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9日上午,在广东省东莞市嘉华酒店四楼F8A会议室举行了2017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青年专场会议。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副总规划师陆佳主持,邀请了学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司原司长孙安军, 北京林业大学何昉教授和沈阳建筑大学校长石铁矛教授担任点评嘉宾。会议以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为主题,7位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研究生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会议在热烈、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嘉宾结合演讲内容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会议的议题涉及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各类新问题。华中科技大学的潘欢欢同学为大家介绍了武汉南湖水系形态演变与城市内涝的关系研究,探讨了支流消失、岸线变化、面积减少等因素与内涝发生的关系。南京大学的王宇同学利用微博数据对江苏盐城龙卷风风灾中受灾地区人群的网络舆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长安大学的景文丽同学系统思考了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河流水环境治理策略,并介绍了铜川市石川河整治的实践案例。南京大学的刘宏波同学利用GIS分析对昆明翠湖公园的边缘地带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规划建议。华中科技大学的冯婷同学以武汉118社区为例深入介绍了城市老旧社区中进行海绵化改造的实践探索。浙江大学的徐杰同学详细介绍了基于城市修补理念,对义乌市佛堂镇这类快速发展的小城镇道路进行优化的探索,强调了系统性、渐进式的规划策略。最后,东南大学的吴泽宇同学针对目前全国各地城市地铁建设的热潮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探讨了盲目建设地铁可能带来的规模、运营方面的问题,提出新的交通解决方式。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这一议题,大家都表现出很高的关注热情,现场坐满了观众。
孙安军(学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司原司长)
何 昉(学会理事,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石铁矛(学会常务理事,沈阳建筑大学校长、教授)
会上,三位点评嘉宾针对研究内容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在充分肯定同学们研究方法创新、选材敏锐的同时,也对于其后续研究的深入和完善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针对各位汇报人的研究深度、广度、以及实践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孙安军理事长建议在对城市内涝的研究中,除了自然因素的影响,不能忽视前期预警、库容管理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河流生态修复、旧城海绵化改造等研究应充分考虑各个地方、城市的特殊性,着眼具体问题“以小见大”,研究应更有针对性;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修补的重要方面,系统性、渐进式的处理方法很可取;地铁问题的思考可以扩展到经济、城市空间布局、未来发展等更宽大的视野。石铁矛教授对河流生态修复、旧城海绵化改造等研究提出了更深入的要求,建议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强化对问题特殊性的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何昉教授建议对旧城区海绵化改造重视新旧系统的衔接,不可照搬国外理论和经验;在公园、地铁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重视城市整体景观生态系统的构建。
最后,孙安军理事长进行了会议总结,充分肯定了年会设置青年专场、青年托举工程的重要意义,鼓励各位青年研究者从小处入手、细微处入手,认真研究具体问题,成长为城市研究各领域的专家。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