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2年7月13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主办的 “城市创新空间战略谋划与区域协同发展”论坛结合《培源科学城战略规划与概念性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项目启动会成功举行。
我国经过十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在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各地一批科学城、科技城、未来城等城市功能板块的兴起,作为“知识经济”或“创新产业”在空间上的集群,整合、聚集各类创新资源,同时包含居住、交通、游憩、公共服务等复合型功能,成为城市新的增长核心。
但同时,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也普遍暴露出对科学城、科技城、未来城等城市创新空间的内涵差异认识不准确,功能定位、产业谋划雷同,各创新板块之间区域协同不足、特色化发展路径不清晰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结合《培源科学城战略规划与概念性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项目启动,围绕“城市创新区战略谋划与区域协同发展”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讨和交流,可在更广阔范围引发对科学城、科技城等城市创新空间的思考,提升对科学城、科技城定位的认识和理解,寻求城市创新空间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为高质量谋划创新区汲取有益经验,吸纳更多智慧,凝聚更多共识。
专题论坛会场
“城市创新空间战略谋划与区域协同发展”论坛
2022年7月13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主办的“城市创新空间战略谋划与区域协同发展”论坛结合《培源科学城战略规划与概念性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项目启动会在誉为“院士之乡、校长摇篮”的宜兴市成功举行。
本次论坛邀请的5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科学城、科技城等创新空间从理论到实践、从战略谋划到空间营造,从长三角一体化的差异化发展策略到区域协同等不同层面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按专家演讲先后顺序排序)
王建国:城市发展与城市科技园规划设计
王院士的报告针对近期科学城建设的热点现象与问题,对科学城及相关概念内涵进行辨析,梳理总结国际、国内科学城的发展历程、趋势、类型、特征方面的异同,并结合雄安新区启动区城市设计、起步区第五组团大学城城市设计、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区、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学研究院(合肥国家实验室)等多尺度的设计实践,阐述对于城市创新成长与科技园区相关设计的理念与思考。
王院士认为,首先需要认清科学与技术、城与园的概念,科学的任务侧重观察和实验,发现和认识世界的底层逻辑和内在规律。技术的任务侧重改变和操作,是改变和改造世界。城和园的差别也很大,城往往是综合性、系统性的,复合性城市功能比较多,是一个城市中具有可独立完整运维的一个地区。园则往往是具有某种特定功能为主的地区,有相对专精的产业发展定位。宜兴应该是既具有注重观察实验等科学前端,又注重转化应用的科学城概念
王院士谈到,在科学城发展历程和趋势中,科学城正在朝向知识型城市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科学城建设主要是围绕科学装置进行的区域设计,需要超常规尺度的科学装置建设计划和国家资源的支持。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科学城开始承担科学研发职能并同时疏解核心城市的人口密度。20世纪90年代至今,科学城聚集大量科研人才,结合大学城多元化人群及科研力量,向更智能及多元化方向发展。
王院士强调,我国科学城发展主要基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由于产业升级发展需求,强调研、产、城融合,有时容易造成“科学城”概念泛化。我国科学城规模尺度由大到小、专精度由高到低,大致可以分为国家创新中心、枢纽型科学城和节点型科学城;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转化关系看,大致包括基础研究驱动型、产业生态整合型和专类产业园区型这几种类型。
王院士通过展示主持的多项宜兴规划设计和工程实践,以及科技园规划和建筑设计实践,阐述了他对宜兴这座城市创新成长与科技园区相关设计的理念与思考。
王院士最后指出,环太湖区域,作为科创热土,科学城、科技城正在快速生长,如何实现区域发展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如何建立城市间良性竞合关系这对于宜兴是种挑战,宜兴培源科学城的未来,既需要前瞻性的想象力,同时也需要科学严谨而富有创意的规划设计的智慧。
司马晓:产业创新空间的发展实践与城市应对--深圳、上海科学城规划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司马晓院长的报告系统阐述了聚焦“科创、产业、城市”三者关系,梳理全球化和工业化背景下我国产业创新空间的发展概况与使命;结合新形势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布局要求,探讨国家产业创新空间体系内涵和建构;以深圳与上海两地为例,解析以“科学城”为主体的科创空间的战略谋划、政策保障、功能内涵以及规划建设模式;最后,从区域协作、功能建设、空间治理、政策保障等方面,对未来科技创新空间的规划建设进行了经验分享,提出对宜兴科学城规划的建议和认识。
