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学会动态> 正文

2024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于同济大学正式启动

2024-02-29 09:22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2月26日,2024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启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本次联合毕设主题聚焦“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吴淞创新城地区城市设计”。

2024年2月26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提供学术支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宝山区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协办的2024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启动会在同济大学钟庭报告厅顺利举行。与会特邀嘉宾及来自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及同济大学的六校师生代表近百人参加。本次联合毕设以“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吴淞创新城地区城市设计”为题,面向高质量发展,共同聚焦吴淞创新城地区进行城市设计。

特邀嘉宾:

石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尚武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长

耿慧志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副院长

沈璐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所长

孙淼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助理教授

指导教师:

刘宛   清华大学 城市规划系  长聘副教授、副系主任

周政旭 清华大学 城市规划系  副研究员

阳建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东南大学城市规划系  教授

万婷婷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系  讲师

徐春宁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系  讲师

任云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乡规划系 教授

田达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乡规划系 教授、副系主任

李云燕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副教授、副院长

顾媛媛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副教授

黄晶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天津大学城乡规划系  教授

任利剑 天津大学城乡规划系  副研究员

杜孟鸽 天津大学城乡规划系  副研究员

陈晨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副教授、副系主任

黄璜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助理教授

刘超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助理教授

尹杰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  助理教授

1.会议开幕式及领导致辞

卓 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

本次开幕式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卓健教授主持,热烈欢迎六校师生和特邀嘉宾莅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开展毕业设计。

石 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石楠秘书长通过视频致辞,首先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热烈祝贺本次活动启动,对同济大学承办方、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精心筹备和鼎力支持表示感谢。本次联合毕设聚焦吴淞创新城地区城市设计,涉及地区性的发展战略和思考,同时关注如何更新改造再利用传统的工业遗产,以及如何将既有城市空间进行转型升级,涉及到诸多要素,非常综合且具有挑战性。新时代的城市发展有新诉求,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与生活品质的要求在提升,希望同学们能在六校联合毕设中回应这些诉求。最后,石楠秘书长传达了对各位同学的殷切期待,预祝各位同学收获满满,联合毕设取得圆满成功!

沈 璐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所长,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会代表

沈璐所长首先感谢了各位参会师生和毕设举办方给予上海规划资源事业的活力与热忱。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上海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精神,上海市围绕“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南北转型,其中吴淞创新城是上海“北转型”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振兴上海老工业基地,构建上海发展新的格局的重要抓手。而后沈璐所长对大吴淞地区专项规划的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指出更新在上海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沈璐所长期待各位老师同学共同畅想有创意、有深度、能落地的吴淞方案,预祝联合毕设上海站的各项工作顺利圆满进行。

耿慧志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院长、教授

耿慧志教授代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诚挚欢迎六校的各位老师、同学来到同济开展调研工作。耿慧志教授回顾了往届城乡规划专业六校联合毕设的盛况,并对上海的城市背景以及本次联合毕设的基地进行了简要介绍。他鼓励大家发挥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通过六校师生的思想集结,为上海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实现城乡规划专业应该为社会作出的重要贡献。耿慧志教授特别感谢了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及上海市宝山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最后,他代表承办方祝愿所有的老师和同学能够在接下来的一周调研中一切顺利。

2.学术报告及基地情况介绍

黄 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

全场合影环节之后,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黄璜主持,三位专家就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城市工业遗产更新话题以及吴淞创新城现状、愿景等内容做了精彩报告。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回顾与展望》

张尚武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张尚武教授首先回顾了上海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从改革开放前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经历艰难调整、“浦东跨越”、迈向国际大都市、再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四个十年”,至今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示范基地。而后他讲解了上海2035规划确立的城市空间战略总体思路,阐释了上海2035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提出的空间结构优化框架,点明了上海近几年来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街道空间品质、45公里滨江贯通三个重要话题下进行的研究和建设成果,以及十四五之后上海“三个格局”的深化调整,提出探索多维度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提升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希望各位同学紧密结合人民城市建设,延续2010上海世博精神,建设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

《大吴淞城市设计和专项规划》

沈 璐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所长

沈璐所长从场地历史、工作进展、未来规划三个方面,介绍了基地工业基础、区位潜力及基础设施等现状。从大吴淞地区空间格局的演变发展历程,到目前对于大吴淞地区已做的调研、研究和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宏观、微观、黄浦江流域三大尺度上对大吴淞地区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空间结构、重要节点和廊道进行了说明。而后沈璐所长聚焦规划议题,向与会师生们展示了大吴淞地区的基础设施、重要指标、综合交通、以及重要工程建设进行现状和短期、长期未来规划。围绕“如何在融入全球城市的同时留存吴淞记忆?”的主题,沈璐所长继续介绍了大吴淞地区“先蓝绿,再建城”重塑蓝绿引领的城市格局的规划蓝图,对吴淞创新城城市副中心的规模、定位、布局及重要规划廊道、轴线、片区、节点进行了说明,为联合毕设提供了目标指引和空间参考。最后沈璐所长对本次毕设的研究范围、设计范围进行了界定,总结基地资源禀赋,点出基地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向史而新——工业遗产更新设计的若干思考》

孙 淼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孙淼教授结合自身研究和实践,从城市工业遗产、保护遗产的目的、更新设计的意义三个方面完整地为同学们讲授了自己对于城市工业遗产更新的思考。他首先对城市工业遗产的内涵、价值和更新目标进行介绍,引出“提效、减排、造景、存忆”的保护利用工业遗产目的,从保护、活化、复兴三个方面结合世界前沿案例生动介绍了城市工业遗产更新的要点和心得。孙淼教授指出,整体和系统性的保护是为了唤醒市民对于工业文明的美学记忆、历史记忆、建筑语言记忆、进步记忆;活化工业遗产需要提升空间容量、调整规划布局、重构建筑空间、使新旧元素进行对话、用景观阐释工业文化,新旧结合进行适应性再利用;而复兴老工业基地,需要满足地区转型中所需的使用、职住、交往、审美、认同等多维度需求,由城市复兴方向决定更新导向。

会议合影

3.基地调研

上午的启动仪式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在简短的工作餐之后,师生乘大巴车前宝山区吴淞创新城基地进行现场调研,下午重点调研了两处基地周边项目:金色炉台·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以及上海·海上世界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首发综合体,师生共同回顾了基地的产业发展转型的历程,同时也展开了对基地情况的自由调研,一路收获满满。接下来的一周,六校师生将在基地和上海市区展开更深入的走访调研,期待3月2日汇报时六校同学的精彩表现!

六校两组师生在“金色炉台“调研合影

师生在“高炉之眼“拍摄场地鸟瞰实景

同学参观讨论吴淞创新城规划模型

师生拍摄吴淞国际邮轮港鸟瞰实景

师生参观吴淞地区规划建设成果

师生在宝山滨江沿岸实地调研

选题启动会已于2024年1月9日在线举行。由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陈晨主持并介绍设计场地与主题引导,石楠秘书长与卓健系主任分别致辞点评,各校指导教师对教学安排、基地调研等事项展开热烈讨论。

六校联合毕设选题启动会

基地简介

今年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的研究范围为吴淞创新城规划范围,约26平方公里,其中吴淞创新城蕰藻浜沿线地区是城市设计范围,约10平方公里。结合六校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探索滨江地区、滨河地区、轨道交通周边地区、历史风貌区发展的新模式。

供稿单位: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