5个开发区,总人口26.27万。

从湖南省政府出发,沿着城际干道芙蓉路南下,车行十多公里就进入了“绿心”地区。这一带全是低山丘陵,植被茂盛,郁郁葱葱,与北面长沙城区和南面湘潭城区的“钢筋水泥森林”形成鲜明对比。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两两相距约40公里,呈“品”字形分布在湘江两岸。2004年,湖南省政府搬迁到长沙南郊以后,长沙南移、湘潭北扩、株洲西靠的相向扩张趋势愈发明显。

湖南省曾有干部、学者大胆提议,在三市结合部培育新的增长极,打造一个50万人规模的新城。在“空间融城”思维主导下,“绿心”不可避免地被侵蚀蚕食。

“2011年,省人大调研组发现,当时的‘绿心’保护形势非常严峻。一些问题非常突出,比如森林覆盖率偏低,整体分割日趋严重,局部地区过度开发,最大连片绿地仅有17平方公里,在建待建项目多达477个,用地需求将近12万亩。如果不加限制,恐怕要不了几年,‘绿心’就会不存在了。”湖南省人大环资委环境监督处处长刘帅说。

一些地方“大城市病”凸显,也促使湖南省委省政府逐渐认识到,长株潭三市有历史形成、彼此互补的功能定位,有“绿心”分割、湘江串联的先天优势,最适合走组团式发展道路。如果摒弃优势,舍本逐末,很可能将三市连接成一张“长株潭大饼”,既破坏了珍贵的“绿心”资源,又失去了宝贵的生态优势。

“利用‘绿心’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之间的‘绿楔子’,能有效阻止三市空间的相向无序蔓延,形成组团发展的城市群形态。”最早提出长株潭一体化构想的湖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张萍说。

生态“绿心”保护体制机制逐步形成

认识到“空间融城”的局限性后,“有机融城”就成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必然选择。为此,湖南省为“绿心”确立了“保护优先、管理为主、适度开发”的基本原则。

湖南省两型委副巡视员宋娟娟告诉记者,湖南省从立法保障、规划编制入手,形成了“一规划一条例”的“绿心”保护顶层设计。2011年8月,湖南省政府批复《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2年11月,湖南省人大通过《湖南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条例》。

根据规划和条例,520多平方公里的“绿心”的90%以上区域被划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仅有10%的区域是控制建设区。在“绿心”范围内,除了生态建设、景观保护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和旅游休闲设施建设以外,禁止上马工业和其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建设项目,已有工业项目逐步退出。

“新项目要进入‘绿心’地区,地方只能提初审意见,审批权限都在省直部门。建设单位还必须拿到省两型委出具的建设项目准入意见书,才能开工动土。”宋娟娟说,近几年来,长株潭三市共否决40多个拟建于“绿心”禁止开发区的工业和地产项目,另外还清理退出了173项不符合“绿心”总体规划的已批项目。

记者了解到,湖南省级财政近年来还将“绿心”地区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和省级公益林补偿标准由5元/亩/年提高到17元/亩/年。同时,长株潭三市还各自提高了地方标准,2015年,三市将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由省定的17元/亩/年分别提高到每亩每年30、45、20元。

宋娟娟说,湖南省人大近年来先后两次组织对“绿心”地区开展执法检查,督促省直各部门和长株潭三市落实保护“绿心”的责任。湖南省两型委则协调三市在“绿心”禁开区、限开区设置界碑、界牌和界桩等保护标识541块,同时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建成“天眼”实时监测系统,对“绿心”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和每亩土地变化情况进行定期监控和全覆盖监测。

“生态如何出效益”仍是待解课题

“相隔几公里,相差几十年。”在湘潭市昭山示范区立新村,村支书宋建军对记者说,“昭山地区是‘绿心’核心区,与周边相比,发展差距实在太大了。工业项目进不来,文化和旅游项目落地难,老百姓还是有看法的。”

一位土生土长的企业老板感叹道,在昭山示范区的南北两侧,长沙城区和湘潭城区早已是高楼林立,各种工业和地产项目遍地开花。一江之隔的原湘潭县响水乡,本来也是偏僻闭塞、贫穷落后的农村,但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早已成为产城融合的经济开发区。

宋娟娟说,正因为“绿心”地区发展受限,与周边地区形成明显反差,老百姓开发诉求日趋强烈,加之部分县市区监管乏力、管理混乱,以致违规砍伐、毁林开荒、乱采滥挖、非法殡葬等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个人和单位无视有关法律法规,在没有取得合法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在“绿心”地区开山挖土,大搞建设。

按照相关规划,“绿心”不仅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绿肺”,还要发展成三市老百姓的“后花园”和“公共会客厅”。在逐步清退工业的同时,“绿心”地区的干部近年来招商引资主要围绕“文化”和“旅游”做文章。但遗憾的是,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条条框框”的制约比较多,暂时还没有“龙头项目”能落地。

“‘绿心’里生活着20多万老百姓,不少人经常抱怨说,凭什么让我们守着青山绿水,你们却住着高楼大厦?”一些干部认为,尽管保护“绿心”早已成为共识,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需求、地方干部政绩考核之间的短期矛盾和利益博弈仍然不容忽视。如果这些矛盾不解决好,干部群众积极性不高,绿心的保护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

张萍说,保护好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在全国范围来说都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建议各级政府帮助长株潭“绿心”地区守住青山绿水,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保障改善民生。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张庆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隐藏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