第一部分全球化和工业化背景下我国产业创新空间的发展概况与使命,司马晓院长认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代表的各类产业园区都在特定的发展阶段承载了从早期对外贸易,到技术创新和高科技引进,再到现在的自主创新和深入开放合作等国家战略的要求。站在新起点上,以“科学城”为代表的中国的产业科技创新空间,要实现“园”向“城”的转变,涉及创新要素集聚、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文化培育等多个方面,中国需要量体裁衣,打造自己的“科学城”。
第二部分自主创新战略下的国家产业创新空间体系与内涵,司马晓院长指出,我国已形成多个层次的产业创新空间体系,并且已初步构建了从区域战略到政策平台再到实体空间的科技创新空间体系。其中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服务创新型国家战略,有着最发达的产业集群腹地,要求形成较强的产业转化能力、能参与全球贸易竞争,比如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政策平台,位于产业发达地区,以大装置、科研机构和高校为核心资源,主要有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和深圳;科学城是有一定的空间地域范围的空间载体,比如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深圳光明科学城、合肥滨湖科学城,其中北京怀柔与合肥滨湖属于知识驱动型科学城,上海张江与深圳光明属于产业驱动型科学城。
第三部分实践案例中,司马晓院长谈到深圳光明科学城的实践经验,他指出深圳光明科学城形成有三个特征:(1)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2)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呈现全域网络化分布;(3)市域面积小,存量用地为主,增量空间小,分布散。针对这些特征,深圳颁布了相对应的措施:(1)持续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2)从大科学装置与学科关系入手,谋划大装置集群、发展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和交叉研究平台;(3)做好产业规划,对接重点企业,分析产业链,研究各产业环节对创新空间的需求;落实定制化共享创新平台的类型和规模;(4)增量与存量用地并举的空间保障。
司马晓院长谈到上海张江科学城的实践经验,他指出为了建设上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载体,提出了(1)“三个张江”的政策集成,将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展至全市范围内,带动全市产业园区转型升级;(2)金融赋能,通过上交所科创板等资本市场以金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发展;(3)做好空间支撑,通过“空间创新”来塑造和保障“创新空间”,(4)做好互动耦合,通过张江科学城与临港新片区 “互动耦合”发展,形成惠及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第四部分建立“创新导向”的产业空间治理模式的经验与启示,司马晓院长提出,地方城市需要统筹调动各方资源,构建面向未来的科技和产业政策体系;地方城市需要强化空间治理能力和土地管理、规划管理制度支撑创新平台的落地建设;探索适应科技创新需求的混合产业用地政策创新,保障优质产业空间供给。
最后司马晓院长提出对宜兴发展建设科学城产业创新空间的思考,他表示,宜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著名的“教授之乡”,可以发挥自古以来“崇文尊教、人才辈出”积累下来的社会资本优势,编织强化创新发展的天然基因优势;宜兴产业经济发达,可以依托自身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创新要素,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产业创新网络;宜兴人居环境优越,可以利用高品质的城市环境优势,在江南大学、南京工学院等高校与科研机构入驻的基础上,进一步吸引高端科创机构与创新人才,汇聚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资源。
敬 东:科学城与科技城:体系与角色
敬东院长的报告分别从产业链和空间链中宜兴所处条件与角色、科学城与科技城的内涵与区别、环太湖科创圈布局以及对培源科学城的规划建设的思考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敬东院长在产业链和空间链方面谈到,从产业链到价值链再到空间链,需要三个链条的整体提升,才能达到整体最优。其中创新空间链划分为城市和区域两个尺度以及四个不同类型,具体为城市尺度的小尺度园区和中尺度的科学城科技城,区域尺度的大尺度创新走廊和超大尺度国际创新中心体系等。对于宜兴更多的需要关注前面小尺度、中尺度和大尺度三种类型。敬东院长同时认为:长三角世界级科创城市群体系正在形成,但长三角科创型城市群“中间断层”现象突出,未来枢纽型创新城市需要从宁波、苏州、南京、杭州、无锡、温州、南通、扬州、合肥等节点型城市中脱颖而出,并构建完整的科创城市群格局。《上海大都市圈协同规划》基于中心城区和县(县级市)把“1+8”城市划分为42个空间单元,从顶级的全球城市到综合型全球城市、专有性全球城市、功能型以及全球功能支撑型的五级体系,无锡市区在第三级,江阴在第四级,宜兴在第五级。