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 正文

袁媛:低收入社区的规划协作机制研究

——以广州市同德街规划为例

2015-06-29 18:01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编者按:

2015年4月10日,中山大学规划系袁媛在同济大学召开的“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的平行论坛上作了题为《低收入社区的规划协作机制研究--以广州市同德街规划为例》的报告。袁媛老师以广州市同德街低收入社区的规划为例,运用虚拟民族志、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同德街规划的三段发展历程、内容特点和最近一轮规划协作机制。

袁媛老师从沟通和协作式规划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综述开始,切入到实证研究来分析低收入社区的规划协作机制。

首先,袁媛老师介绍了沟通-协作式规划研究背景。从1900年初期,城乡规划学科诞生,早年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导,到了19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以来,城乡规划学科经历了一个学科本身范式的发展,规划式的身份也开始转变。泰勒在他著名的著作《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这本书里提到了两个范式的转变:第一,使城乡规划学科从Design到Science的转变;第二,规划师从技术专家到沟通者的转变。在这个思想基础和现实问题的双重冲击之下,规划进入了交往理性的范式,出现了许多同源规划的模型,包括交往式规划、沟通式规划、协作规划等等。其中,沟通式规划和协作式规划成为其中最受关注的理论。协作式规划更加强调在过程中邀请相关利益群体,进入规划过程,共同体验、学习、变化和建立公共分享利益的规划过程。参与主体有规划的决策者、规划师、专家、开发商利益相关者以及公众和媒体。

在会议上,袁媛老师与大家分享广州市同德街的案例。同德街位于白云区西南部,总面积是3.59平方公里,是白云区最小的街道。于1994年获批,是一个城乡结合的典型的街道。它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走过了一个从岭南传统村落到低收入社区,低收入人口集聚地。

它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鱼骨状的交通,常年拥堵;第二个问题,设施滞后。在同德街的研究中袁媛老师使用了以下研究方法:一个是传统的文本分析法。对规划过程的文件、规划文本、说明书、媒体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和提炼、剖析规划过程;第二个采用了“虚拟民族志”的方法。在网络社区、微博、QQ群中观察记录,并亲身参与讨论,与调查对象建立密切关系,参与到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社区去,深入了解和解析公众参与的过程。第三深度访谈法。对参与主体,包括规划师,同德的街道办,以及很重要的民间咨询机构、咨询监督委员会、社区居民等进行深度访谈。同时又结合问卷调查对规划编制的民意进行调查。

同德街在经历20年的发展中,有过5轮的规划编制。第一阶段的规划是政府主导型的规划。按照传统规划方法预测人口以及增长配制各种公共设施和交通设施。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所有的设施配套和建设都赶不上人口的快速增长。第二个阶段,实现了一个规划突破,有了小规模的公众参与。而且这时候规划师对本地居民进行了大量的详细的问卷调查、行为活动日志调查,了解居民对各类设施的需求,也对各方面的相关管理者进行了深度访谈,把它的社区发展问题、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联系在一起,共同编制规划从而获得了业界的认可。第三阶段为控规的优化阶段。2012年开始,同德街的规划体现了多方利益的协作。在这个过程中,协作主体或者规划参与的主体,包括了咨询监督委员会、政府、编制规划的规划师以及媒体和居民。咨询监督委员会由居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同构成的民间机构,居民比例可以代表到78%。政府是最终的决策者以及提供政策支持、规划编制和改善资金的主体。他们在优化过程中,多次现场办公,听取民意。规划师负责规划方案的协调和政策解释。媒体是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负责传达各种声音,是整个过程中的舆论监督者和评价者。居民是规划实施编制过程中的最终政策受益者。他们通过微博、QQ群等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直接跟一些咨监委里面的主要成员进行网络对话。在协作的过程中,多元主体之间形成了伙伴关系,有助于共识的达成。

袁媛老师例举了高架桥的案例,来体现整个协作的过程。为解决同德街交通拥堵的问题,由居民提出建立一个疏通交通的高架桥。而规划师获得这个建议后进行了现场踏勘和技术论证。提出了三个方案,就是西线、中线和东线。后来规划师经过多轮现场调查与居民和咨监委沟通,融合了西线和中线两线方案,最终达成了这样一个高架线路的方案。

由同德街的案例,袁媛老师最后总结了三个结论:

第一,协作式规划在中国的社区层面也可以获得很好的实践,这个过程中,咨监委不仅是达成共识的平台,也取得了政府各民众的认可。

第二,规划师的角色也开始转型,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编制规划,到给社区提供方案开始到从技术人员到监督技术的协调与论证。规划师将更多的承担公共参与的组织者、促成者、意见冲突的调停者和特定价值观的辩护者的多元身份。

最后一点结论是,协作机制在未来中国城乡规划学科转型中应该得以推广,因为它适应多元社会、利益博弈、复杂的背景,也能减少规划调停的成本和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

(根据速记稿整理,未经报告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