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5日上午,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风景学委会”)承担的“山水之城,和谐人居”专题会场召开。“风景学委会”秘书长张同升主持本次会议。会议特邀“风景学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总工程师、中国园林博物馆馆长李炜民,“风景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院院长李金路分别作《融合与创新--风景园林学科发展》、《保定,宝定--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保定风景旅游和宜居城市建设战略思考》主旨报告。北京清华同衡规划院副院长胡洁等7位分别作了交流报告。约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专题会场,会议历时三个半小时,演讲精彩,气氛热烈。
本次会议发言主题和交流重点风景园林的学科思想及实践手法在城市规划中的融合与相互影响,尤其是强调山水物质环境和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自然融合的“山水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功能布局、城市旅游发展等方面的实践应用价值。同时,基于公众意愿调查的大数据信息平台、GIS等空间信息分析手段在科学规划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李炜民:融合与创新--风景园林学科发展
园林是城市化的产物。中国园林内涵丰富,技艺精湛,既是寓情于景汇多种非物质文化艺术形态于一身的社会精神财富,又是寓居于境体现国泰民安、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的社会物质财富。
中国园林主题是和谐,灵魂是文化,本质是民生。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与城市建设发展密不可分。园林作为城市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构建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李炜民先生从风景园林学科起源与发展概况、学科功能与体系内涵、风景园林与城乡规划、学术活动与未来发展四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了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状况。
学科起源与发展概况:我国的风景园林学从20世纪20年LA思想影响开始萌芽,1930年朱启钤创建中国营造学社积累了大量宝贵资料,1949年梁思成提出了营建学系的办学框架、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系成立造园组标志着我国现代风景园林教育的诞生。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风景园林学”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并列成为国家一级学科,对于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学科功能与体系内涵:中国的风景园林学科是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传承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并服务现代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一门独立学科。是科学、艺术和技术高度统一的综合性学科。其核心是研究“城市-环境-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汪菊渊认为园林学科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三个层次;钱学森先生提出“山水城市”的理念,强调山水物质环境和传统历史文化精神内涵的自然融合,让每个市民都生活在园林之中;程绪珂先生提出生态园林的概念,要打破“城市围墙”,建立城乡之间的绿色廊道。吴良镛先生认为风景园林学不仅将美带到我们的生活,还要联系国计民生,需要肩有生态文明之创造,要承担修复生态、“重整山河”的重任。
风景园林与城乡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和风景名胜区体系是同城乡规划密切联系的核心领域。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城市绿地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反映一个城市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指数。“绿化祖国”、“大地园林化”反映当时国家重整山河、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的决心。风景名胜区凝结了大自然亿万年的神奇造化,承载着华夏文明五千年的丰厚积淀,是自然史和文化史的天然博物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之区,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共同财富。学术同仁要努力把山水自然和谐传承下去。不要让我们的城市成为下一个楼兰。
学会活动与未来发展: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以推动学会对风景名胜和城乡环境规划设计方面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规划设计咨询,保护风景资源环境为宗旨。在学术交流、政策建言、规划咨询等方面作了重要贡献,尤其注重结合项目咨询,关注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深度服务基层区县乡村。
李金路:保定,宝定--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保定风景旅游和宜居城市建设战略思考
以河北保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切入点,提出要辩证地看待“主辅”关系。保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下,成为“首都圈”的一个有机部分;从“首都的南大门”到首都圈南部的中心节点;从一个地级城市,期待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保定从前“为辅”的定位就是北京的南大门,就是拱卫京城的地位。为辅叫“副中心”,即服务京津的附属地位。为辅,就是次要,就是被动地接受北京产业的溢出和辐射。辩证地看待保定定位中的“主辅”关系。辅中有主,主中有辅;主辅互动,平衡发展。保定必须力争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总体“为辅”的身份中,针对京津冀的需求,拾遗补缺,主动上位,找到“为主”的地位。保定为主是“宝定”,即作为京津冀核心功能区的一个重要而特色的组成部分。就是确定自己作为主体的核心价值,主动地吸引和提供,用完善的创新体系决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
保定发展观念要改变,可以走一条保护利用有机结合、具有保定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在城市中再造自然,山水中诗意栖居。巧妙凭借风景资源,因山构室,因地制宜;传承文化,留住乡愁;适地适树,乡土植物;乡村风貌,自然材料;对接市场,带动就业;科研科普,寓教于游;严格保护,以利后代。扩大其在国内风景名胜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便更快实现转型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倪敏东:水系影响下的线性开放空间布局研究