在上海大都市圈生产服务指数,航运贸易指数、科技创新指数、文化交流指数、智能制造指数五大城市指数中,宜兴在智能制造得分最高,在科技创新、生产服务得分较低,在42个空间单元中综合排名22,属于中位数水平,一方面科技创新匹配度不够,另一方面综合得分和科技创新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敬东院长在科学城与科技城的内涵与区别方面指出,科学城是以基础研究为核心的全链驱动型创新,科技城属于技术驱动型的产业创新,未来宜兴科学城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可能是科学城和科技城的结合。并认为国内科学城包括国家系与区域系两大体系,作为国家系的科学城,它从学术到科学到技术到产业是全链条的科学服务和城市服务,服务于国家战略;区域系科学城更多是依托于城市群,聚焦到后端的科学、技术和产业链条,突出服务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联动城市功能、科学服务功能的特点,强调定制化和高能级的结合。在科学城功能体系构建中,产业科创链以及它引领下的科学服务圈层、城市的服务圈层和文旅圈层共同构成“一链三圈”的科学城功能框架体系。培源科学城北边是锡宜协同发展区大拈花湾的文旅产业集中地,结合南部山区和东部湖区构建了以大山大湖为本底的生态文旅体系,因此,文旅服务圈对培源科学城构建自己独特的“一链三圈”功能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敬东院长在环太湖湾科创圈的布局中认为,长三角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构建了三条重要走廊,分别是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宁杭生态经济带。这三条走廊中间包围的是太湖及环太湖城市群,环太湖城市群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湖区、制造湖区、科创湖区和生活湖区,在环太湖科创圈和三条廊道切线交汇的区域,必将能够形成发展的新增长点,宜兴正好在这个上面。
敬东院长最后在培源科学城的规划建设的思考中谈到,第一,沪宁产业创新带、环太湖科创圈、G60科创走廊、宁杭生态经济带上的城市正在构建长三角世界级科创城市群的核心体系,确定的是科学城和科技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不确定的是各自目标的精准化和完成度;第二,科创链需要和产业链、空间链形成互动和融合,需要在“一链三圈”和主要功能、建设目标、功能载体、创新机制等不同要素上寻求差异化;第三,需要特别关注科创人群对空间链的定制化需求,特别是城市尺度的中、小创新空间的营造,在区域内外部发展要素逐渐趋同的背景下,有地域竞争力的空间可能会成为科创人群落户的关键一招。
张宇星:双操作系统 中国新一代城市模型
张宇星教授的报告总体上认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更新,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需要寻找到一种新模型,为城市以及产业创造新价值。新一代城市模型,是“土地经济+空间经济”的融合模型,通过深化土地的空间价值,实现供给侧创新;也是基于“公有经济+私有经济”的融合需要,通过产权/用权体系改革实现市场机制创新。“融合经济时代”正在来临,采用双操作系统可实现从二维土地关系走向三维空间关系,进一步走向四维时空关系,实现“城市土地价值的升维”。
张宇星教授首先阐述了新一代城市模型的概念。他认为,科学产业园也好,科技园也好,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科学和技术都是一种产业或者内容的创新。第二个,城和园意味着空间的创新。产业的创新,内容的创新怎么样跟空间的创新匹配起来,反过来说怎么样借助于科学城的规划和设计,同时思考新一代的物理模型,这对于未来培源科学城是非常重要的。
新一代城市模型,首先是“土地经济+空间经济“的融合模型,通过深化土地的空间价值,实现供给侧创新。土地经济是前面40年采用非常成熟的做法,一整套要素控制体系,通过将土地的物质空间价值予以“抽象化”,并以地租曲线形态呈现出来。但土地经济模型是有增长极限的,它对应了全球生产消费等级体系,在效率最大化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负面效应。如果基于存量空间价值重塑,通过场域效应、互聚效应、微积效应等新的效益将物质空间跟人的关系重新,就有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关系。通过空间设计,新的内容植入,包括创新性产业链和消费链加入就有可能在中间不用大的改变前提下创造新的价值,而且空间经济是基于“人的真实体验”,同时与虚拟经济高度匹配,代表着未来新的价值。
新一代城市模型,也是基于“公有经济+私有经济“的融合需要,通过产权/用权体系改革实现市场机制创新。这种新一代城市模型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有可能面对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可称之为融合经济时代。这样一个双操作系统可以实现土地二维关系走向三维,进一步走向四维时空的关系。这种全面升维的过程,双操作系统既是城市土地价值的升维,也是市场经济机制的升维,同时也是社会权利体系的升维。
张宇星教授然后阐述了新一代城市模型的意义,包括实现土地扩张与空间活力的平衡;实现土地招商与空间孵化的平衡;实现土地财政与空间增益的平衡;实现土地融资与空间流量的平衡;实现土地功能与空间内容的平衡。
张宇星教授再结合深圳华侨城创意园、南头古城、沙井古墟新生、深圳下沙城中村、深圳留仙洞设计公社、深圳湾软件产业基地若干案例系统说明并总结了双操作系统的十种融合方法,包括功能融合和活动融合;密度融合与尺度融合;产权融合和用权融合;策划融合与运营融合;信息融合和人群融合。
