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会客厅 > 正文

吴志强副理事长:城市规划者在改变你我的未来

2019-07-18 09:19 来源:工程科技知识中心iCity

城市规划的必要性体现在哪里?

只要有规划,就知道目标和方向。对中国的城市来说,有没有清晰的目标和路径是规划最重要的职责。中国城市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就业问题,都需要非常理性的解决。

人类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按照理想的目标去建构环境还是仅仅依靠现有的材料。人类的理性以及对未来梦想的追求,造就了城市规划的诞生。

城市规划也经历了几代发展:从最原始的实现理想,实现自己的和公众的理想,到1850年之后,工业化快速膨胀带来了众多问题,城市规划意识到还要针对“城市病”开药方,也就是制定规划方案。

未来,城市规划还有更强大的作用,随着大数据、移动通讯、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可以做更多的推演,通过规划看到城市未来自然发展的状态。城市自组织是什么状态?在没有干预的状况下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也可以发现有些情况是必须要提前进行干预,让城市处于健康良好的发育状况。

城市规划就是人类带着梦想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更理智的解决问题。

因此,对中国来说,城市规划特别重要。在如此快速的发展阶段,没有城市规划,就像是一个孩子在快速成长的阶段,没有理想和目标。城市的价值观就像一个孩子的价值观,城市的梦想就像是一个孩子的梦想。中国的城市大量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需要理智的进行规划。

现代城市规划中是如何考虑生态体系的?

城市8000年发展历史反复证明,城市这一人工体需要与自然有机结合。城市规划不仅是完成人工建设(造房建路),还要介入生态自然,自然条件在城市规划中是第一要素,需要把这人工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这两套系统合二为一。

一个生命体需要与周边不断的进行信息交流、能源交换、物质流动,只有存在这三项才能成为一个生命体。

城市是地球上人类做的最大的人工体系,比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要复杂。

现代城市规划,尤其是70年代以后的城市规划,一直把生态体系作为城市规划环节中的第一位,可惜这个理念尚未普及。希望通过此次采访,可以让更多地人了解并接受这个理念。

城市规划首先是保护生态,在这个前提下来做协同发展的人工体系。

2010年举办世博会的设计创意以及对未来城市建设的影响

就在2008年,世界城市化率达到50%,从此,人类成为“城市生物”。

2010年举办世博会,我们在世博会筹备期间考虑了很久,什么是人类面对的共同的问题?最终的答案,就是城市。因此我们确定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Better City,Better Life”,这一主题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响应。城市的好坏,决定了全球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品质。2010年末中国实现了50%的城市化率,2019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了58%。

世博会如何能让城市更美好?将问题剖析为三大主题。

1.城市如何与自然环境相处?

将整个黄浦江两岸都作为试验场。

2.不同的人、不同要素如何在很密集的环境中和谐生活?

将各国场馆、不同种族、各种文化,密集地集中在同一个场地。

3.如何将历史遗产保护作为未来创新的动力?

保护与创新,不能走向两个极端。城市历史基因可以作为未来创新的源泉,未来创新又可以激活城市历史。

将世博会场地中的老厂房进行改造,实现了3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变成展馆的目标。用实际行动证明,发展与保护是可以紧密结合的。

以上这三大问题不仅是自己回答,同时让全世界共同回答这三个问题。2010年世博会共有256个展馆,各个国家来回答“什么让城市更美好”。世博会就是一个未来进入城市时代的试验场。通过世博会,积累了大量的理念、理论、想法、技术、案例。

“能、水、物、气、地、生”六大生态要素进行梳理,向各处辐射。在全国大地可以看到更多的创新。

同时,在世博会期间,举办了七期市长班。带着市长直接去参观,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如何节能减排?如何使用江水温度成为能源?

参观之后,很多市长都把“垃圾”看成了“宝贝”,将破旧厂房转化为城市创新的资源。

世博会之后,将其作为未来城市的样板, 从“能、水、物、气、地、生”生态要素进行梳理,绿色技术整理成册。精华重新组合,向各处辐射。世博会的实验意义,在全国大地可以看到更多的创新。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如何看待“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对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