城市水系及滨水绿地等线性开放空间,在积极推动社会文化生活、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联络城市功能并提升城市活力等方面作用突出。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倪敏东以宁波为例,提出水系影响下开放空间系统建构,需要与城市空间格局协调,与城市功能布局耦合,突出水体特征和要素,以城市林荫大道和防护绿带改造为联系通道,构筑覆盖5分钟到达、人均8m2的公共开放空间廊道网络,廊道构建强调连续性、舒适性和功能性。在控规编制过程中,划定公共开放空间廊道的控制绿线,纳入到规划管理“一张图”系统,以绿线形式指导地块出让和建设。
王玉虎: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山地城市公园植物配置
植被作为山地生态环境的直接反映,是山地景观的主体内容。山地城市公园设计中的植物景观配置应根据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所产生的不同地区性小气候,合理的选择生长习性相适应的植物。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王玉虎以南京雨花台风景区为案例,运用GIS空间叠置分析技术,提取土壤植被、坡度坡向、水系格局、地形高程、土地利用等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程度的要素及其分布图层,构建三维数字地面模型。因子权重评价体系体现风景区植物生长适应性与地区生态平衡、区域生态资源嵌块结构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及生态恢复与保护等多元价值。通过GIS软件运算,获得影响植物生长的各因子生态适宜性等级评价图,为进一步调整或引入最适宜植物、丰富和优化植物种植资源,塑造最佳植物景观提供科学依据。
胡洁: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综合规划
“山水城市”呼吁重新思考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的模式和途径。山水城市是从中国几千年来人与自然和谐的表现。历史上的一些城市,注重对山水属性的认识、山水艺术表现、山水的理想平衡和谐的关系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建设要与自然融合,生态要有调配功能。孟兆祯院士提议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成山水城市。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规划设计贯彻实践了山水城市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的持续实践。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胡洁对该园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一心连世界,远山近水情”的核心理念,紧扣“绿色生活、美丽家园”办会主题,将风景园林的诗情画意融入山水之中。在具体规划中强调生态优先、师法自然,最大限度保留生态本底,营造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通过功能置换和重组,对滨河空间以及景观通廊进行建设高度、建设强度优化,突出以“山水城市”为核心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在风景园林行业对区域社会、经济价值的拉动、地方产业转型与提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新型城镇化实施路径及区位协同发展的示范性实施与研究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专题性探索。
郝新华:基于多源数据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使用状况评估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郝新华采用文本、LBS等多源数据,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的使用情况及人群满意度进行评估。通过文本分析,可知人们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总体评价是总体满意,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个锻炼、游憩的好地方,而不满则主要体现在管理混乱、某些地方不安全等;通过人的热点分布,结合设施分布,发现人们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偏好的地方分别是跑步环道、水边、草地及广场,但也存在实际使用情况与规划初衷偏离的地方,如钓鱼台、天镜观景台等。最后,本文尝试从景观设计及管理等方面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的改善提升提出建议。
章建豪:江南大山水城市沿江两岸区域景观控制与发展的战略思考
杭州山水相依,城湖合璧,造就杭州极富人文底蕴的城市发展。近几十年来,杭州钱塘江沿岸建筑空间挤压山水景观资源,侵占城市生态空间,缺少序列性,轮廓线平齐。应从城市大山水的生态本底角度去研究区域滨水景观的控制。
景观风貌是表,城市发展是里。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章建豪从杭州整体层面分析与提炼钱塘江两岸山水文化演进规律及景观核心审美价值,展示钱塘江多样文化,提升沿江特色风貌与活力,充分发挥钱塘江作为城市重要生态景观轴、发展带动轴的作用,从而构建由宏观“人文景观战略”到中观“生态景观控制”再到微观“景观要素活力提升”的系统性景观提升战略与点轴控制方法,建立对钱江两岸景观的技术控制、建设引导和条例化管理机制,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山水文化与城市景观。
周瑾:基于公众意愿的绿道规划设计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工程师周瑾尝试以公众平台信息数据为基础,对城市风景区内的绿道规划选线、设施布局及功能提升进行改进。
绿道选线:通过在对公众平台在线征集的一千余个规划方案进行叠合分析,推导出绿道主线理想公众方案。:通过与城市绿道线网、对规划区生态本底、景观资源、基础设施等因素进行叠合分析,对交通大数据显示的游客主要来源、流量及流向、景区空间分布等针对性分析,进行绿道适宜性路径修正。
绿道服务设施布局:以1至1.5公里左右为间距,设置了两级驿站体系;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和建筑进行适当改造和提升、复合利用;建设智慧景区,提供信息在线、WIFI热点等服务。
绿道功能提升:根据不同客源需求打造沿线不同兴趣点,复合生态保育、游憩健身、休闲经济、科研教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多重功能,使绿道能够融入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之中。
童雅娟:“中国药都”沈本新城绿地系统规划创新实践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城市公园已经除了承担传统意义上生态景观、防灾减灾、休憩游览的职能,还是城市文化休闲、慢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规划中独立的土地开发模式,往往使城市公园功能用地处于配套设施缺乏、交通出行困难等一系列窘境中。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任规划师童雅娟认为,绿地系统规划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从目标到指标的转变,还应更多关注绿地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以深圳湾公园为例,在现状问题的分析基础上,着重探讨城市公园如何依托周边用地,共同形成用地“联合体”,并着重从步行系统设计、配套设施布置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及实施路径,实现步行引导下城市公园与周边用地的混合利用与配套设施共享。
执笔: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同升
2016/9/25