最后,张宇星教授总结到,新一代城市空间创新,不仅仅是宜兴培源科学城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同时要为中国下一代城市发展提供一种空间创新的可能性。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本质上是用一种空间逻辑而非空间本身来生产价值。新逻辑的出现,同时也是新机遇。面对新机遇,正在加速追赶的二、三、四线城市更需要掌握这个新逻辑,才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换道超车。
张京祥:对创新城、科技城规划的几点体会
张京祥教授的报告结合这些年在创新空间方面的研究和规划实践工作,梳理了三方面的问题及体会:第一,城市需要何种类型的创新;第二,城市的创新网络如何构建;第三,如何去规划和运营一座创新的城市。
第一个问题城市需要何种类型的创新?张京祥教授谈到,创新不是少数城市的专利,创新城市也不意味简单的趋同,不同城市在创新体系中的角色不一样,要依据自身禀赋找准合适定位。他认为,创新可分为原研创新、灰度创新、融合创新三种不同的类型。原研创新一般是集中在少数基础科研实力强、国家战略支持、投入巨大的重要中心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灰度创新是许多本地化、内生产业体系强的城市,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行业、产品价值,这样的城市相对面广量大。融合创新是指少数创新创意氛围浓烈的城市,实现跨门类、跨行业的交叉创新,比如上海、深圳。就宜兴城市的尺度、能级和产业基础而言,培源科技城最主要的定位应该是做好灰度创新。
第二个问题城市的创新网络如何去构建?张京祥教授认为,创新不能自成一体,更需要区域协同,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下,城市创新需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需要从更大的产业链、供应链角度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比如深圳的创新离不开珠三角广大城市的支撑,杭州云栖小镇“淘富成真”的项目需要深圳制造产业链的支撑,南京紫东科创大走廊也离不开周边城市科技创新资源的支持。同样,宜兴培源科技城的创新离不开在无锡市域乃至更大区域内的创新网络协同。
第三个问题如何规划和运营一座创新城市?张京祥教授指出,首先,随着“人-产-城”规律的转变,“创意阶层”呈现越来越显著的生活指向性,创新人才的吸引成为创新规划关注的核心。对不同城市需要找到相应的人口、人才要素导入路径,当年杭州是先通过品质立市来导入人口与人才,然后带动互联网创新产业发展;深圳则是先通过制造业导入人口、建立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然后再腾笼换鸟、人口置换来带动创新经济发展。宜兴培源科学城也需要思考:通过什么样的要素导入路径来带动这样一个创新城市的生成?其次,面向创新人群、创新企业需求的空间供给与规划管控,也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创新。创新空间选址的要求,越来越青睐有颜值和有烟火气的地方,培源科学城既有魅力山水也有宜人生活环境,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塑造独特优势;创新人群的时空观也具有新的特征,如他们大多希望压缩通勤时间、增加自由支配时间,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生活和工作特点采取定制化的社群设施配套;对于创新的空间载体,普遍需要小街区密路网、空间的平面混合和立体混合,以及营建更多的共享空间、灰色空间等,这些都需要提高规划的弹性和应变性。最后,创新的制度环境是关键,政府在创新中的角色扮演既要积极作为,更要精准作为,要做好创新的触媒激活作用、创新主体的链接桥梁,塑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总之,好的科学城规划不仅要有创新空间的规划,同时还要研究创新的实现路径,更需要创新政策的支撑。
论坛由学会副秘书长耿宏兵主持,宜兴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虞仁军,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敏,市政府党组成员、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黄朝奎以及机关部门、镇(街道)板块分管负责同志、自然资源规划局内设机构负责人、三家入围应征机构、技术支持单位、新闻媒体等人员参会。
会议主持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秘书长耿宏兵
耿宏兵副秘书长对5位嘉宾精彩演讲表示感谢,他总结说,近年来无锡市主动布局环太湖湾科创带,扎实推进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已相继进行了梁溪科技城、宛山湖生态科技城、霞客湾科学城、洗砚湖生态科技城等多个项目的规划咨询活动。通过举办“城市创新空间战略谋划与区域协同发展”学术研讨,分享了专家们各自的经验,使各方深入了解科学城、科技城等生长、发展的条件与阶段性规律;进一步探索科学城、科技城等创新空间集聚要素的模式与路径;在科学城、科技城在战略谋划、资源利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有助于探索培源科学城在太湖湾科创带同类功能区中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提升培源科学城等类似地区规划、建设、运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